分享

虚心纳下谈何易

 江北大汉 2020-10-22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有一“思”是这样的:“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其大意是说,如果忧虑自己受到蒙蔽,那么,就要虚心纳谏。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皇帝圣明,善于纳谏,臣子尽忠,敢于进谏,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政治形态或者说君臣关系。而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堪称这样的君臣关系的典范——在双方合作的17年里,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因此,为后世所称颂的“贞观之治”,很大程度上固然可以说与李世民杰出的政治才能有关,但与魏征在这过程中不停顿地敲打和提醒,避免了李世民可能犯下的很多错误也有关。比如说,李世民相当贪玩,喜欢狩猎,但是,因为魏征的缘故,他不得不将玩心有所收敛——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回李世民得到了一只鹞鹰,正将鹞鹰架在肩膀上玩,远远地看到魏征过来了,他慌乱之下把鹞鹰藏进了袖子。而因为魏征早已看出名堂,故意磨磨蹭蹭,最终竟然让这只鹞鹰闷死在袖子中了。我们能够想象的是,如果不是魏征的存在,李世民能够如此收敛吗?太多的时间花在了这类个人爱好上,又哪来那么多的精力进行国家治理?而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古训告诉我们,假如此风不煞,朝廷上下吃喝玩乐还不闹翻了天?
但是,像魏征这样的敢于冒犯“圣颜”,也不惧死亡威胁的“谏臣”显然只能是少数,更多的臣子习惯的则是见机行事、逢迎拍马:那边说要睡觉,这边赶紧地将枕头递过去;那边说屁是香的,这边赶紧翻开书籍,煞有其事地为其寻找各种理论根据。什么原因?既然“讨好”可以升官发财,那么,谁还会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对皇帝说三道四?何况说,就是像李世民这样的“明主”,事实上对于魏征这样的“贤臣”的谏言,有时也是相当头疼而非“闻过则喜”?比如说,唐太宗最喜欢的小女儿出嫁时,其嫁妆排场远远超过大女儿,为此魏征曾经谏言。结果,唐太宗回到后宫后对长孙皇后发恨道:“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至于一旦失去了魏征这样的谏臣,也可以说失去了掣肘,李世民犯糊涂则是常事: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他得了中风病,瘫痪在床。此时,他开始吞食方士们炼制的金石丹药,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最后,就是因为服食了天竺国方士炼制的仙丹中毒暴死。而这时距离魏征去世也不过才4年。
事实上,想让做皇帝的虚下心来听取臣子的谏言,太不容易了。他们“贵为天子”,因此其自我感觉特好是一个方面,而臣子出于个人的小九九,对他们的错误的无视,以及对他们个人的肉麻的吹捧则是另一个方面——并且,我们大概也不能简单得责怪后者。为什么?因为贪生怕死是人的本性。而做臣子的有几个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有几个不知道包括皇帝佬儿在内,人人爱听好话忌惮批评的人性的弱点?既然大家都知道说好话、贴福字有好果子吃,而“犯颜”是有可能触霉头甚至掉脑袋的,那么,谁还会那么无趣和生硬地一定要跟皇帝走顶水?本来自我感觉就好,加之英明、伟大一类的高帽成天戴着并且越戴越高,两者交互作用的结果就是,李世民们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好,好到最后就是他们真相信自己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神一样的人物了。当然,一个人到了一定年岁,有些“老糊涂”,“糊涂”而又不肯承认、不肯放弃皇位,而要继续风光与控制一切,结果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事也是经常发生的。这样的结果不仅是坑苦了百姓,也有可能毁了“明主”们的一世英名。
说到底,在一个属于专制、属于独裁的社会中,帝王之人拥有绝对的权力,可以为所欲为,几乎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对其形成制约;而像李世民的帝王之所以还能够听进臣子们的一些意见,一方面是因为他相对于其他很多帝王之人来说,要开明一些、理性一些,另一方面也恰好碰上了魏征这样不只敢于进谏,而且也相当善于进言的臣子。所以,在封建社会中,类似于李世民这样的皇帝自然也只能是少数、是个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