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被观念捆绑的家长

 新用户2356fYUI 2020-10-23

那些被观念捆绑的家长

文/蔡朝阳

有一年暑假,我们做夏令营。这一期营队中,有一位母亲,特别令我印象深刻。这位母亲送孩子来参加我们的营队,没离开,也住在了我们做营队的这个民宿里。负责孩子起居的生活指导老师来跟我说,这位妈妈,总是跑到孩子的房间,做两件事,一个是给自家的孩子按摩,一个是把空调关掉。

江南的夏天,我们知道的,酷暑,苦夏。没有空调,是不可想象的。于是这位妈妈走了,孩子们继续把空调打开。我晚上查房,路过这位妈妈的房间,发现,门开着,她也没开空调。

我其实不敢猜测,这位妈妈有什么讲究,虽然心里会想到一些原因,但真不敢瞎说。

有这样的讲究的妈妈,我在历年的营队中,经常会遇见。2019年夏天,也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拒绝给孩子的房间开空调。但是我们住的是集体宿舍,有三四个孩子住在一起,别的孩子要开空调啊。作为妥协,她答应了开空调,但必须不低于27度。而且,始终要求女儿穿着一件较厚的内衣睡觉,导致的结果是,即便开着空调,孩子背上仍长满了痱子。于是我们的带队老师,每天拿青草膏,给她涂抹。

还有一些别的讲究。比如,我们的夏令营里,会给孩子吃冰棍消暑。但是有一个来自上海的小女孩,从来不吃。问她,就说,妈妈不让吃。这个孩子的自律,令人肃然起敬。但是呢,我也想不通,为什么,区区一根冰棍而已,凭什么不给孩子吃?

类似的故事,我总是不断遇到。因为一直在做为孩子们服务的事情,也就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家长。比如,拒绝吃肯德基、麦当劳和必胜客的家长,每年都很多。我们的三餐里,如果有这种西式简餐,总会被这部分家长抵制。但是,孩子们却很爱吃。为什么抵制?因为一个词,这种快餐,被叫做“洋垃圾”。但是我不审,我们吃着地沟油烤出来的东西撸串的时候,又该怎么理解这些个“土味垃圾”?

好几年前,我们在一个叫做覆卮山居的地方做营队。这个地方,是在山脚下,远离尘嚣,这里的基本上所有食材,都是本地土产,肉类、禽蛋和蔬菜,都是这里自产的,因为本来就是一个有机农业基地。每次我们这里做营队,绝大多数孩子都乐不思蜀,因为,至少,吃的东西很好,绿色无污染。我们戏称,每逢佳节胖三斤。

但有一次,有一个孩子,晚餐之后就肠胃不舒服,好像得了肠胃炎。事实是这样的,我们别的所有队员,都没有问题,就只有这个孩子消化不好。妈妈没有随团,知道消息后,就赶过来,问清了我们的食单之后,颇有指责我的意思。认为我们给他家孩子吃多了肉类。因为,他们在自家,是素食主义者。我其实很冤枉,因为事先没有跟我说他们素食主义的习惯,但是大概是肉太好吃了,这个孩子没有妈妈的约束,就多吃了一点。最终,这个孩子提早离开了我们的营队。

我并不是在指责这些妈妈。可能,在我的教育观念中,也有很多不被人接受的地方吧。

事实上,每个人有怎么样的观念,都是每个人的权利。在家庭教育这件事上,应该有边界,而我奉行的原则是:你不求助,我不介入。因为每个家庭的文化背景都是不一样的。素食主义也挺好的。我喜欢的作家苇岸,就是素食主义者。不吃冰,自也有你的讲究。不开空调,也许也有你的理由。

但是我疑惑就在于,为什么,我们有了一些所谓的“观念”,这些观念反而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开放,更自由,反而成为了自我的捆绑呢?

尤其是,捆绑了自己倒算了,为什么还要加之于孩子的身上呢?以至于,空调也不能用;冷饮也不能喝,甚至,连肉都不能吃。

我写过一个文章,叫做《一看到乖孩子,我就想把他教“坏”》。其实我不是要把孩子教“坏”,而是,我在想,孩子,就得像个孩子,他可以不懂事,可以任性啊。孩子,不需要才10岁,就表现得像个40岁的老学究。阿老师所有举办的营队,都有一个原则,就是,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营队里,都是可以任性的。

在《一看到乖孩子,我就想把他教“坏”》这个故事里,这个孩子,也是不吃冰激凌的。我跟他一起散步,再三表示要给他买冰激凌,他都坚决拒绝。后来,他跟我解释,因为,他体弱,体寒,而冰激凌,是冷的,对身体不好。这都是他妈妈跟他说的。因为这些观念,他拒绝吃冰激凌。

可是,这些个观念,真的科学吗?

孩子们和成年人在一起,我们不知不觉之中,就把各种观念传达给孩子了。但是,这些观念本身,是不是经得起推敲呢?而正是这些经不起推敲的观念,构成了孩子们生活的束缚。

爱是一种自由的生命状态。人家要我的签名本的时候,我最喜欢写的8个字,就是“爱你所爱,如其所是”。这里有一个关键,这个关键是,我们所有的观念,最终要导向的,是每个个体生命的自由奔放,是按照生命本该拥有的状态尽情绽放,而不是相反。

我接触孩子多了,每次看到一个孩子,我就会看到这个孩子背后的父母家长。上述这些观念的自我捆绑,还仅仅是个人生活层面的。还有的家长,其观念更加固执。比如,他们对孩子的要求,第一位的就是听话。他们对于那些有可能导向孩子发展出自我个性的思想,始终抱有警惕。就好像,世界上最危险的事物,就是思想。

一方面想要孩子茁壮成长,一方面又想要孩子始终在他们预先设定的轨道之内。这样,就发展出精密控制的家庭教育。而我恰恰发现,这些控制型的家长的孩子,要不特别拘谨,要不就是特别没有边界。为什么会特别没有边界呢?因为,他是被管控的,一旦来到我们的营地,脱离了父母的管控,他就进入了放纵的状态。

而往往是一些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我们可以看到他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个家庭环境,是自由而又有边界的。因为,自由本身,就意味着边界。这个边界,不是由强力制定的,而是一种相互的认同和支持。这是我想象中较为正常的亲子相处状态。然而,这样的家长,总是少而又少。每次,我都深深感觉到,在家庭教育中,也仍然需要呼唤德先生和赛先生。

归根到底是一句话,恰如波普尔所言,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我们有这样的那样的观念,必得是导向个体生命的自由与开放的,而那些导致自我捆绑的家庭教育,说得严重一点,未尝不是通往奴役之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