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民 ▏那年我也十六岁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那年我也十六岁

作者▕  李民

1

公元一九六九年。

元月三十日,农历腊月十三夜。晴。

滿身尘土的我们,提着行李跳下了同样滿是尘土的卡车。在经过三天的长途颠簸后,我们终于到了插队的地方。

行李就堆放在公路里程桩边,上面18两个数字在月光下清晰可见。这表示我们离县城18公里,离家乡足有四百多公里了。

这里群山环抱,一条河流依山而流,路边零星散布的农舍里传来阵阵狗吠。

顺着一条沟边小路,月光下,我们十几个男女同学,深一脚浅一脚的又往上走了约两里地,来到了这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地方,开始了与以前迥然不同的生活。

当晚吃过生产队为迎接我们、而专门杀羊和推的豆腐晚餐后,在队上保管室里临时宿舍里倒头便睡,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可千里之外又有多少父母长夜难眠啊。

由于临近春节,加之当时成昆铁路又没通车,交通十分不便,我们就决定不回蓉过年。当时公社和大队还加以肯定和支持。安排各队干部都要最少接待一个知青到家过年,我与另一知青被安排到老队长家。

老队长是个木呐寡言的人,黑黑的脸上布滿了岁月刻下的印迹。络腮胡环绕的嘴里从不离一支烟杆。浓浓的、当地的烟叶味道很是难闻。

为了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更主要是为了有个吃饭的地方,我人生第一次在一个自己觉得很脏的环境下吃饭。

这第一次后,不管什么环境只要食物煮熟,我都能适应。这也算是“再教育”的重大成果吧。

那年我也十六岁。

2

公元一九六九年五月十三日。

农历三月二十七日,多云。晴。

那天正吃早饭,有人披麻带孝进来就当众跪下,一看,是老队长的儿子。当时我们大吃一惊,手足无措,差点也跪下还礼了。这时正好遇到给我们送咸菜的宋幺婶,她说道:孝子头嘛当狗球。原来昨晚老队长误食了蘑菇而身亡,他儿子是来请我们帮忙的。

宋幺婶是队上的饲养员,她年青就守寡,千辛万苦将唯一的儿子扶养成人。她圆圆的脸上随时都挂着笑容,特别是看到女知青更是如此。她的那点心思我们都知道,因为她对知青好,所以都不点破。想给儿子找个女知青做媳妇不成,结果最后做了“小芳”的婆婆,真是世事难料。

3

公元一九六九年,使人最难忘的一年。

三月。就在过完年搭了顺路车回蓉的我队知青,躲过了一劫。那月我们邻队知青因与本队农民发生冲突,几十个知青包围了该队见人就打,打斗中二队时任队长被打死,全队大部份劳动力都被打伤,为此,当年栽秧时都由公社干部来做。

此事件后抓捕判刑多人,我们如不走也肯定参与,结局如何无人可知。

八月。一条浅浅的可以涉水过去河水,无情的夺去了一个绰号叫“鸭婆”的女知青的性命。

九月。去公社取回了改变我命运的家书。“反革命”子女的身份犹如晴天霹雳,找个无人处痛哭一场后,人前还必须装的无事一样。

为此思考数天后,终于在悲痛中作出了我人生的第一个决定,就算现在也不后悔的决定——提刀闯天下。

从此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江湖之路。

公元一九六九年,那年我仅十六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