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泽西 2020年的人类社会,被看不见摸不着的小小病毒,搅合得天翻地覆。史无前例的疫情,历经半年之久,仍未见有消停的迹象。 被动的人类,不得不进入到“后疫情时代”。 疫情中,居家隔离的我们,对物欲的需求,似乎也变得空前的低靡,不知这是否雷同于:饥荒战乱年代,人们对资源依赖的偏低? 疫情期间的低物欲,让我们清醒:有些消费是大可不必的;有些物品也是可有可无的。除了生活的必需品,看来好些都是“无用”的存在。 本次疫情,致全球经济受挫,民生困顿。人类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种种的科学论证与预测显现:人类与病毒的持久战不可避免,世界也将被其彻底改变。 后疫情时代的我们,唯有放低欲望,从昔日高涨的物欲中解脱而出,去寻求真实的内心,回归于最本真的欲念;藉此,褪去往日的浮躁,洗尽满身的铅华,完成一次自我的沉淀。 后疫情时代的我们,遵循社交疏远,回避无效社交;放低生活欲望,杜绝资源浪费,奉行极简主义,环保主义和健康主义的生活方式。这才是我们当下该有的生活态度。 大抵大灾大难之后,人们都会有深刻的反思和领悟。正如日本“3·11”大地震后,倡导的“断舍离”理念,就是斩断物质生活中过多欲望的态度,是一种对简单生活的最终回归。 近几年的日本自主品牌“无印良品”,已成为极简风的标签。她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备受推崇。 北欧的宜家,所诠释的简约、简便,深入人心,也是一种对简单、环保、健康生活方式的再注解。 该两大品牌,得到越来越多受众群体的拥趸,只可以说,此类生活主张是一种心之所向。 大千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有过“由繁至简”的变迁轨迹,好似摆脱不了的宿命。 中世纪繁复华丽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极度奢侈,极尽华美,经历岁月的洗礼,审美观的迭变,最终回归至如今的“现代简约风”,就是一例最好的明证。 是否可以这样说? 对浮华之美的追求,是淋漓的人性;对简单素朴的回归,则是生命的本能。 这样的回归,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归属。后疫情时代的今天,似乎正逢其时。 未来的人类,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资源的争夺。资源的保护和再生,可持续性,才是其根本。 现今已高达70多亿的地球人,在未来,只会有增无减。如此以往,资源争夺会愈演愈烈。 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分配失衡,财富资源在少数人手上的集中,势必会加剧矛盾,一触即发。 疫情期间,美国黑人的暴乱,说到底,也是因为资源分配问题造成的贫富悬殊,引发所致。看那些黑人从名品店抢掠到“战利品”后,那得意的神色里,如同夺回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资源”。 大热的天,他们竟然可以羽绒服加身,从蒙克利尔专卖店大摇大摆而出,脸上同样写满了“夺回资源”的满足。 资源的争夺已悄然拉开序幕,以后的以后,是否还会加剧? 那些过去“受过苦负过累”的家长,不要再往你的孩子身上堆砌物质,不要再无谓地消耗资源,你的这种补偿式的人生指向,并不能让你宽慰,反而会让孩子滋生出暴敛。 那些唯“爱马仕”者,停止你们的“珍稀皮”收藏,并非爱马仕才能显现出你们的尊贵几许。 那些“李湘”者们,不必炫耀每月的餐食花费有几多,生态健康的饮食才是首要之本,厉行节俭才是消费之要! 资源需要珍惜,浪费坚决摒弃。 对我们生存环境的保护,是对资源的保救,是持续再生的可能。 倡导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践行反污染举措,才是当务之急需。 后疫情时代的低欲望,是一种生活指向,也是一种生活主张。 您们以为呢? |
|
来自: 新用户7771xieo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