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腻 作者 ▏平叔 不晓得从好久开始的,油腻这两个字突然就成了可以贴在人身上的一个标签。 先是专贴中年男人,后又贴上了女人,现在更是男女不分、年龄不分统统都可以贴,谁也跑不脱。 油腻一词有来历。 过去一般称那些肥头大耳的是油,说那些油头粉面是腻,二者加在一起就是油腻。 想想倒也十分贴切。 油腻的感受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当人可以大大方方吃肉的时候,油腻就是成了常态,于是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猴跳舞跳的广场上油爆爆的男女随处可见。 回忆过去穷的日子里,你就是吃得再油也不觉得腻,吃得再腻隔顿还能继续大吃油腻。 完全没有想到啊,居然有一天全社会都开始怕油腻! 先是生理上的。 眼见肚腩一天天凸起、腰杆上的裙边一天天肥厚,于是开始一边继续吃肉一边开始琢磨减肥。 后为心理的。 见到某一个或某一类你不喜欢和他(她)一起吃肉的人,心里就腻味得不得了,就像拈了一块没有蒸透的加沙肉送到嘴巴里,顿时感觉油腻得恶心。 于是好事者开始总结油腻男女的特征。 油滑腻歪是无聊日子累积后的状态。 有劲没处使——解放不了台湾! 有心没得力——生不出二胎! 有嘴不敢说——噻话讨打! 于是只好靠消磨时光打发日子—— 保温杯里泡枸杞、麻将桌上论乾坤、烘焙点心红烧肉、躺倒床上周公……管它下雨不下雨! 如此悠哉闲哉地过日子,你就是想不油腻都不行! 其实“油腻”这个词汇出现得很迟,而且并非一出来就带了贬义。 唐朝应该是没有“油腻”一说的,否则杨贵妃不会如此受宠。那时如果你敢贬低油腻,唐玄宗李隆基非得跳起来一拳把你打死! 宋朝有油腻一说了,但宋人说油腻还有如胶似漆的含义,就是指两个人卿卿我我、腻腻歪歪,用成都人的话来说就是腻瓦、燃瓦。 宋朝人和成都人意思表达差不多。 清朝人说“油腻”就是日子过得好了,有吃有喝,吃多了还会遭不住,就要拉肚子上茅房。 至于民国之后文学家所描写的“油腻”,都是让人厌恶的一类人。大概和现在是一样的。 油腻,从生理上升为心理,又由心理又变成了揶揄,充分说明这个世界是越来越闲、越来越无聊、越来越油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油腻尚无解药,且与红烧肉、夹沙肉、炖猪蹄完全没有关系。就只能任其发展下去,直到窝痢打飙枪才能了之。 |
|
来自: 新用户7771xieo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