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冬三美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秋冬三美


作者 ▏平叔

天天在闲谭谈吃的,有朋友在后台留言,让我给美食做个定义,来个概括。

说两句可以,概括和定义倒谈不上。作为一个三四排厨子和非主流老饕,最多也就只能站在业余的边边上,谈点心得,聊点体会罢了。说多了,就有点冒皮皮的嫌疑了。


我对美食的看法,简而言之,具备三点。
第一,食材本味;
第二、烹调技法;
第三、食客运气。

关于最后一点要多说两句。我一直认为美食是可遇不可求的,如能邂逅一道过筋过脉的美食,完全要靠运气。

比如季节气候、食材具备以及厨师做菜时的心情和手感!

你很难相信一个厨师,打了一个通宵麻将,或者,婆娘拒绝和他亲热之后,他还能保持绝佳状态给你做出好菜?

所以,吃好菜,凭运气!


另外还有一点,这点属于意境。

我很认同古人的说法:大味必淡!

所谓“大味必淡”,其实就是突出一个单薄之味。倘若能够从单薄的食物品味出它所具有的天然、本原的味道,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深切的愉悦和满足,这确乎是一种能力,一种敏感食材精微的能力!

我以为,单薄之味才是世间的真味、至味!

换言之,有没有能力享受单薄之味,应该是食家的一道门槛,或者说是懵懂和入化之间的一道分水岭。

这世上的单薄是一切厚杂的根基,厚杂是寄生在单薄上的花朵,单薄与厚杂互相帮衬,又相辅相成,此乃美食臻境。于是,那些既能享受单薄又能享受厚杂者,方可称真正的老饕!

相比之下,那些终日仰赖、沉迷于杂味、烈味、厚味的刺激,而始终不能自拔者,其味觉和心性必会变得越来越麻木萎钝,这就是食客里等而下之的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另外的原因,就是由于当下环境的问题,使得食物的品质下降甚至发生变异,也就让追求食物本味成为一种奢望。

于是,人们不得不用辛辣厚味来抵抗这些变异。

这就属于无奈的范畴了。

还有朋友给前面的文章留言,说平叔天天肥肠猪蹄子,完全属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今后能不能来点有益于健康的菜单?

有,今天这道流传于六七十年代的“秋冬三美”就清淡,相当适合养生。

秋冬三美之食材:白菜、萝卜、土豆。

将白菜切细丝;

再将萝卜(白萝卜,红皮萝卜,青皮萝卜,红心萝卜,只要是萝卜就符合要求)和土豆去皮切细丝。

三者出场数量机会均等,比例按1 :1 :1。

开火架势!


认真数出花椒二十一颗,抛入锅中,变色后捞出,甩之。

入姜末,装模做样煸炒几下……下白菜丝、萝卜丝和土豆丝,煸炒片刻。

按汤菜的量加水,煮至软烂。
最后加少许盐、少许白胡椒,香菜段,再用铲子胡乱翻几下。

出锅。

成菜。


此为绝品汤菜,用料简朴却鲜美异常。追根溯源,应该出自朱元璋闹革命时期的一道名菜,珍珠翡翠白玉汤。
这道秋冬三美属于朱记美食简化版。


这道菜放之四海而皆灵,尤其适合天天大鱼大肉、火锅串串的人群,是滋养静气的佳肴。
有了这秋冬三美,寒冷秋冬都不会虚火

坚持三个月,天天食之,必定包你眉清目秀、裤带松垮,外加清口水长流一地……

强调一下古人云:“大味必淡”,能否享受这道菜乃真正食家的一道门槛。


何谓大味?
此为一例。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