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厚忠讲中医诊断之“望诊”-望腹部:肝硬化腹水的望叩结合20190619-07

 恒则成167 2020-10-23

本文是湖湘名中医陈厚忠医师6月19日讲《中医诊断学》的“局部望诊”的第7篇。本篇讲中医望躯体的经验。“厚德仁心”公众号后续将陆续发布文章围绕“局部望诊”的主题作深入讲解,敬请关注。

温馨提示:全文约1650字。文章开头有全文语音版,您可以边听边学。

望躯体

上篇讲了望躯体的望胸胁的内容:

02
望腹部

望腹部是指躯干正面剑突以下至耻骨以上的部位,属中下焦,内藏肝、胆、脾、胃、大肠、小肠、膀胱、胞宫等。故望腹部可以诊察内在脏腑的病变和气血的盛衰。腹部的望诊主要观察其形态的变化,中医对腹诊有专门的论述。

腹部不适的,诊断时总得要摸一下。有些患者说心脏不舒服,我问他心脏在哪个部位,他也搞不清,有些指向心窝部位,其实这叫胃脘部,并不是心脏的部位。另外,患者的腹胀,是肚脐以上还是以下?或者是两侧?要仔细分清楚,特别是现在很多女患者,因为小腹不舒服就自认为有妇科方面的问题,忽略了肠胃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望腹部,要注意,肝、胆、脾、胃、大肠、小肠、膀胱,这些部位都要望诊观察。正常人,腹部对称平坦。直立时腹部可以稍微隆起,约于胸部平齐,老人和小儿腹部略呈圆形。脐腹过渡膨隆或者凹陷均为异常。怎么异常的?

1
腹 部 膨 隆

仰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胸耻连线(如图②)。

❖ 正面剑突以下至耻骨以上的腹部正常态、异常态图片

如果腹部胀大,伴周身水肿的,为水肿病,因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水湿内停所致,比如现在的肝硬化。若仅见腹部肿大且四肢消瘦的,中医称为鼓胀,多因肝气或脾虚,以致气滞血瘀水停所致。《医学入门》中讲“凡胀初起是气,久则成水”。

陈厚忠医师回忆师傅晚年肝硬化腹水:

这里我回忆起我师父是纯中医,他以中医外科为主的,晚年得了肝硬化腹水,自己也没搞清楚,总认为是气,把我喊去了,我当时带去了注射器,从肚子里抽出了胶水,给他看,他眼睛不蛮好,我说是黄色的水。他说,啊是黄色的水啊,之前还以为是气哎。那时我还带了一册《西医内科学》,现在我还留有一本在那里。那是一九八几年的事。肝硬化腹水,中医叫做单鼓胀。所以有些时候,纯中医还是要接触一些西医的知识。

腹水患者腹部隆起如何望诊?

我那时就这样去望:腹部隆起腹内有水,那么平躺时腹部不是尖的,是椭圆的,你让患者转动侧躺,再用手叩击,听回音,西医叫移动性浊音或鼓音,左右两边声音不同。腹水随着体位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我们用这个方式来增强望诊的力度,望与叩相合。

又如果是鼻窦炎者,我往往让他头像前倾,如果有倒油倒水的感觉,那肯定是鼻窦炎。过去没有现代这样的科学设备,医者只能凭其他办法检查,帮助诊断。现在就好了有CT、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西医开检查单一做CT就知道腹水的程度了。这是讲腹部的望诊。

那时我们总是去叩诊以确定有没有水。胸水就去照X光,要达到那个部位才能抽出来。这些我以前都做过,所以我这个中医还是搞过一点西医的,医者的动手能力要强,为什么?丰富你的中医知识,不要排斥西医啊,西医的某些检查手段,你要接受,为我所用。争取做个好医生,好中医,中医也要会看西医的化验单,像今天有位患者,肾功能有问题,尿蛋白3+,我讲,你吃过这个单子以后,下次复诊之前,先去医院检查下尿常规,查下尿蛋白,因为这个尿蛋白。你看不到摸不着,病人的自我感觉不到,不痒不痛。你不借助于科学检查手段怎么行呢?

陈厚忠医师谈中医思维与西医检查,可以兼容并蓄:

这些检查手段就弥补了中医的不足,所以你不要排斥。你用中医的思维“整体观念”去“辨证论治”,你用中医的理法方药,你就是坚持了中医,你不要排斥西医从微观方面做的一些检查诊断。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再一个,妇女月经不来,你不能直接跟她讲是肾精亏损,当然,如果是经迟的,你做一个B超,看看子宫内膜的厚度,又何尝不可呢?子宫内膜厚度正常是10个毫米左右的时候就会行经,厚度还没达到的时候你去活血去化瘀行不通。你应该去补肾精,调她的肝脾,让她气血生化有源,肾精充足,月经来潮。


所以,不管讲望诊也好其他阵法也罢,都要按这个思路去做。

2
腹 部 凹 陷

仰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胸耻连线(如上图③),腹部凹陷如舟状,肌肉松弛,失去弹性,形体消瘦。舟状腹,西医说像船一样的,可见于久病脾胃气虚或机体失养,或新病吐泻太过,津液大伤的患者。如果是腹皮甲错,深凹着脊,成为“肉消着骨”,为脏腑精气耗竭,属病危。

3
腹 露 青 筋

这个腹露青筋,青筋暴露常与腹部隆起同时出现。可因肝郁气滞,脾失健运,气滞湿阻,或者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等,导致的气血运行不畅,多见于脉络淤阻。见于鼓胀重症。我最近曾接诊一例腹壁静脉怒张的患者,经辨证治疗,症状改善。

以上就是望躯体望腹部的内容。

【未完待续】

小编备注

陈老师讲课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医诊断学》为纲。点击左图放大查看书籍详情。

如果您希望系统地学习,建议您自行准备该书,配合老师的讲课坚持学习,相信您的用心学习,在《中医诊断学》全部讲课学习完成后,会有特别的进步!

继续

后续文章将发布陈老师讲如何“局部望诊(望躯体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