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儿科病的认识——陈老中医系列讲座之七

 恒则成167 2020-10-23
       (接上文)

          四、小儿诊断特点

中医对儿科的诊断方法,虽然与临床其它各科一样,运用望闻问切,四种不同的诊察方法,进行“四诊合参”。但由于小儿在生理特点上与成人有所不同,生长发育有其一定的规律,所以一旦患病,其病理变化亦不同于成人。因此,对小儿疾病诊断方法的运用,与成人不尽相同。其特点是:

儿科四诊,难于求全

《景岳全书·小儿则》中云:“小儿之病,古人谓之哑科,以其言语不能通,病情不易测……此言其小儿之难也……第人谓其难,谓其难辨也,余谓其易,谓其易治也”。说明了对小儿疾病的诊断较成人困难的道理。但相对应的是,谓其易治,难易相同。

难者:由于婴幼儿不会言语,或虽会言语,但不能正确地诉述病情,这对问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切诊上,小儿寸口部短小,难容医者三指以候寸关尺,临床上常采用一指按三部的切脉方法;加之小儿畏怯,不与医生合作,临诊时常啼哭叫扰,影响气息脉象,使切脉亦难求准确。因此望诊尤为重要。望而知之谓之神。历代儿科医家都很重视望诊,经验积累便然。同时亦告诫我们要“四诊合参”,才能比较全面地采集临床资料,为辨证提供依据。

根据小儿特点,四诊以望诊为首先察患儿精神状态,面部色泽,苗窍和形体姿态等各种外在的异常表现,即可初步诊察出病儿的内在变化。所以,《灵枢·本脏篇》中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在儿科疾病中,面部气色和苗窍之变化尤为重要。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幼科铁镜》中云:“五脏不可望,惟望五脏之苗与窍……望其色若异于平日,而苗窍之色与面色相符,则脏腑虚实,无不有验者矣”。

从这些经典中说明了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机体和功能都较脆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上小儿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外而易被六淫所侵,内则易为饮食所伤。外感时则以肺、胃之病证为多,饮食所伤则出现积滞、呕吐、泄泻等证。病证的表现又可以从面部气色和苗窍等方面反映出来,故有异于成人之特点。所以这是我强调望诊重要的理由。

本次讲课,只讲望诊中的望神色、形体和察苗窍、察指纹等方面,其余闻、问、切等可参照成人之四诊中的闻、问、切。


1、望神色

望神色包括观察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的变化。

(1)精神变化

重点观察精神面貌,眼神动态,语言气息和动作表情等方面的情况,来判断脏腑和气血功能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和预后转归。

凡精神饱满,两目炯炯有神,面色红润光泽,呼吸均匀缓和,四肢活泼自主,为气血调和,神气充沛,多为无病。即或有病,尚未损伤正气,病情轻浅,预后良好。

若小儿精神萎靡,意识模糊或昏迷,或烦躁不安,神情呆滞,面色晦暗,呼吸不匀,四肢活动不能自主,则为病态,表示病情较重,脏腑功能受损,预后较差。

面部气色:

望小儿面部气色时,必须把颜色与光泽结合,《医门法律·望色论》中云:“察色之妙,全在察神,血以养气,气以养神,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

这段经文说明了色泽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部反映。所以临床上往往根据面部气血的变化,来推断病情的变化。正常小儿的面色,不论肤色如何,均应红润有光泽,这是气血调和,无病的面色。若病邪侵袭机体而发生了疾病,小儿肤色,尤其是面部的气色,就会随疾病的性质不同,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

面呈红色,多主热证。

满面通红,兼有外感症状者,则为感冒初起的表热证。

面目红赤,兼口渴、烦躁、汗出便秘者,多为里热炽盛的里热证。

午后颧红,伴口唇樱红、潮热、盗汗等,则为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的虚热证。

若在疾病过程中,如见小儿面色苍白,时而泛红,则为假热证(戴阳证)

若在急性病中出现,大多是由于热盛伤阴,阴虚阳亢;

若在久病中出现,则多为浮阳上越的表现,两者的属性具有本质上的差异。

初生小儿面色嫩红,或红白相兼,均匀润泽属正常。

面呈白色,多为寒证、虚证。

面色淡白虚浮为阳虚水泛;

面色晄白者多为泄泻吐利;

若兼面容消瘦,多为血虚;

面色惨白者,多为里寒;

若急性热性病中出现,并兼四肢厥冷,汗出淋漓者,则为阳气暴脱之危急证候。应引起高度注意。


面呈黄色,多主体虚,或有湿邪。

若兼萎黄形瘦者,为脾虚失运的虚证;

若兼腹膨烦躁者,多为脾胃功能失调的痞证。

面色无华,并伴有散在性白斑,兼有绕脐腹痛反复发作,多为蛔虫病。近几十年来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在城里已很少遇见。

面目身黄,其色如鲜者,为阳黄;晦暗如烟者为阴黄。若初生一周以内者为胎黄。若能在旬日内自行消退,精神佳者,为生理性黄疸。若黄疸出现早,消退晚,或日益加深,并兼其它症状者,则为病理性。

面呈青色,多主痛证、惊风、瘀血证。

面色时而苍白,时而青紫,哭闹不休,或愁眉苦脸者,多为里寒腹痛;

面色青紫,尤以印堂及口唇为著者,则为惊风先兆;

若兼神昏、抽搐、呼吸困难者,多为惊风或癫痫发作之兆;

面色青灰,呼吸急迫者,则为肺气闭郁、气血瘀滞之表现。大凡小儿出现青色者,则病变非轻,应密切观察。

面呈黑色,多主寒痛,或内有水湿停饮。

小儿惊搐证,多见承浆青黑。

如面色黑暗不华,兼有腹痛或呕吐者,多为药物或食物中毒;

如面见黑色,又兼皮肤干燥,多为阳热证候;

若颜色青黑,兼手足逆冷者,多属阴寒证;

如青黑惨暗,是肾气衰绝之征。不论新病、久病,皆属危重。如小儿肤色红黑润泽,身体强壮,乃先天肾气充足之象。

        

          2、望形态(包括形体、姿态)

内容范围主要包括头囟、躯体、四肢、肌肉、皮肤、毛发、指甲等,检查应按顺序进行,因为人体的外形、皮毛、肌肉、血脉、筋骨等,都和五脏密切相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小儿的外形和体质强弱,来推测内在五脏功能的盛衰。这就是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的应用:司外揣内

凡神态活泼,肌肉丰满,筋骨强健,毛发润泽,发育正常者,表示先天禀赋充足,营养佳良,健康无病。

若形体消瘦,神态呆滞,面色及皮肤干枯无华,筋骨软弱,毛发萎黄,多因先天胎元不足,后天失于调养引起的病态表现。

望姿态:动静姿态及体位是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不同的疾病往往可出现不同的姿态。临床可根据表现的不同姿态,判断出内在的病情变化,为搜集病情资料提供线索。

姿态表现总的原则是“阳主动,阴主静”。

如小儿卧位自能转侧,面常向外者,大多是阳证、热证、实证;

难于转侧,面向里者,精神萎靡,多为阴证、寒证、虚证;

睡时仰面伸足,常揭去衣被者,多属热证;

倦卧缩足,睡喜覆被者,多属寒证;

睡喜伏卧者,多为内伤乳食,或心经积热;

若仰卧少动,两目无神者,多为久病、重病。

如翻滚不安,两手捧腹,曲腰而啼者多为腹痛。

点头呼吸,鼻翼煽动,常为肺闭重证。

若端坐喘促,或痰鸣哮吼,则为哮喘。若坐不能卧,卧则喘息难平者,多为水气凌心犯肺的心阳虚衰证

小儿高热,如见眼睑、口唇或指端经常颤动者,则为欲发惊风之先兆。

若见颈项强直,肢体抽搐,甚至角弓反张者,概属惊风,多见于热病后期或大病之后,经脉失于濡养所致。

          3、望苗窍

苗窍指的是口、唇、舌、咽、喉、颚、眼、耳、鼻、前后二阴。舌为心之苗,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前后二阴为肾所主,所以苗窍与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脏腑有病,往往能从苗窍上反映出来。《幼科铁镜》中云:“凡小儿病有百端,逃不出五脏六腑气血;症虽多怪,怪不出虚实寒热风痰,病纵难知,瞒不过颜色苗窍”。这段文字高度概括了先人对小儿疾病的认识,真可称得上“幼科铁镜”。

“小儿病于内,必形于外,外者内之著也,望形审窍,自知其病……五脏不可望,唯望五脏之苗与窍”。此为儿科诊断中,不可忽视的望诊内容和经验总结。

1)察目

除察眼神外,还要注意眼睑、眼球、瞳孔、巩膜、结膜等变化。目为肝窍,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所以双目的病变,不仅关系到肝,同时也反映出其他脏腑的病变,还关系到神气的存亡预测。因此,既可了解内脏的病变,尤其是肝脏的疾病和神气的有无,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如:黑睛等圆,目有精光,神采奕奕,是肝肾精血充沛,健康无病的表现。若目无光彩,闭目无神,则为病态。

两目呆滞,直视或上视、斜视,则为惊风征兆。

瞳孔不等圆,或缩小,或散大而无反应者,则属病情危急。

若睡卧露睛,可见于脾虚吐泻,失水脱液,或气血不足之证。

若眼睑结膜淡白者,血虚之象。

眼睑赤烂者,多为湿热郁蒸之表现。

结膜干燥,多为肝血不足,肝疳的表现。

眼泪汪汪,两目赤红多眦而畏光者,须防麻疹

巩膜黄染,要考虑黄疸

目赤肿痛或眼睑红肿,多为风热或肝胆之火上攻所致。

若眼睑浮肿如卧蚕状,为水湿上泛之水湿病。

眼窝下陷,哭而无泪,为津伤液脱,多属重症。

若见两目蹙锁,或嚎哭无泪者,多为痛证。


2)察鼻

鼻为肺窍,呼吸道的门户。同时胃经亦起于鼻旁挟鼻上行,所以鼻的病变与肺、胃关系较为密切。

望鼻主要是鼻的外形和分泌物。

若鼻塞流涕为外感风寒。

若鼻内经常流黄涕,伴腥臭,为鼻渊

若鼻衄者,肺经有热,迫血妄行。

若鼻孔干燥,则为外感燥邪或肺经有热。

若见鼻翼煽动,伴呼吸困难者,则为肺气郁闭证。

麻疹病儿,鼻尖出现疹点为顺症。

3)察口

口唇

唇为脾之外荣,察唇时应仔细观察口唇之颜色,润燥和外形的变化。一般可反映出内脏和气血的一些病变。

如:撮口或抽掣不停者为惊风。

口角流涎为胃热,或脾寒不能固摄。

口唇淡白为气血两虚

唇色青紫,常为血瘀或寒凝肺闭

口唇干燥裂纹,或为胃阴虚、津液亡乏,或胃感燥邪。

若唇色深红干裂,则津伤液耗。

唇色鲜红如樱桃色,则为阴虚火旺上炎。

若满口糜烂,常为心脾积热上蒸,或为虚火上炎。

若满口白屑,状如雪花为鹅口疮

若两颊粘膜见有白色小点,四周有红晕围绕者,为麻疹粘膜斑,为麻疹先兆。

齿、龈

齿为骨之余,阳明之脉络于龈。齿、龈与肾、胃有关,通过观察齿龈的变化,可了解肾、胃的病变。特别是热性病时,望齿、龈应注意颜色、润燥、形体及龈的色泽变化。

若逾期齿不出者,多为肾气不足之症;

齿龈干燥,则为伤津之兆;

牙关禁闭,为惊风之证;

牙龈淡白,多为血虚之象。

若牙龈出血,不红不痛,多为虚火伤络。

牙龈溃烂黑腐者,多为牙疳

咽喉

咽喉为呼吸和饮食的门户,与肺胃相通。同时心、肾、肝、脾、胃等诸经均循络于咽喉。所以,许多脏腑的病变,都可以从咽喉部反映出来,而且咽喉的病大多来势较急。因此,诊察小儿疾病时,咽喉为必查之部位。望诊时要注意颜色和形体的变化。

如喉核一侧或两侧赤肿为乳娥,多为外感风热,或为肺胃积热上熏所致。

如喉部赤烂疼痛,兼壮热,皮疹鲜红,琐碎密集,为疫喉痧。(此证现几绝迹)

咽部微红,有点状或条状的灰白色假膜,表面光滑,境界分明,拭之不去,强行剥脱则易出血,常为白喉。此证亦被预防,临床已绝迹。


4)察舌

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许多脏腑。同时,舌又靠脏腑的精气上营,使之灵活,所以脏腑的病变多能从舌上反映出来。故“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是我临床的口头禅。临床主要分为望舌体、舌质、舌苔。

正常之人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苔薄,干湿适中。一旦患病,舌质和舌苔就会出现相应地改变。

舌质包括舌色、舌形、舌态。

正常舌色呈淡红色。

舌质淡白为气血两虚

舌有红刺,为邪热积盛

舌色红绛,为热入营血的标志。

舌红少苔,甚则无苔而干,多为阴虚火旺。

舌质紫暗多为气滞血瘀

舌有芒刺,状如杨梅,多为疫喉痧

舌体胖嫩,齿痕明显,舌质淡白,多为脾、肾阳虚,水湿痰饮停滞。

舌体肿大,舌色深红,多为心脾积热。

若突然舌体肿大,舌色青紫而暗,可见于中毒症象。

若舌起裂纹而红绛,多为热灼营阴

若舌起裂纹又胖淡,多为气血两虚

若有芒刺者,多为热甚伤津。

舌吐唇外,缓缓收回是吐舌,多为心脾积热之表现。

舌吐唇外,掉动不宁者是弄舌,多为大病之后,心气不足之象,也有智力发育不良者。

观察舌苔,主要注意苔色、苔质。

一般认为:苔色与病邪性质有关。苔质与病情的轻重,病势的进退,津液的变化,邪正的消长密切相关。这里是重点。

如白苔往往主表主寒证。

苔白如积粉,多见于外感秽浊,热毒炽盛而致的瘟疫病。

若见白腻苔为湿邪内蕴

若白苔转黄,是表邪入里,由寒化热之象。

若黄苔大多是热证、里证

黄色越深则里热越重,焦黄苔为热结。此外,阳虚水湿内阻者亦可见,但其舌质多淡而胖嫩,苔淡黄而滑润。

舌苔灰黑,舌面干燥,舌质红绛,是里热证,有热邪伤阴之故。

舌苔灰黑,舌质淡白,苔面滑润属阴寒证,多由寒邪内盛所致。

薄苔表示邪初见,病情较浅;

苔厚表示病邪已深(痰、湿、积滞),病情较重。

在外感病中,若由薄苔转厚苔,表示病邪已经入里,肠胃功能已受影响。若由厚转薄,表示邪有外泄之机,欲解之兆。

若苔面干燥,望之枯涸,扪之无津者为燥苔,表示津液不足

腐苔大多见于食积或痰浊

苔腻大多由于湿邪内盛或食积伤及脾胃之故。

若见无苔、光剥如镜为镜面舌,多为阴虚已极,重病或久病之候。

花剥苔往往是胃阴不足或脾胃阴虚之证。

舌上有苔,表示身体有抗病能力;在病理情况下,表示邪未去,胃阴尚未大伤。

若无苔,则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胃气已伤,或为正虚或为阴虚。

临床察苔,必须把舌质、舌苔结合起来分析。因为任何疾病都是一种复杂的过程。舌质、舌苔的变化,是内在复杂变化在舌上的反映。在分别掌握舌质、舌苔的基本变化,及主病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舌质、舌苔之间的关系,才能较为全面。此外还要注意色染苔,此为假象,别被忽悠。


5)察耳

小儿耳部疾病中,多见于耳心疼痛或耳内流脓,多为肝胆火炽之聤耳。若以耳垂为中心的周缘肿胀者,则为痄腮之表现。

麻疹先兆则耳背络脉隐现,耳尖发凉,兼身热面赤,目泪汪汪、畏光。近几十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普及,能诊察麻疹的中医人已越来越少了。

6)察二阴

男孩阴囊不紧不松,稍有色素沉着,为肾气充沛的正常现象。

阴囊松弛淡白者,多为体虚

红亮者,多为热证

缩紧者多为

阴囊时肿时复,啼哭时肿大加重,为疝气表现。

阴囊阴茎肿常为肾炎水肿。

女孩前阴红赤湿烂,多属下焦湿热

若前阴及肛门瘙痒者,需注意蛲虫病

肛门潮湿红痛,多见于尿布性皮炎

便后直肠脱出为脱肛

先便后血常为痔疮

血着粪便或便后渗血为肛裂

          4、察指纹

指纹是指暴露在从虎口到食指掌面外缘靠拇指的脉络。为手太阴肺经的分支。由于小儿皮肤薄嫩,络脉易于显露,指纹较为明显。临床上,对三岁以内的小儿,常以指纹来辅助诊断。当以其脉络的隐露淡滞和颜色、形体等异常变化,来诊察病邪的性质,病情的深浅,轻重和预后。

指纹的部位分风、气、命三关。即食指近虎口的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诊察时,嘱家长抱小儿面向光亮处,医者用左手食指、拇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用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掌侧,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几次,以使指纹显露,便于观察。

正常应呈浅红色,略微带青,不浮不沉,隐现于风关之内。若生病后,会有相应的变化。


歌诀: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要求要背诵,牢记在心。

浮沉分表里: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邪在;沉而不显者,多为病邪在

红紫辨寒热:指纹色红浮露,多属外感风寒,表证初起;指纹色紫,属邪热郁滞;若色淡红,多属虚寒;若色青紫,多属风热,或为惊风,或主痛证。指纹深紫,进而为青黑色,多属血络郁闭,病情危重。

淡滞定虚实:指纹无论何色,凡推之质淡流畅者,多属虚证。如滞涩不活,推之不流畅者,多属实证。如纹淡而红者,多属虚寒;纹紫而滞者,多属实热

三关测轻重:指纹在风关,病邪初入,病情轻浅;指纹达气关,病情较重,邪已入深;指纹透命关,则病情更重。若一直延伸至指尖,为透关射甲,则病情危急。

注意:临床须根据小儿病情作具体分析,不能把察指纹作为唯一诊断依据,还应结合其他诊法,综合分析,才能做出较为全面的正确诊断。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下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