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剂型兽药的临床药理特点

 兽药药理与处方 2020-10-23

既然国家规定兽医治疗临床只能使用制剂,制剂是把原粉制成适合疾病治疗需要和优化药动药效的药物剂型,那么同种药物不同剂型之间是不是药效都是一样的呢?

通常情况下,同种药物可以制备成多种剂型。虽同种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同,但是因其剂型不同,所以给药途径会有所不同,进而可能产生不同的疗效。否则,便会对动物造成伤害。

因此,正确的用药方法,是科学合理用药、提高药品效果的重要环节。口服溶液剂不能注射给药,外用药不可内服,软膏剂不可用于眼部等。内服可溶性粉、颗粒剂,给药时一定要适量的水;太少,药物不能充分溶解,太多,血药浓度上不来。

兽药剂型不同见效快慢不同

药物剂型对应着相应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并直接影响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所以这也必然会影响药品的药效。因为不同给药途径的药品,药物的吸收一般按下列顺序由快到慢:静脉输液>汽雾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直肠或舌下给药>可溶性粉或口服液饮水给药>拌料内服或固体药剂>皮肤给药。

而同一种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其作用快慢也不一样。如某些解热镇痛药,既可制成药粉,也可制成水剂或针剂,但发挥疗效的速度,以针剂最快,饮水次之,药粉拌料最慢。比如说对乙酰氨基酚内服与对乙酰氨基酚肌肉注射,以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起效最快。

兽药剂型不同药物分布不同

懂制剂技术的人们知道,纳米粒、纳米囊、纳米乳、脂质体、微球、微囊等纳米制剂,它们具有较好的靶向性,这些纳米制剂可显著提高特定部位的药物浓度,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大量的、无数的吞噬细胞,有个特殊的嗜好——吞噬异物。它们除了吞噬病毒颗粒、病原粒子和炎症因子之外,还喜欢吞噬进入机体内的纳米制剂药物微粒。

尤其是这些纳米药物微粒,更易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吞噬。从而使药物浓集于肝、脾、关节等器官,起到对肝、脾、关节等的被动靶向作用。

比如说,替米考星纳米乳溶液,纳米乳的屏障作用可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和炎症反应,不仅消除了裸药替米考星对畜禽体液免疫的抑制(使抗体迅速下降)作用,而且还促进了替米考星向肺、关节、气囊等药物不易分布的组织部位分布。

兽药剂型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药物的吸收不决定于其在胃肠道的总浓度,而是取决于可吸收的,即非解离的药物浓度,也就是取决于药物的PKa值与吸收部位的pH值。同时,药物脂溶性越大,则越易吸收;溶解速率越大,吸收的越快。

对像氟苯尼考、阿莫西林、替米考星、癸氧喹酯等难溶性或溶解性差的固体药物来说,它们的粒度越细、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溶解速度越快,则药物吸收的速度也越快。当然啦。

这样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就比较高,同种药物同种剂型,不同制剂技术厂家的药品药效就有差别。因此,同种些药物,剂型不同时,药物的作用性质也会不同,进而药效也就不同。

兽药剂型不同毒副作用不同

兽医们在日常用药时,留心的人会发现替米考星普通粉,无论是饲喂给猪吃还是给鸡内服,都有严重程度不同的适口性。若是给猪或鸡饲喂包被替米考星微丸,尤其是产品中再加些诱食剂,鸡猪都爱吃又不影响采食和饮水。

并且,有的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所产生的疗效也不同。比如说,治疗呼吸道对症治疗常用的氨茶碱,可引起心跳加速的毒副作用;宠物使用若将其制成栓剂,就可使该不良反应消失。

再比如说把硫酸镁制成药水,热敷可以消肿,口服可以导泻,而制成针剂却成了抗惊厥药,用于治疗尿毒症、破伤风与高血压性脑病等。

还有这几年兴起的酶制剂,它们内服进入体内则遇胃酸易失效,所以把它们制成肠溶颗粒拌料内服使用,以使过胃肠溶使其在肠内发挥作用。

兽药剂型不同贮存时间不同

工厂保存时间:在实际治疗临床中,不是等动物发病之后,再制药,这有点远水不解近渴。所以,很多兽药制剂生产出来以后,先在兽药生产企业仓库存放一段时间,用户提交采购订单、要货时,才会从工厂成品库里发走。

物流发货时间:很多物流公司发货不是只发一两件货或一家的货,他们从苏州向郑州走一次货可能就是两个集装箱或六七十吨,所以需要一段时间收不同企业的发货,让后把向郑州方向发的配成一单。路上再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到目的地。

等待用药时间:兽药产品发到经销商或养殖公司后,并不是立即使用的,它还要在终端用户仓库保存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因为基层用药,根据疾病防控的需要,更多的是先备上一定量的货。

但是,由于药物的有效性成分性质不稳定,除了自身会随时间逐渐降效之外,再不可避免的受到空气、光线和水分等客观加速因素的影响,更易分解、变质和降效。比如说,中药产品易发霉、易遭虫蛀,而导致降效、失效。

更有一些药物,其有效成分具挥发性,虽然是缓慢挥发,但是时间长了,迟早会挥发完的。那么这些药物用特殊材料吸附,再进行包衣制成包合制剂,就比裸药保存的时间长很多。

另外,剂型不同的同一药物,即使在同一给药途径下,由于颗粒大小、崩解速度、水溶性等的差异,药效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兽医临床中,要根据防治疾病的目的、药物本身及其有效成分的性质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