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写出自己的书法风格?

 新用户85895443 2020-10-24
问:书法应如何写出自己的面貌,应如何创新?
启功先生答:如果你这么想就坏了。入古出新是出之自然,不是有意求新。只有多临帖,临好帖,到后来你想写得和古人一样也不可能了。因为你本身是这一时代的人,你就不可能写得同古人完全一样,也不可能写得同未来的人一样。这就是说,你的字脱离不了你自己的时代氛围,自然就有自己的面目。王羲之的字也是因为合那一时代人的口味,所以才受欢迎。在他以前,字都写得比较拙。到他手里,字写得比较好看了。所以唐朝人说“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犹能换白鹅”,何谓“俗”?这不是胡扯嘛!柳公权的字写得好,黄庭坚的行草就是从柳公权出来的,不过是用柳字的结构,然后笔画向外辐射而已。所以,他一写小字就不行了。

▼《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

▼张猛龙碑(局部)

▼柳公权《蒙诏帖》


▼柳公权跋王献之《送梨帖》
问:有朋友说写字若与古人很像,就没意思,所以,我们应该抛开字帖去创新吗?
启功先生答:这种话我从18岁听到80岁,还在听。就有那么一些人,这么想这么干,但那样能行吗?创新必须是继承前提下的创新。譬如谭鑫培、梅兰芳的戏唱得好。那是他们在当时先对以前的戏剧唱腔、表演等有了学习和借鉴,然后融会贯通有了自己的特色,唱出来能被当时人所接受,受到了欢迎。这同样是个时代氛围问题。如果现在再让谭、梅站在舞台上去唱,也未必能受到听众的欢迎。话又说回来,后来人学谭、梅,无论学得如何像,人们看了也不会说那是谭鑫培、梅兰芳所唱,最多说谁像谁罢了,毕竟不可能完全一致。学书也是这个道理。多少人临写《兰亭序》、《圣教序》,总要有他自己的一些特征,有他自己那一时代的东西。音乐也是一样,弹钢琴的弹奏贝多芬、肖邦的曲子,再弹也不可能让别人说他是贝多芬、肖邦。如果说要当钢琴家不练习以前的名曲,乱弹一通就算创新,那可能吗?练名曲是练指法和乐感,最后弹出的曲子却是他自己的。

▼黄庭坚《题苏轼寒食帖跋》

▼王羲之《神龙本兰亭》
▼集王羲之《圣教序》
好看,就点亮在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