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茗星#半便士桥与外白渡桥

 乔茗星 2020-10-25

都柏林的标志威灵顿桥,1816年起跨立横跨利菲河的唯一一座人行桥。

当时的爱尔兰人为了把都柏林南北市区连为一体,在河上建造了一座造型优美的轻便桥,供行人通过。桥建成以后,行人过桥通告上写明,须交纳半便士的过桥费,坊间叫它半便士桥。

过桥收费天经地义。第一代威尔斯桥,得了上海道台的特許,准其专利二十五年凡是过桥的人都得纳費,第二代钢桥白渡桥不收费。到了外白渡桥传说,就成了上海人民反帝抗清的民族大义的桥。当初胡编乱造的故事,吃瓜群众再无聊也就算了,现在稍有名气会写几个字的继续跟着抄度娘,实在让人忍无可忍。

魔都历史自问:对的起自己的稿费对得起别人吗?

PS:《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像一個神話中的巨人,橫跨了吳淞江兩岸,扼守住它流入黃浦江的出口之衝,把那小小的外灘公園,彷彿只當作一個被保護者似的安放在腳邊,用了看不見的怪眼,莊嚴地監視著黃浦灘和它的一切——這是近代的怪異,上海的珍奇之一,外國人稱為中 Garden Bridge 公園橋。

1856年第一代威尔斯桥是座木桥,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起吊,建造者英国人威尔斯名命。当年威尔斯还和同仁,组建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桥梁公司。

造橋是得了上海道台的特許,准其專利二十五年凡是過橋的人都得納費。橋拱闊四百五十英尺,中有吊橋,船過時開放。建築費據說有一萬二千元。

1872年威尔斯桥近侧又另造浮橋一座勉为第二代桥梁。

往來無須納費,於九月中旬開放,接着威尔斯桥为被工部局收购。

一八八九年(光緒十五年)工部局工務處主任換了新人,叫梅恩(C.Mayne)。他一上任,便想著手幾件驚人的大事,其一便是改建「外擺渡橋」為鋼橋。為了計算橋面的載重力起見,特地在那年六月十四、十五、十六那三天,統計過橋車輛人馬之數。這是一個很有趣味的統計。

據說那三天之內,從上午八點鐘起到下午八點鐘為止,過橋的有:馬車1633輛,黃包車20958輛,貨車22輛,小車2759輛,轎子27乘,馬38匹,步行西人1645名,步行華人33666名。

1906年工部局建造最后的桥梁,次年完工。橋的鋼骨是英國克蘭佛蘭橋梁公司(Cleveland Bridge Company,England)所製造。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筒支铆接钢珩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经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桥面铺设电车轨道。

「外白渡橋」這名稱,應該是從「外擺渡橋」轉變而來的。從上海開埠之初,多少年來,吳淞江南北兩岸的來往,原來都只靠渡船,沿江從東到西,設有渡頭若干,其最靠出口處者,叫作「外擺渡」,橋之所在,正是那附近,於是便跟著叫作「外擺渡橋」了。

1949年收回国有正式改名外白渡桥至今。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威尔斯桥,浮橋花园桥建成之后历尽沧桑,多亏英国当年的造桥公司来函提醒,百岁高龄的铁桥桥墩以上部分被拆下。

2009年上海船厂修旧如旧,受损部件被更换后,外白渡桥原貌回到原地。浦江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繁体字为民國二十五年《大晚報·上海通週刊》“民國叢書·第四編,第80冊”摘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