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的企业家精神需要以正治企

 商坛论衡 2020-10-25

好的企业家精神需要以正治企

     公众微信号zhq540605

十九大报告把弘扬企业家精神上升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得企业家精神再次受到社会关注。业界在感奋之余不能没有进一步的思考,不能不看到企业家精神既需要“激发”,也需要严格自律;既需要“保护”,也需要自尊自爱。这当然不是局限于企业家独善其身,更需要落实在企业经营中,即坚持以正治企。换句话说,好的企业家精神离不开以正治企,惟如此才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正能量。

企业家精神有需要规制的一面

弘扬企业家精神不能囫囵吞枣,因为如同市场经济有好的市场经济与坏的市场经济之别一样,企业家精神也应当有好坏之分。至少,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一个月推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中,“健康”、“优秀”、“更好”的定语不应该受到忽视。这绝非咬文嚼字,如果说经济秩序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那么强调在以正治企体现好的企业家精神绝非多余。

如果说企业家精神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所具有的共同特征,那也不能对企业家队伍良莠不分,需要警惕“野蛮人”之类。20157月爆发的险资宝能举牌万科引发的股权之争,很难说不属于企业家之间的行为;举牌的险资之所以被斥为“野蛮人”、“土豪”、“妖精”和“害人精”,不能说不是因为部分企业家有悖于以正治企的精神。所谓以正治企,可以视为老子以正治国思想的现代企业版,是依法治国国策在企业的具体运用,是对以德治企与以法治企理念的综合实践和有益补充。作为企业家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以正治企无疑能够集中体现好的企业家精神,其中包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坚忍不拔、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等。

以正治企之“正”,对企业家个人而言指的是光明正大,是一种正直品质;对社会而言,讲的是公平、公正。这又涉及到对企业家群体另一个角度的划分:实体经济中的企业家与金融领域中的企业家。两者原本相互依托的,但也有相对强势的一方占据优势的问题;这对另一方来说就不公平,需要通过以正治企将企业家精神纳入健康轨道。比如在复杂金字塔控股结构背后形形色色的资本大鳄,他们进行资本运作获取高额市场炒作回报的动机远远高于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实现盈利增加的兴趣,甚至将上市公司作为“母公司的提款机”。在这种情况下,对好的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就需要抑制金融家的炒作,使得实业家能够安心经营,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减少他们无奈承担的各种有关融资的隐性和显性成本。

在企业内部,以正治企则应当表现为正当管理,需要校正内部人控制的不良倾向。很多企业往往是在一些优秀企业家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然而他们又往往只是大股东或者其他中小股东的代理人,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即使他们的实际控制人地位难以撼动,但是当形式的变化需要作出某种利益格局的调整时,也不能以珍惜企业家精神为由对他们进行偏袒,甚至放纵企业家利用实际控制权追求私人收益,使职工或者外部股东的利益受到不正当损害。无论恒丰银行的员工持股计划丑闻和高管涉嫌私分账款事件,还是山水水泥在短短三年内发生不少于两次涉及暴力的控制权纷争,都说明类似的问题不容忽视。正如董明珠所挑明的那样,企业家精神说穿了就是忘记自我。这当然指的是好的企业家精神。

通过以正治企消除逆选择侥幸

董明珠还告诉我们,“过去虽然讲有很多是企业家,但是大部分可能,很大一部分吧,是在逐利,行走在自我利益空间。”如果此言不虚,那也是由过去的原因造成的,即使是优秀的企业家,面对劣币驱除良币的种种潜规则也显得很无奈。实际上,逐利是企业家的一个重要使命,关键在于是否通过正当的途径逐利。这从反面告诉我们,并非在所有的企业家身上都具有新时代需要的企业家精神,好的企业家精神具有拨乱反正的重要内涵。

在经济转型中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通过以正治企体现企业家精神的升华。在经济历经快速、粗放式增长阶段的背景下,某些草莽企业的攻城略地不能说相关企业家没有企业家精神或者企业家没有精神,相反需要对他们的“任性”通过以正治企予以约束。正如有权威人士所说,我国经济“在持续追求高速发展时对经济质量与品质要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所以,这个时候提出企业家精神建设显得十分重要。”企业家精神建设重要性的凸显一方面是由于需要解决新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需要祛除自身存在的企业家精神的“病毒”,两方面相辅相成。企业家必须放弃新的暗箱操作空间释放可能的“形势好转”幻想,步入以正治企的健康轨道。

作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正治企意味着不能再钻政策的空子而需要引领规则。“治企”与“治国”虽然是不同层次的概念,但的确可以反映出企业家精神中的天下情怀。以正治企之“正”,是以企业家精神的“身正”为前提,通过正企业而实现正天下的效果。这种正天下是对忧国忧民等等优秀商业文明的传承,而不是谋取某种强势行“霸道”;同时又是依托核心竞争力,用自己的文化元素融合现代企业发展理念,进行规则引领。与过去刻意钻国家政策空子的机会主义不同,以正治企需要在发展的新领域缺乏现成规则的情况下,能够以身作则,提供规则范本,从而形成自己的软实力,掌握行业规则话语权;乃至向全球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品牌、中国方案、中国标准。

通过以正治企体现新时代弄潮的自信,以好的企业家精神铸造企业梦。的确,企业家善于识别和捕捉市场机会,能够高效组织配置资源要素,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供需错配矛盾;但这主要是通过创新的途径来实现的,而不是简单地在同质化竞争中寻机造势。企业家只有认真做好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和引领者,在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推动着全社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才能体现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好的企业家精神。以正治企之“正”含有规律、元始、更新等内涵,在市场竞争强手如林中敢于坚持以正治企,反映出企业家的高度自信。当然,这种创新水平最终应当以全球科技前沿的标准加以衡量,即可以构成企业梦,又是实现企业梦的坚实道路,使得企业家精神不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弘扬以正治企创业创新主旋律

十九大报告把对企业家精神的肯定上升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体现出对企业家群体寄予的厚望,即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同时表明,激发企业家精神固然需要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合法财产权和创新收益,但其着眼点并非局限于现有企业家群体的既得利益;反过来要求企业家践行以人为本的精神,在以正治企中既要保证劳动者能够有尊严的生活又能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

在以正治企中消除浮躁,在提升消费者体验中求真务实。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机器人的开发者不能看不起蔬菜供应商,不能简单的以什么赚钱就一哄而上,见异思迁。从这个意义上讲,以正治企之“正”与已经积累起来的优势有关,需要企业家在自己的“主航道”上奏响主旋律。这同样大有作为,既可以积累软实力,又需要以相关领域的硬科技为支撑来开拓。一方面,在吸收硬科技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让传统产品转化为引领市场潮流的商品,上追尖端品质的体验;另一方面,还可以努力让哪些似乎只能由高大上的阶层享用的产品和服务,流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人能够尽快分享发展成果。能够这样把上行下行的经络一起打通,堪称完美的好的企业家精神。

在以正治企中完善企业平台,孵化更多的班长将军。随着互联网等新经济形态的冲击,“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成为一种潮流。这实际上需要企业家承担起企业家精神的“孵化”任务,否则就无法在企业平台内部催生出相应的小微企业主,无法实现“员工创客化”。企业兴衰固然与企业家的作用息息相关;但是假如没有团队的合作或者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家也孤掌难鸣。在十九大报告中,“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提法与“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是并列着的。假如没有后者,供给侧改革的使命也很难完成。当然,两者并非截然分开的,后者也需要体现主人翁精神;而前者更应当以人为本,需要不拘一格,使得后者中的“班长将军”能够脱颖而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普及企业家精神,在以正治企中获得正果。在十九大报告中,紧接着“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表述,是“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两者是一种递进关系,构成了一个共同的表达层次。指出这一点是想说明,弘扬企业家精神并非局限于现有的企业家队伍,更不是特别针对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业界大佬,包含着企业家精神普及的意义;对于当下还不是企业家的群体也可以弘扬企业家精神,那是寄希望于更多的“草根”也能成为企业家。根据这样的导向,同样对已经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企业家坚持以正治企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要坚持公平竞争,使得草根式创新创业有更健康的成长环境,直至在宏观上达到“人才红利持续释放,就业压力不断缓解”的积极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