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文 | 打摆子

 丁中广祥 2020-10-26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偷一颗桃儿

小窗牵进一支春

草堆洞里的温暖与快乐

打摆子

江都  刘文 

刘文先生,1938年生,江都丁伙人,现居仙女镇。江都作协会员。曾在扬州晚报、江都日报发表近百篇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些人做事不地道,别人就说他“打摆子”。“打摆子”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不晓得。这要上溯到上世纪60年代以前。

那时,“打摆子”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和“打摆子”一道肆虐的,还有霍乱、天花。

第一种是天花,人称出“天喜”。它在春天发病。初发病时,患者大烧大热,会持续几天儿夜。人的体温过高,如果不及时降温会烧死人的。过去人们不懂这些,不相信医生而迷信鬼神保佑。结果常常“看船沉”,让病人活活热死。据我妈讲,我二舅就曾经出过“天喜”,大烧大热几天几夜,侥幸没有热死,接着就出了一身水痘。水痘出来的同时,两眼眼屎糊糊的。后来,大热是退了,但浑身奇痒难耐。如果有人护理帮他轻轻抚摸,可减轻他的痛苦,不致痘破。当时外婆伢子多,又怕传染给小姨、小舅,正好又是大忙时节,实在顾不过来,只好任其自然。结果,二舅身上水疱被抓破,结疤以后就成了“麻面太岁”。其实,他身上其他部位还有疤痕。不过,自从得过“天花”,免疫力却增强了。除了患过疟疾,他很少生病,最终也活到八九十岁。当时,这种病死亡率极高,“麻面”人也随处可见。我们幼时,每到春天,都看到有的“掼喜喜”孩子膀臂都用别针别个“天花已过”的红布绺子,那是大人自已糊自己的产物。其实,那时己经有“花儿先生”在孩子膀臂上划痕“点喜”,种牛痘疫苗防天花。二舅的“前车”让我们做了“后鉴”。父母为我们兄弟仨都种上了牛痘,避免了出“天喜”的风险。

第二种是霍乱病。它是夏天由苍蝇做媒介传染上霍乱病菌引起的。发病时,病人上吐下泻,犹如现在的“二号病”。过去说是发痧,人们又不晓得给病人补水、止吐、止泻。人一脱水,最明显的是手指头干瘪,所以又叫瘪罗痧。死亡率高,速度也快。

第三种就要说“打摆子”了。它的学名叫疟疾,戏称为“做老爷”。它是秋天由蚊子传播的疾病。蚊子叮了疟疾病人后,再蜇别人时,就把病人血液中的疟原虫传给了正常人。笔者少年时也曾尝过“做老爷”的滋味。发病时浑身冷得上下牙打架,三床棉被盖起来还嫌冷。有人要说了,用杯热茶烫一下不是可缓和吗?解放以后才听医生说,此病是疟原虫在人血液中繁殖分孽作的怪,喝热茶也没用。个把两个小时之后,转而浑身发汗,掀被窝都来不及,稍息,身上汗干了,再弄两杯开水一喝,身上慢慢退热清凉,逐渐恢复,只是腿脚差劲,但一样能干活做事。这病发作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人“三天一回”,有人“一天一次”;有人上午发病,还有人晚上发病的,后者叫“阴摆子”,又叫“夜摸子”。疟疾发病的周期时间非常准确,往往打一个寒噤,病就到了。我的邻居发小国老弟,他是三天一回“做老爷”。不怕玩得欢欢的,一会功夫蔫头耷脑没劲了。这位老弟上面有三位姐姐,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但都因出“天喜”夭折。你说,国老弟患病,国妈妈能不害怕吗?只好诸事不问,一心侍候这位“小皇帝”。天晓得这个“摆子”一打就是三个秋天。据老人讲,“阴摆子”更伤人。它是晚上发病,弄得一家人都睡不安稳。过去人不懂得治病,试图用“躲”、“饿”的方法“蒙混过关”。还有“病转疟不要吃药,疟转成病要送命”的说法。不过,摆子病就是缠绵的时间长些,死亡的倒不多。

解放后,政府免费为儿童种牛痘疫苗,从而杜绝了天花,根除了“麻面太岁”。医院设有专治腹泻二号病门诊,一有病人,及时补液消炎止泻,让其尽快恢复。奎宁丸是治疟疾的特效药。解放后经过普查发药,根绝了疟疾病。现如今,就连患疟疾“打摆子”这些名词,年轻人听起来巩怕都觉得新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