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性体质的六个常用艾灸穴

 昵称44384288 2020-10-26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平衡的有机整体,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衡。寒性体质往往是由于身体内部阴气过剩或阳气不足,导致阴阳失调。

AUT

寒性体质的主要表现

寒性体质多有如下几个表现:

1.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冬季表现尤为明显,耐夏不耐冬。

2.喜爱热食和热饮,寒凉入于腹易致腹泻。

3.痛经、月经推迟,白带多,质地稀薄,腰膝酸软冷痛。

4.脸色嘴唇比较苍白,舌色较淡。

5.精神萎靡,语声低微,时常感到倦怠无力。

艾灸的好时节是夏季,夏天外有炎热助阵,只要在体内同样提升阳气,内外夹攻,就可以轻松驱寒。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艾灸养生还是以强壮脾肾这两个先天根本的穴位为主,其中强壮肾的穴位可适当多灸。脾虚者还是要加灸中脘和足三里。寒性体质的朋友,经常艾灸以下6个重要的穴位,可以慢慢改善自己的寒性体质。

AUT

六个常用穴位

1.关元穴

位置:在我们的前正中线上,肚脐下面大约三寸(脐下四指)的位置。

关元穴是保健灸的常用穴。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慢慢地调理气血,培本固元。关元穴有“一穴暖全身”的作用。中医学认为:寒者热之。一般体寒人群,在家可以借助艾灸、艾灸贴等热灸关元穴。

2.申脉穴

位置:申脉穴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的作用。

申脉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申脉穴是阳中至阳,用这个穴位既能散除体内寒邪,又能使阳气通达巅顶,对人体不仅起到平衡阴阳的作用,还可以使人步履轻健矫捷。

3.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侧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足三里也是四大养生穴之一,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故为保健要穴,有句古话这么讲:“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经常艾灸足三里加快全身气血的运行,让身体暖和起来。

4.后溪穴

位置:后溪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后溪穴通督脉,属于八脉交汇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艾灸次穴有利于激发阳气,提升正气。

5.命门穴

位置:命门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临床上,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灸此穴可温补肾阳,促进一身之阳气生发。

6.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低头时脖子后方的凸起处即为此穴。

大椎穴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效。也可用于治疗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等。

艾灸禁忌症: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参考文献:宋登敏.寒性体质护理.中国保健营养2013.05(05):255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郭义史丽萍健康服务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