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归

 白云_TL 2020-10-27
前面已经说了:
膈肌以上胸腔为心包所居,
膈肌以下腹腔为三焦所居。
其实,三焦和心包,都是论述了身体之空。
有空才有气充。
气是流行于空间的,腹腔、胸腔、头颅内腔,皮肉之间,筋骨之间,…皆是空,皆是气行之处。
司空见惯
三焦,主管全身上下左右之空,故曰主气。
三焦主气,气分清浊,分行于上中下,故曰三焦。
气行于手少阳天部,合气化津液而下归。
津液化生身体之皮肉筋骨脉。
津液水类多身体即不能通气,津液水类少身体即干燥而泄气。
三焦生起身体之气血津液,故曰三焦者,决渎之官。
身体之皮肉筋骨脉,皆受三焦生起气血津液的决渎。
三焦,肠胃之外处(腹腔),腹中气多,肠胃内压急迫,大便次数就会多。反之,肠胃之中气行舒缓,大便就不会下或缓慢。
同时,三焦气不足,心包之气即会不及,心之外压不足,脉不能输出心中,故有胸闷气短烦心。
三焦气足,心包之气就会充足。若太足,心中之气急,脉气输出太过,故心中即会血少,躁动。
至于“耳聋等”,即是津液水类太多气不能行(水道不通)所然。
至于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即是津液水类少而身体干而泄气所为。
三焦气行至天部,少阳合化气太过则津液水类多,少阳合化气不及则津液水类少。
故手少阳与三焦一内一外,内则水化气而出,外则气化水而入。
共同完成水气合化之平衡。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缺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銳眥,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口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出髀厭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遇季胁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之间,循大趾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頷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虐,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
其循行有“其支者、其直者”,直支有别。
手少阳由手走头,足少阳由头走足,手足少阳交于肩上。
胆,游于太虚。整个少阳行于周身,强卫于周身,令气张合有度。
一旦强卫失职,或强卫太过,或强卫不及,气过于收紧或气过于疏泄,维系全身各处藏腑失衡,均会造成身形不正。
故曰“决断出焉”(断:相互联系不上了),故曰“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
何为游太虚?
赵本山范伟演的卖拐中,赵让范用力跺脚,范为什么会头晕?
三国演义中有“仰面观太虚,独叹梅花廋”的诗句。
直面看来,太虚即是天空。
《道德经》云“道大而虚静”,是言太虚即是道。
道存在于哪里?道无不存在于天地之间。
故,道即为天,天即为道。
少阳、阳明,太阳均指阳(太阳)。
厥阴阖而后有阳出(少阳出)。
少阳、阳明、太阳同为阳(太阳),只是所处位置不同而已。
太阳是游离于天空之中的
少阳胆,为相火,同样是游于身之外围的。
就如同天空之太阳,游于身之外围,名曰游于太虚。
所谓强卫,就如同大气层保卫着地球。
胆=月(肉) 旦(日)
肉(身) 旦=日行于身之外围
另一层意思:灵魂出窍,神游太虚。
太阳能游行于天地之间,才现神机。
少阳能强卫于身,身才能显现出灵性。
故曰“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
跺脚为什么会晕?
中医的治病原则有“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上病取下,下病取上”。
病在上,为天气不降。治下以降其气。
比如牙痛(病在阳明),用针多扎内庭穴。

跺脚,如同治下。本上无病反治其下(跺脚),引气下行,上必气少而晕。
上次说了少阳胆的强卫和游太虚的话题。
举个象来说:
强卫,就如同地球外层大气层的卫固。
火游太虚,就是这个大气层的气是流动的,不是固定静止的。
这就是少阳胆所起的作用。
所谓胆经病了,无非就是:1、强卫的不及了。
2、火游太虚不到位了、不均匀了。
胆火不行化,即火游太虚不到位而不得其用,飘忽不定未得其所,故口苦。
火游太虚不均衡,或有处多或有处少,故心协痛,不能转侧,叹息。
甚则面有微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因火未到末端而发散(阳厥)。
阳起于四末,阳厥即阳不能起于四末。
马刀侠瘿。瘿,热毒所成之肿物。
马刀侠瘿,即腋下象夹了两把刀(肿物)。
热雍腋下通道不得散去之故。
汗出振寒:少阳胆不能主骨,骨中热而汗出怕冷。
阳是要入阴乃静的。今是主骨所生病者……,均为少阳不能入阴而病躁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