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以为久病成医,却不知荐药也会害人

 谷氏祖传中医 2020-10-28

“上火了多喝点菊花茶”,“这个药材不错,推荐你吃吃”……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类似的话。不少患者经常患病,慢慢就积累了一些中药知识,一见到有人患类似疾病,就忙不迭地给他推荐药物。这种思路不可取。

1.中医讲求辨证,同样疾病,用药却千差万别

即使患上相同的疾病,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每人服用的药品也不同。例如,许多人夏天不想吃东西,但有的可能是受寒导致的,有的可能是生气导致,甚至有的人吃了一些不好的食物导致了腹胀没食欲,这几种疾病治疗方案都不相同,如果一味去吃一种药,后果可想而知。尤其是不少孩子夏天会便秘,家长很喜欢让他们吃芦荟,这绝对不可取。因为便秘有十几种类型,治疗方式也各不同,而且孩子的脏腑娇嫩,比成年人更容易受损害,因此如果孩子不舒服,家长最好带孩子看专科医生,切忌擅自用药。

更有些患者,吃某种药见效后,就热心地向相关病友推荐。但每个人特性不同,即使相同的疾病,用药也有很大差别,你的好心可能害了别人。医生的重要作用,就是去判断某种药适合什么患者。

还有一些人都喜欢在家中储备一些药品,一旦有健康问题就自己先吃着试试,不行再去医院。这并不是好习惯,因为药品并不是必需品,只是有病了才吃的,如果服用错误,不仅治不了病,还会损害健康。现在百姓的健康意识都有提高,这是好事,但大家毕竟不是医学专业出身,容易对药物的特性把握不好,导致错误服药,结果适得其反。例如,有的患者明明是受凉了导致的风寒感冒,但却不停地喝适用于风热感冒的板蓝根,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2.药食两用也辨证,不是所有人都需去火。

即使某个药材属于药食两用,仍然需要辨证。例如,夏天是阳盛季节,所以大部分人需要多吃一些偏凉的食物,以促进体内阴阳平衡,例如喝点菊花茶、金银花茶去火,或者多喝绿豆汤、多吃点西瓜。但有一些人体寒非常严重,尽管大夏天气温超过30℃,仍然怕冷,可见,让他去服用降火的饮品显然是不合适的。即使在夏天,这类病人也不能盲目降火。

市面上还有不少保健品,打着“中医调理”的旗号,宣称能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这些保健品什么都治不好。因为术业有专攻,即使是中医辨证施治,也不可能是一个药治好全身的病。所以,大家要多留个心眼,凡是说自己的药物能治多种疾病的,基本上啥病都治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