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58)

 陆英图书屋 2020-10-29

  原著连载(58)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哲学世界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世界的关系展开的。这里选择天人合一、矛盾分析、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知行统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7个关键词加以阐述。这些关键词,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究天人之际、探寻宇宙万物之道的精神,又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息息相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观察人类和中国人民命运,解决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认识工具。

[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语出北宋张载《正蒙·乾称》:“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先秦。孔子是儒家天人之学的开创者,他把天看成是创生万物的大自然,因而具有某种神圣性,人对于天应抱有敬畏和感恩之心。《周易》关于“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思想,进一步强调了天与人的统一性。天人合一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反对把人与自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荀子又提出了“天人之分”的观点,强调天与人、天道与人道的区别。认为天的运行有其客观规律,人也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不能盲目顺从自然,而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张载是宋明理学中“气学”一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气”为世界的本源人为物中一物,人同天地万物一样都源于“气”,人的本性也同于天地万物的本性,从而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张载·西铭的抽象命题,意思是说,民为同胞,物为同类。要求爱一切人如同爱同胞手足一样,并进一步扩大到“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后人用"民胞物与"来概括他的伦理思想。

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自然界是本原的唯物主义立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的认识路线,具有相通之处,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背景。

2009131温家宝总理同西班牙文化界人士、青年学生座谈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思想,他指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之一。“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薛德震先生,把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概括为 “物我一体”哲学。他在《论马克思的“物我一体”哲学》中解释说:这里的“我”指的是“人”,是大写的人,包括你、我、他,是指全人类。研究人的需要和人的活动(实践),研究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信息、能量、物质交换关系,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任务。“物我一体”哲学并不是要泯灭物质和精神的区别,也不是要撤销主体客体二分的界限,而是在承认这种区分的前提下强调它们之间的内在同一性,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国内学术界也把这一思想称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其要点至少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1)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毁坏自然就是毁坏人类自身。(2)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历史的现实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历史观与自然历史观的统一。(3)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现形式。在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4)那种认为人类可以“统治”和“支配”自然的观点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正如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东方文明中儒学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遥远的西方文明中马克思主义的“物我一体”哲学,竟有如此巧妙的契合,令人惊叹!

2005年2月,党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第一次提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从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一次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这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分析和解决当今世界、当代中国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而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哲学世界观上相融合的一个典型范例。

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正在向生态文明过渡。工业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但是,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文明,由于一些人不择手段地对大自然进行过度索取,造成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这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了,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其基本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人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这是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模式的重大进步,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

那么,以儒学为主体的天人之学,能为人类解决生态和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贡献哪些智慧呢?

一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把人与自然看做一个整体,维护整个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有序运转,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华文化中的“天”,有三层基本含义:其一,指主宰人类命运的“上帝”;其二,指具有道德属性的“天理”;其三,指生成万物的大自然。从主宰之天的观念中引申出来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的“天人合一”思想,我们应予摒弃。孔子所说的“天”与之不同,主要是义理之天和自然之天。孔子说:“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他认为上天赋予人最大的德性就是仁德。他强调“知天命”(《论语·为政》),就是指通过人的学习和道德实践,提升主体意识的自觉性,承担起天赋于人的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完善生命的神圣使命。在这里,孔子从义理之天的角度,把天与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孔子还明确肯定“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又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这是他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怀和境界。所有这些,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他把天与人在“诚”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北宋张载继承孟子的思想,强调“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正蒙·诚明》),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使用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儒家经典《周易》,是中国哲学的源头之一。《郭店楚简》记载了当时的人们对《周易》的认识,“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认为《周易》研究的,就是天道(自然界的规律)和人道(人类社会的秩序)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道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给予当代人类的有益启示之一,就是把人与万物都看做自然界的产物,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观念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这与柏拉图创立的“主、客二分”的西方思维方式,有着根本的不同。

二是天人同体的和谐观。承认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和人类一样,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尊重生物的多样性,善待大自然,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有序运行,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价值观念。儒家的天人之学与此息息相通,认为自然界最大的德性就是创生万物。《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传》)“生”,指事物的不断变化和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周易》认为,由于事物内部阴阳两种对立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新陈代谢。天地以“生”为根本之道,“生生”就是天地创造生命、化育万物的仁德和善行。人道与天道会通,也必然以仁为最高的品行。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孝之放,爱天下之民。”(《郭店楚简》)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孔孟所主张的“仁”,是以亲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圆点,推己及人,向外延伸到对天下广大民众的爱(泛爱众),再扩展到对所有生物的爱。宋代哲学家们把孔孟的这种博大的仁爱思想概括为“民胞物与”、“万物同体”。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天地之气所生的,具有共同的本性,天下之人都是我的同胞,天下之物都是我的伴侣。程颐也认为,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儒家的仁爱思想包含有强烈的生态伦理意识,是从亲亲、爱人扩展到爱天地万物。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观念,不是把自然界看做与人相对立的机械物理世界,而是把自然界中的万物都看做与人一样的生命体,强调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得到保护。从天人同体的生态伦理观念出发,儒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庸》认为,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大和谐,天地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教化”的自然界。孔子之教,就是要“上律天时,下袭水土”(《礼记·中庸》),对上要遵从天时变化,对下要与水土协调。我们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就包含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这是儒家天人和谐思想在当今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三是天人之分的辩证观。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是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基本主张。但这一思想注重了天人之间的同一性,却忽视了天人之间的斗争性。荀子提出的“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天论》)的思想,指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是有区别的,人类既要适应自然,又要利用自然,从而弥补了这一不足。荀子认为,自然界的运行“不为而成,不求而得”(《荀子·天论》),既没有意志,又没有目的,这就是它的“天职”。也就是说,自然界的“天职”是依照它自己的规律运行,在运行中生成万物则是它的“天功”。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产物,因此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但荀子不同意那种消极地顺从自然的观点,他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论》)在中国哲学史上,荀子第一次响亮而明确地提出了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的思想,这是一个重要的贡献。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违背自然规律的过度索取和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作为的态度,都是要不得的。

当工业文明兴起的时候,我们的国家由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错失良机,最终成为工业文明的迟到者。当今时代,当生态文明的历史序幕已经拉开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再次成为生态文明的迟到者。一定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以创新的精神继承儒家“天人之学”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相信,儒家“天人之学”的智慧,必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壮丽事业中,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人类光明的未来做出重要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