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音版《孟子》赏析(5)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陆英图书屋 2020-10-29

《孟子》赏析(5)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第二单元 论人性本善 第二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二单元的第二节,节选自《公孙丑上》,也是孟子论人性本善的重要章节。

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谓“不忍人”,就是不忍害人,也不忍见他人受害不忍人之心实际上就是一种怜悯心,同情心,是对他人的爱之心。运之掌上”,指转动于手掌之上思是非常容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古代圣王有了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理天下就把它放手掌上运转一样容易了”上一节论“人性本善”,孟子是以人心为善作为前提,由心善而推导出性善的观点。这一节,孟子则以性善为前提推导政治,从先王有“不忍人之心”即仁心,推导出他施行仁政的根源,继而推导出以仁政治理天下,就如同运之掌上”那样容易。

接下来,孟子举出了一个直接论证。他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乍见”的“”字,指突然忽然乍见”,就是忽然看见。“怵惕”,指惊骇恐惧。内交”的“”字,与接纳的“纳”字同义,内交”,就是结交要誉”的“要”字,读一声,与邀请的“邀”字同音,要誉”,就是博取名誉。恶其声”,是指讨厌有不仁的坏名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是因为,如果现在有人忽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骇恐惧、怜悯的心理这不是因为想借此结交那孩子的父母,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不是因为厌恶会有不仁坏名声这样的,而是出于自然。

孟子以此为据,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

他首先作出了一个斩钉截铁的判断:“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由此看来,没有恻隐之心,就不能算是人;没有羞恶之心,就不能算是人;没有心,就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心,也不能算是人。孟子在这里强调,四心是区别人与非人的标准。没有这四心,就不能称之为人。

之后,孟子指出了“四心”与“四端”的关系:“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这里的“”字,指发端,起源,源头。四体”,也就是四肢。”字,指残害自贼”,就是残害自己的本性。贼其君”,就是残害他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恻隐之是仁的发端;羞恶之是义的发端;是礼的发端;是非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样善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端却自已说能为善就是残害自己的本性他的君能为善便残害他的”孟子在这里强调,人的四肢是生而具有的,四心、四端也是生而具有的。

孟子的结论是:人贵在懂得扩充“四端”。他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这里的”字,与自己的字同义扩而充之”的“”字推广。”字充实。”字,指四端。知皆扩而充之”,就是懂得全都加以推广且充实它。火之始然”的“”字与燃烧的“燃”字同义。泉之始达”的“”字通达,这里引申为涌流。四海”,指天下。古人以为中国四方边境,海环,故而以四海为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凡是认识到自己有这四端的人,就懂得全都加以推广,并不断地充实它像火开始燃烧,泉水始涌流一样。如果能够扩充这四端,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扩充它们,就连父母也不能侍奉了

孟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四心只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开端、萌芽,而不是这四种美德的完成。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培养、扩充这些善端,才能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有这四端却自已说能为善就是残害自己的本性。可见,孟子是从人的主体性、人的道德心来论人性的,他肯定人天生就具有善性,因此,人人都具有为善的能力。他特别指出了扩充这四端的重要性:君王如果能够扩充这四端,便足以安定天下;普通民众如果不能扩充它们,连父母也不能侍奉

以上两节孟子阐述的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附: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⑾者,知皆扩而充之⑿矣,若火之始然⒀,泉之始达⒁。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⒂;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公孙丑上》

|注释|

①不忍人之心:不忍害人,也不忍见他人受害之心(怜悯心,同情心),即仁心。

②运之掌上:转动于手掌之上。意为非常容易。

③乍:突然、忽然。

怵惕:惊骇恐惧。,音chù。

⑤内交:结交,内同 “纳”。

⑥要(yā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

⑦恶其声:讨厌有不仁的坏名声。恶,音 wù,讨厌,憎恶。声,指名声,声誉。

⑧端:发端,起源,源头。

⑨四体:四肢。

⑩自贼:指残害自己的本性。

⑾我:同“”。

⑿知皆扩而充之:懂得全都加以推广且充实它。扩,推广。充,充实。之,指四端。

⒀然,同“燃”,燃烧。

⒁达,通达,引申为涌流。

⒂四海:指天下。古人以为中国四境,皆有海环之,故而以四海为天下。

|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古代圣王有了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理天下就把它放手掌上运转一样容易了。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是因为,如果现在有人忽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骇恐惧怜悯的心理这不是因为想借此结交那孩子的父母,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不是因为厌恶会有不仁坏名声这样的,而是出于自然的。

由此看来,没有恻隐之心,就不能算是人;没有羞恶之心,就不能算是人;没有心,就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心,也不能算是人。

恻隐之是仁的发端;羞恶之是义的发端;是礼的发端;是非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样善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端却自已说能为善就是残害自己的本性他的君能为善便残害他的

凡是认识到自己有这四端的人,就懂得全都加以推广且充实它像火开始燃烧,泉水始涌流一样。如果能够扩充这四端,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扩充它们,就连父母也不能侍奉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