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广州|32幅精选细腻古地图,认识一座两千年大城市

 旅行的公猪 2020-10-29

本文以32幅古地图为总线,辅以各种插图,追溯广州以至广东有“图”以来的地理变化、人文发展。其中,绝大部分图片来自美国国会图书馆维基省城舆图INTERNET ARCHIVE以及世界数字图书馆等,特别是美国国会图书馆LOC,几乎每一幅分辨率都上万,实属难得。

对比上百幅地图后,很容易得出结论:中国人绘制的地图更像是山水画,而西方则讲究精确、细致。例如下图光绪年间再版的《七省沿海图》之新安至阳江,虽磅礴浩繁,却神似而形不准。

新安即民国之宝安,宝安为今日之深圳,彼时辖境广阔,香港皆属,然香港一名尚未广为人所知,惟九龙、屯门、大屿山、将军澳可见于地图。

1、七省沿海圖-新安至陽江1881(首版于道光年间)


我们先从最古老的地图开始。

中国最古老的地图已不可考,但现存最古老的石刻地图则应推《禹迹图》,刻于1136年,作者不详(虽然有人认为是沈括,因为沈括刚好活在那个年代,刚好也会地理学,不过,并没有直接的文献佐证)。

尽管《禹迹图》以西晋裴秀“制图六体”为制图原则,使用比较科学的“计里画方”手法,难以想象的在900年前描绘出中土的大概形象!但以今人眼光来看,显然更像是一幅寻宝图,而非可辨方位的地图。

2、《禹迹图》拓片

这个时候已有广南东路划分,梅、潮、循、新、端、英、绍等地区尽然涌现,甚至罗浮山也赫然在目,但广东两字尚未出现,广州更只是一“廣”记之。

3、放大《禹迹图》拓片

转眼到明朝,《永乐大典》卷一一九零五“广州府境之图”,已然出现广州二字;该图虽刊于永乐年间,但据推测应绘制于明初,因为地图不见五层楼,而五层楼是很重要的地标。这幅地图不仅完备标注出广州的重要地点,例如衙署、寺塔,还将坐山面海的广州与周围的山川河道作出方位对比!这是目前能查看到的广州最早的城市地图。

4、永乐大典广州府境之图(明初)

万历十二年,即1584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转辗来到中国,为了吸引民众注意以便更好传教,他在肇庆期间编绘出《山海舆地全图》;7年后抵达京师,献图明神宗,神宗喜爱有加。1602年,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刻印出《坤舆万国全图》,这幅更加完备,神宗更加喜欢,当即下诏摹绘12份,其中一份流传至今,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而原刻本的其它摹绘版本则流传至他国。

5、坤舆万国全图(日本1708年彩绘本)

坤舆万国全图毕竟着眼全球,广东乃一省份,着墨自然比较少,只出现广州、雷以及海南岛的琼与黎母几处标记,至于珠江出海口的银岛,则不知所指,有可能是大屿山,也有可能是东沙岛。

6、坤舆万国全图(日本1708年彩绘本)局部

明末清初,来中国传教的基本是耶稣会,另外还有不少使团,这两类人的见闻记录是欧洲人最早得以知悉中国的途径。但早期在描绘中国的时候,不少描述或画画,都是虚虚实实,富极想象,以加深欧洲人对东亚大帝国的向往,同时满足作者的虚荣心;绘于1665的这幅地图,便将广州描绘成一个规范有加的富饶之地,犹如天府之国;不过,它确实也反映出不少实况,例如嘉靖以后,广州已有新老两城,海珠石也赫然可见,甚至筑城布防,但有两座我就不大明白了;更令我惊讶的是,那时广州已开始广种椰树?

7、Nieuhof-Ambassade-vers-la-Chine,1665

众多使团中,以荷兰约翰·纽霍夫(Johan Nieuhof)最为出名,他与同行曾在1655-1657年间从广州坐船前往北京,行程2400公里,途中画了150幅中国风情,难能可贵的是,纽霍夫惯以写实,所出作品更能真实反映那个时代,例如从其游历路线描绘图,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华北有亚洲象,山东甚至现骆驼!而珠江出海口则岛屿密布,这肯定是亲身游历过才知道。

8、约翰·纽霍夫从广州到北京的游历路线,1656年

随着传教士在中国的人数越来越多,行访探索便更加频密,对中土的了解也越发深入,所制作的图就更加精确。

9、Paradigma_XV_Provinciarum,1687

除了亲身行访,也有一些汉学家通过搜集资料,便对中国了如指掌!下面这幅广东地理图便出自法国最著名的汉学家——杜赫德神父(Jean-Baptiste Du Halde),他一生未曾到过中国,但却在1753年出版《中华帝国全志》,详尽叙述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甚至第一次把广东的形象绘出来!

10、清代之广东,1737绘

随着汉学在西方掀起高潮,不少人为了宣扬东方的富饶,地方的博物,诱使更多好奇之心,便对中国极力渲染,加油添醋,例如将以前的地图上色,特别是广州的十三行,盛名广播。

11、出版于1744

万历以后,广东开始出现十三行的称呼,但其实时有增减,并非固定;1720年,十三行发展到16家,并垄断市场;1751年有洋行26家,此时的广东十三行,其实是形容最为兴盛的十三家,例如同文行、广利行、怡和行等。

十三行

传教士制作的地图固然精准,让人佩服不已,但清朝士大夫也不甘落后,甚至绘有下图的鸿篇巨制——广东通省水道图!这幅地图大约是在1815后编制,较为详细的记载广东沿岸的村落县府,众多岛屿也几乎一一备载,但在精确方面,还是没有传教士好,惠州府甚至被安置在广州旁边。

由图可知,当时西关的发达已不亚内城,人烟开始稠密,行商巨富纷纷择址建宅;东郊方面,燕塘、冼村已经出现,沙河、京溪则没有,甚至连京溪古称黄猄塘也没有,这也应证我之前对京溪古道的探讨。澳门则有夷人炮台。

12、广东通省水道图,约1815后

当时的西关,龙津桥左边便是晚清巨富潘世成家族的海山仙馆,一座可与颐和园、拙政园相媲美的岭南第一名园,可惜成也盐务,败也盐务,最终烟飞灰灭。

海山仙馆

海山仙馆

有些传教士受中国文化影响,也用山水画或说是动漫风格来描绘地图。

13、Missionary传教士,1834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得以到处传教,彼时虽无相机,但这些传教士都是素质较高,甚至是画家,绘有不少反映当时的风土人情,例如下面这幅划龙舟,便即为形象。

1842年郊区四乡八里相约划龙舟情景

关于鸦片战争,英国本土民众其实是很愤怒政府居然支持鸦片贸易,但对政党来说,清朝的傲慢无礼、保护主义更不可忍,最终通过对清出兵。

一开始,英人很难来到省城,因为林则徐邓廷桢等早有准备,但当英军改为北上,一路攻城略地,道光便被吓个半死,将林这些能人忠臣流放,上台的则是无能又害国的琦善,只会将罪责归咎于别人,杨芳甚至用阴门阵抵敌,又撤散水勇,水勇失业,则被英军抚用,再加上个别传教士奉献精准地图,英军终于拿下广州。

14、右上角为1841年广州英军态势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有十几年中西双方没再冲突,但欧洲人却加紧了解中国,上图左下角便是1844年对珠江口的测绘,而满清虽有加强防备,但其实都是应付了事,没有认真加强。

这十几年间,西人对广州几乎了如指掌,制作的地图越来越精准,例如Daniel Vrooman绘制的下图,省城面貌已一目了然;由图可见,今日的二沙岛、五羊新村全是农田;珠江尚无一桥,到对岸全靠坐船,但渡轮很发达,至少有8条渡线;江面上还有4座岛,这就比较费解了,一直以来,珠江都说是羊城三石,除了海珠石,另外两石分布较远,该地图标示的4座石头,我真的查不到有关资料。

15、Daniel Vrooman1855绘

在1855年地图的基础上,1860年,Daniel Vrooman将其完善至顶峰,各种大街小巷,几乎应有尽有,大者如十三行,小者如密密麻麻的巷。从该地图更可以看出,当时庙宇非常多,单是城隍庙就有几十座,而北帝庙、关帝庙、武帝庙、药王庙也几乎到处都有,反映出古代广州也是很迷信的,要不然,第一次鸦片战争就不会有用女人尿粪来破西洋人枪炮的参赞大臣了。

16、Canton1860

在Daniel Vrooman地图的基础上,有人将山丘画成彩色,另外形象描绘出衙门、寺塔等重要建筑,构成一幅极其有美感的地图,丝毫不逊今天的手绘地图。这幅地图是面向西人读众的,里面完全没有中文,也不标具巷名;这幅地图也反映出当时的政治,法国人占领布政使司,英国则把米字旗插在将军府衙里,因此不标识街道名字也就可想而知,当时一定很不太平。

17、Canton1862

经过几年兵荒马乱后,城市又恢复宁静,虽然没有进一步扩充,但很多地方都有中英署名,显示中西交流进一步加强;而最为注目的是,教堂已遍地开花,单是地图上画的教堂就有18座,此起彼伏,中式庙宇则越来越少;另外,这18座教堂又归属不同教会,教会之间又有竞争,最伟大的哥特式教堂——石室,这时也快建好了。

18、Canton1880

接着又回到中国风,1888年,满清文人又绘制一幅山水画既视感的地图,图上水道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街道则很少着笔,但开始出现两座伟大的书院:陈氏书院与广雅书院!石室已建好。

19、Canton1888

与中国人的写意角度不同,西方人仍然工整绘就地图,山川河脉,无不详尽,虽然也有不准确,例如下图的香港、海南就描绘得不大准确,但毕竟人无完人。从该地图可知,这时大大小小的教堂至少上百座,密密麻麻分布在整个广东。

20、Guangdong Province1889

下面这幅地图应是学贯东西的高人所绘,虽然底图仍然是Daniel Vrooman的地图,但用汉字注解,铿锵有力;同时,重要地点也会标识英文。联合上下文,估计此图是面向香港读者。这时候,除了西关,省城扩展不大,虽然没见火车路线,但已有石围塘粤汉火车头的标识——这可能会令你惊讶,1903年,广州第一条铁路,不是去香港,也不是通往北方,而是向西到三水。

21、粤东省城图1905

接下来,下面这幅地图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并不容易,因为它做到对溪流、山脉的走向标示得非常准确,就算是今天,也极具参考价值。例如,白云山的山脉走向,我们便可以看出哪里深哪里浅,适合黄猄生存的地方应在哪里,如果有的话;又如所谓的京溪古道,还是完全没有显示,这不就说明京溪古道并非重要古道,应该只是一般古道,而且微不足道。

22、Canton1911_and_surrounding_country

进入民国,火车已非常重要,广州东西总共有三条火车线!而北京路的财政厅、省长公署等也开始显示出来,广雅书院已被改为省立第一中学校。

23、Canton1912左右

来到1917年,制图技术已突飞猛进,看看下图,海南岛、香港地已完全如今日所绘!虽然飞机几年前就出现了,但在中国,1912年冯如才在燕塘第一次驾驶飞机,绝无可能在1917年有人驾驶飞机进行勘测,所以这幅图的准确度,不得不令人佩服。

24、Canton1917

1919年是中国焕然一新的时代,这份地图也展现出一种新容,城市地图已经和现代地图完全一模一样了,各种比例、制式一应俱全,尽善尽美。

25、Canton1919

1920年,日本金子常光来广州旅游,画下一幅幅惟美惟俏的广州地图,这时广州已开始呈现一座大都会的气息,城墙虽然已拆,但护城河尚在,珠江上第一座桥梁海珠桥也已建好,疍家渔船也密密麻麻遍布珠江两岸。

26、Canton1920

这一幅民国十二年,即1923年的地图,可谓详细巨制!原来在民国时期,石牌、车陂已都是大聚落,冼村规模也不小,以至我所认识的几名冼村人,她们甚至都说体育中心以前就是冼村的;很多现在耳熟能详的街道,当时已出现在地图上了,例如猎德。

27、Canton1923

1930年,正是民国的黄金年代,这时广州已基本呈现如今的面貌,城墙完全不见其踪,护城河尚依稀可辨,但愈发萎缩,最令人瞩目的是,国民政府发动不少大工程,珠江两岸开始筑堤填地;而西关已密布人家,泮塘、荔枝湾已不再标注,河南人口也愈发稠密,这就是当时的西进东拓。

1931年长堤一带填为陆地,海珠石并入北岸。

28、Canton1930

除了广州在大发展,广东各市也兴起基建猛流,骑楼建筑便在那个年代大肆兴建起来。

29、Canton1935

下面这两幅地图就更令人震撼了!地图所体现的规划几乎就是现在的广州!原来国民党早在1936年就“规划”好了!

30、Canton1936

然而,广州国民政府真的说得上是命途多舛,第一次准备大展身手时,碰上日侵,全民皆兵,城市建设暂告一段落;当抗日战争胜利,又没来得及建设,便兵败如山倒,四处逃命,窝藏一岛,甚至在逃跑时,炸掉广州唯一的一座桥——海珠桥,这个心态也不算好的,输就算了,还要“发脾气”。

31Canton1947

最后,共享一幅我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下载的——《象形中华民国人物舆地全图》,超美是不是!换成jpeg格式150M,分辨率是23724x17900……该图蕴含各种山川地貌,特色风情,就算是现代也未必画得出!但是,太凌乱了,只能作为一幅美图,实际参考意义不大。

想下载自行拜访美国国会图书馆。

32象形中华民国人物舆地总图193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