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想要活得越来越好 ,从这六点开始改变

 牛妈古法育儿 2020-10-30

一年四季,每一季都有不同的活法,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四季,那么人到中年以后,可以说开始步入了人生的秋季。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中年人往往在工作和生活上已经有了一些积累,比如在业务上已经比较纯熟了,也有了一些社会资源,有的还走到了领导岗位,而在生活中,也已经有了一两个孩子,是我们最宝贝的果实。

但同时,秋天阳气开始逐渐回落,阴气渐渐上升,再往后走,阴盛阳衰的格局就会更明显。人到了三、四十岁以后,精气神也开始走下坡路了,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熬不起夜了,别说像二十几岁那样熬整宿,就是偶尔一两点才睡,也要缓好几天。

慢性病越来越多,身体上出现了各种结节、增生、囊肿,脸色越来越黄,头发掉得越来越多,鱼尾纹、法令纹、眼袋 、黄褐斑开始变多,烦心的时候多,开心的时候少,玩心也没那么大了,不是不想玩,是真的没精神、没心思了……

这一切都在提示我们,气血顶盛、风华正茂的年华已经成为往事,人到中年,就像春夏转到秋冬一样,需要换个活法了。

01

别再糟蹋脾胃了

脾胃是人体后天能量的总管,而偏偏人体的衰老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黄帝内经》中写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意思是女人三十五岁以后,足阳明胃经首先走向衰弱,所以三十以后,就要开始重视对脾胃的养护了。

依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不糟蹋它就已经是保养了。

中医向来讲求饮食清淡,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是正道,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如此,但现代人偏偏喜欢重口味,喜欢肉食、水果远远大过五谷杂粮,这些都不利于脾胃的运化,甚至引起中焦瘀滞,导致高血糖、高血脂。

还有寒凉之品,也是伤害脾胃的一大利器,包括瓜类、柿子、梨、香蕉、柚子、火龙果、猕猴桃、草莓等在内的偏寒凉的水果,以及冰镇饮料、啤酒、海鲜、冰激凌等都,很多人吃的时候不觉怎样,其实这些食物带来的寒气是会在体内逐渐积累的,胃炎、胃溃疡等各种胃病就由此而来。

为什么很多人到了中年以后肚子上赘肉越来越多,很难减下来,也是因为里面太寒了,身体会特意在这里囤积脂肪来保护。

体内的寒气甚至还会影响人的情志。像抑郁症的人在胸骨剑突下的一片区域(董氏特效穴里的“胃毛七穴”)都会有很硬的一块,这就是从小到大吃进去的这些寒气凝结而成的。

所以如果年轻时喜欢各种重口味美食、寒凉之品,人到中年就要有意识地改改了。

02

找到适宜的锻炼方式

有一句叫做“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讲“动则升阳”,但这说的只是一方面,实际上,运动也是一种消耗,很多人在运动后会感到虚得厉害,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不是运动量越大就越好。在阳气逐渐衰落的年龄更要少一些激烈的运动。

更重要的是运动方式,现代的这些运动项目都是西方传过来的,注重的是四肢肌肉的锻炼,但如果只注重四肢肌肉的锻炼,并不会真正改善体质,运动过量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比如筋骨酸痛、僵硬,其实是气血瘀滞了,让经脉闭塞了。

而中国传统的运动讲究的是“内壮”,就是让五脏六腑变得强壮,如站桩、太极拳、五禽戏、八卦掌、八段锦……这些运动注重的都是意、气,只要练得得法,体质会越来越好,很多慢性病都会不药而愈,甚至再往后走,还能补到先天。我们可以选择一项最适合自己的,坚持练下去,一定会有收获。

03

避免耗散太过

年轻时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儿,所以做什么事都喜欢轰轰烈烈,比如考前熬上几个通宵学习,应酬时能天天陪人喝得伶仃大醉,为了赶项目能天天九九六、零零七,恢复得也快,这是因为阳气盛,消耗后能很快生发出来,而当阳气逐渐衰弱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耗散了。

中医里有“五劳七伤”一说,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造成这些劳损的原因就是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

七伤包括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形劳意损伤神,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可见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行、住、坐、卧、喜、怒、忧、思、悲、恐、惊,只要过了头,都会损害到脏腑,让阳气无端耗散,所以无论做什么,都要懂得节制,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任性妄为、“务快其心”了。

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想办法休息,事情再多也要留出调理身心的时间。凡事不可急于求成,细水长流胜过突飞猛进。

04

节制房事

在生活中的所有耗散里,行房时的肾精耗散我想单提出来讲讲。

中医不提出禁欲,但反对纵欲,行房时所泄的精是人体先天生命之源泉,非常珍贵,如果过分耗散,就会让人未老先衰,《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精竭则身惫。故欲不节则精耗,精耗则气衰,气衰则病至,病至则身危”。告诫人们宜保养肾精,这是关系到机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事。

那么怎么才算不纵欲呢?在《素女经》里提到过一个标准,大家可以参考:

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体力强壮者一月一泄。

05

改变不良心态、思维方式

人到中年,体力、精力都不如年轻人了,但智慧上却日趋成熟,这里说的智慧,不是指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而是在丰富阅历的基础上对人性、世事、自我的一种通透的洞察力和练达圆熟的处理方式。

随着年龄增大,这种智慧只会与日俱增,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这样的智慧,尤其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段,人总会倍感压力,再加上繁重的工作、一地鸡毛的家务、不省心的熊孩子、不靠谱的猪队友……都会让人越活越窄。

当一个人生命的格局变窄之后,遇事就容易想不开,就会出现很多不良情绪,中医认为,七情过度会直接伤到脏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素问·举痛论》中写道:“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所以人的很多疾病其实都是由情绪上来的,而情绪的背后则是不良的思维方式和心态,所以虽然情绪上的问题可以从身体上调理,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改变不良的思维方式和心态。

想要改变就一定要学会自省、反思,向内看,这也是增长智慧的必由之路。包括在做一切事的时候带着觉察,当情绪过度的时候观察这一情绪是因何而起,找找情绪的背后存在着哪些不良心态和思维方式,在《导致大病的这四种心态90%的人都有 是时候改改了》这篇文章中,我曾提四种常见的不良思维方式——应该病、比较病、受害者病、嫌弃病,大家可以和自己参照一下。

06

走出原生家庭的困扰

最后我想讲讲原生家庭方面的问题,因为我发现,很多父母在这方面都有不小的困惑,而且已经影响到了和下一代的关系。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庭,包括我们和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些最初始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9年我们曾举办过几期系统排列课程,每个来到课堂上的学员都带着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事业、恋爱、健康、财富等等,后来大家发现,所有的这些问题最终都能归结到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上。可见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多么大。

但是又有多少人拥有良好的原生家庭呢?在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很多人都受到过父母不妥的教育,比如暴力、羞辱、打击式教育,甚至是虐待,所以心里必然会存在许许多多的伤口。

有些人认为,不能什么问题都推给原生家庭,父母的养育之恩大于一切,我们不能苛责父母,的确是这样,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把伤口掩盖住,因为如果我们放着伤口不管,就会不由自主地把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延续到下一代,继续用错误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就像很多家长明明知道打击式教育不好,但还是总批评孩子,看孩子哪哪都不顺。因为他就是在父母的打击中成长起来的。

但是当我们开始面对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时,必然会经历抱怨的过程,有些人会把自己后来的种种不如意都归罪于原生家庭,这又走了另一个极端,要知道,三十岁以后,无论之前有过怎样的原生家庭,也要开始为自己负责了,人生的把控权永远都在自己手里。

所以对于原生家庭,我们先要明白它对我们有过怎样的影响,然后还要去超越这些影响,虽然这一过程如同刮骨疗伤一样,并不容易,但也是迈向成熟的重要过程。

人生的四季如同一曲优美的乐曲,年少时清新欢快,青壮时激昂澎湃,中年时沉稳矫健,老年时舒缓从容,每一乐章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我们只有顺应了它,才能享受到造化给予我们的馈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