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延子午谷计划,符合兵家奇正至理,确是千古遗憾

 狐狸晨曦 2020-10-30

魏延的子午谷计划被泄露出来,并不奇怪,这计划只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可以用,此后就根本不可能用了,既然没有保密的必要那泄露出去并不奇怪。

而陈寿这边,《三国志》是良史,但是过于精简,很多东西记载都比较简单,而且当时历史资料留下来的又非常少,可以说没有裴注三国志,我们对三国历史能了解的会大大低于现在,所以陈寿没讲清楚魏延计划很正常。

但是陈寿说的已经很清楚,魏延请分兵万人独自一路,最终汇合点是潼关,说明魏延这计划是扼守险要,从那条道北伐?换正常人要赌博也会选择走子午道,因为这是唯一一条成功后可以对曹魏关中防御体系造成致命打击的道路,而且极度难走,则突然性非常高。

按《三国志》的说法是万人,笔者理解是第二批部队,毕竟要占领长安后再去占领潼关,需要后续部队,而关内魏军,目前普遍看法关中魏军兵力薄弱,除了曹真部队外并无强大野战军,而这是诸葛亮的任务。而只要魏延真顺利拿下长安和潼关,隔绝东西,关中魏军在蜀汉大军不知道多少突然神兵天降夺取长安的情况下,军心大乱举止失措在情理之中。 

按魏延的计划,诸葛亮要走斜谷,那一种做法是正面击破曹真,然后去长安,一种做法是让赵云出陇右,把曹真引向陇右,然后蜀军击破斜谷一线不多的魏军拦截,顺利进入关中西部和魏延会和,增兵彻底挡住河东潼关武关后,再调头向西,打垮关中各路魏军。曹真知道自己错了肯定会拼命向东,但是人心散了,加上距离远,很可能如关羽案例的。就算能保持队伍,等他赶到长安一线,早来不及了。 

魏延的计划似乎是突袭迅速夺取长安,然后夏侯可以走水路,蜀军也可以啊,从渭水直接到黄河突袭潼关,考虑到潼关之前完全没想到蜀军,一举拿下是很可能的,洛阳到潼关比长安到潼关远的多,所以蜀军在洛阳援军之前夺取潼关可能性确实非常大。

退而求其次,只要夺取了长安,魏延大可以在华山到灞水层层骚扰拖时间,或者集中兵力守长安,洛阳魏军就算能杀到长安城下,前有蜀军主力后有坚城,这也是蜀军能争取的最好的决战机会了。

何况争取夺取潼关确实有希望,怎么看都觉得是蜀汉最佳拼命计划,前提就是奇袭长安成功,而以魏延的经验和能力,加上长期在第一线了解魏国情况,这计划是肯定有一些胜算的。

刘秀昆阳之战,邓艾偷袭阴平,胜算都很小,但是一样赢了,尽人事听天意了,但是相信以魏延的经验能力和对魏国形势的了解,提出这计划既不是为了让诸葛丞相把他当军事白痴打入另册的,也不是为了带兄弟们去找死的。

如果提这计划的是马谡,笔者也认为多半是纸上谈兵,但是魏延则不同。当然,军事冒险没人敢说必胜,但是以当时蜀汉形势,错过这一次,还有冒险搏一把赌国运的机会吗?我觉得是没有了。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北伐由于之前蜀汉和曹魏多年无战事,曹魏严重设防不足,蜀汉实际获得了和二战开局德日一样的战略突然性,这是魏延谋划的前提,从基本无战事转为突然面对大战,出纰漏很正常,正常战时会让一个庸才守长安这种要地?这就是战略突袭的好处啊。

从战术上,以小博大以弱胜强本来就是需要冒险一搏赌国运的事情,如果说一切条件都具备有胜算才能打,那直接投降算了,本来条件就不具备吗。

但是诸葛亮早已经陷入这种一州抗九州的地狱局面,他有得选择吗?

按风险小的办法拼消耗和对峙结果只会导致双方差距越来越大,这需要什么多高明的人才能看出来吗?诸葛亮的态度从来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从来没说自己胜算很大把握十足的。无非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是既然如此,那选择赌国运的高风险战略,就一定很离谱吗?

到了战果最大的第四次北伐时,那一战蜀汉已经毫无希望可言,司马懿和诸葛亮都宣布自己获得了胜利,至于司马懿被围困断粮只是站在一方战报基础上分析出来的,并无史料明文证据。先不说是否靠谱的问题,就算司马懿全军覆灭好了,又能如何?

曹魏长安和潼关依然屹立不倒,曹魏中央军乃至河北军都可以源源不断的进入关中参战,诸葛亮再野战强悍难以争锋,曹魏大不了搞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一套,关中膏沃之地在西部,曹魏背后有整个关东国力支持,诸葛亮背后还有河西腹背之敌,那么是靠益州运粮?还是靠关中陇右那点缴获来和曹魏拼消耗? 

在笔者看来,子午道计划就是一个典型的以正合(诸葛亮主力),以奇胜(魏延分兵)的战略计划,被否定确实很可惜了。 

世界上没有万能的战略。用直接战略还是间接战略要就事论事因地制宜,但是兵家之道,以正合,以奇胜是常理。不要做敌人期待的事情,不要让你的行动都在敌人的预料之中,才是兵家至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