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关穴配其它穴位治内症病

 悦心心怡 2020-10-30

​内关穴配其它穴位治内症病
​                      摘自  半夏健康             2020年10月30日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别走三焦经,凡是胸腔、腹腔及五脏六腑的间隙,皆为心包与三焦两经所走遍。因此,内关穴对于几乎所有内脏疾病,凡是属于实证、热证大都可以考虑应用,所以有“一切内症找内关”的说法。

内关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阴维脉。

而阴维脉则发于肾经的筑宾穴,上行入腹,循胁肋,上胸膈,故内关穴能调理胸、胁、腹部疾病;但如属虚寒证,宜加灸膻中、中脘、气海等穴,以助阳温中散寒。

内关穴属于心包经,而心包经病候是主脉所生之病,心包为心之外围,代心受邪,心主血脉,因而内关穴能通脉活血,调理心痛。

内关穴为心包经的络穴,别走三焦经,而三焦经病候是主气所生之病,所以内关穴能调气开郁,调理五脏六腑的气滞血瘀。

,本穴是心包经之络穴,与三焦经相通,三焦经的络穴名外关、内关者乃相对而言。

内关穴配建里穴调理胸中苦闷,是因忧思过度、气郁不舒、脾胃运化不及所致,或伴有胸脘痞满、痰凝食积等症(此刻检查中脘穴、建里穴,常可出现反应点)。

这两穴搭配有调气开郁、消积导滞的作用。

内关穴配公孙穴调理腹痛,腹痛的病因,不论外感风、寒、暑、湿,或内伤饮食、气滞、血瘀及积聚、癃闭、虫病等,都可导致腹痛。

更有内关穴调气以开郁,通脉以活血,故无论上腹痛或下腹痛,皆可应用;但“急腹症”,应在确诊后,再进行调理。

内关穴配中脘穴、足三里穴,可调理肝气郁逆、胃失和降所致的胃脘痛。

中脘穴为胃之募、腑之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穴,为胃病的反应点,故能调理六腑之疾病;足三里穴为胃经之合穴,合主逆气而泄。

故中脘穴与足三里穴并用,功能理中降逆

加内关穴以舒肝和胃,可调理上腹部胃脘痛;虚寒证宜灸中脘穴、足三里穴以温中散寒。

内关穴配委中
​内关穴的主要功能:调气以开郁、通脉以活血。

委中穴在五俞穴中为合穴,而合主逆气而泄,与内关穴相配,可以调气降逆、活血化瘀,调理气滞、血瘀、逆气上冲等实证、热证。如头痛、胸、胁、腹痛、经闭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