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聽 |问佛布达拉

 西泠荒烟 2020-10-31

问 佛 布 达 拉

作者∣张志勇 朗诵∣清露盈荷 

作者简介:张志勇,字君平,号梅香斋主人,1970年1月出生,山西晋城人。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歪诗意境不高,品茗茶甘苦自知,乐交友不分老少。曾旅居江南,足迹踏遍天南海北,现回归故乡,乐品大美太行。

朗诵者简介:清露盈荷,一个热爱生活的平凡女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诠释文字的内涵,更希望通过声音让文字灵动起来,与作者和读者一起共鸣。荔枝电台1413698

入藏第一天,刚进拉萨城,大巴车就经过了久违的布达拉宫。去布达拉宫朝圣,是藏地的必修课。预约好了票,入藏第三天,我们早早起来,吃了素斋,收拾好心情,准备着去布达拉宫。

我们步行出来,沿着八廓南街、西街、大昭寺广场,再顺着大道,向西走了二十多分钟,向右一转,豁然一亮,不过数百米,就是大名鼎鼎、心慕已久的布达拉宫。

朝阳下的布达拉宫,红得更红、白得更白,绿得从容,天地人,一片祥和。天空蓝得透亮、透亮,云来云往,摇曳生姿,悠然自得。过了安检,来到了广场,到处是磕长头的修行者和顺时针转经的信徒。只是到处兜售纪念品的小贩,让人有点无奈。转念一想,不要计较,花点钱财,似乎也是布施之意。

和导游小罗汇合,这是个重庆妹子,泼辣而又不失风情,能说会道,行动果敢。她带着我们十个人,今天要登海拔三千七百五十米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是古梵语,原意“系舟岛”,相传达赖喇嘛是观世音的化身,佛教徒把观世音的道场-------普陀山作为佛教圣地,布达拉因以为名。布达拉宫高耸在红山之上,已和红山融为一体。在高海拔的拉萨,算是高上加高,高处不胜寒呀。

进得大门来,有一片幽香入怀。细细看看,原来起一大片红的芍药、白的月季,还有一些太阳花,花儿们在盛妆出迎,以待远客。这个时节,正是雪域高原最迷人的夏季,我们来得恰是时候。

穿过曲曲折折幽幽的过道,攀登上山的石板路。路两边的墙壁上,都是白色的。据说是用牦牛奶和白糖等搅拌在一起,和抹涂料一样,每年都要把高大的墙壁粉刷一新。我们走走停停,保持着体力,用了平日里好几倍的力气,才开始进入白宫。

穿过长长的廊道,看到了当时活佛们办公地方,政教合一的时代,布达拉宫还承担着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的双重角色。拉萨自松赞干布建城起,就在红山建起了宫殿,并且有他修行的法王洞,这位雪域高原最伟大的君主,至今还留夏一些弥足珍贵的古建筑和悠久的藏地文化。

随着朝圣的人们,继续从白宫出来,到达红宫与白宫交汇的高层平台上。那是达赖喇嘛藏历新年看表演的地方。天那样蓝,云如此祥和,经幡随风飞扬,藏族同胞诵经的虔诚,这一切都打动着我。忍不住拍了拍照,拍照在平台这里还是允许的。再往里走,就只能用心感受了。

爬上高高的台阶,面对守门的四大天王和藏地巨大的唐卡,我们进入了红宫。这是布达拉宫参观的主体。参观了许多活佛的金碧辉煌的座像和灵塔,其中,五世达赖的灵塔座像最大,用的黄金和佛家七宝最多。据说活佛生前功劳越大,圆寂后佛像灵塔就越大,似乎佛界也是要论功排座次的。大殿里酥油灯的味道,非常浓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佛。

不出所料,布达拉宫这里也有管健康长寿的活佛。祈祷的人特别多,我也不例外。虽然是无神论者,然而面对真正的信仰和人世间共通的情感和美好愿望。我还是虔诚地祈祷:远在天堂的母亲一路安好!永远健健康康,永远不要生病!摸摸了藏在心口上的照片,我想,母亲她老人家会知道的。我特意带着她来了布达拉宫,愿她吉祥!这时,眼泪忍不住流下来!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一切安好……!

擦干眼泪,继续向前走。心是安静的,尽管人头攒动,我还是平心静气的往前走。大殿里看到了莲花生大师,大师有一尊男女双修的欢喜座像,与众不同,这是内陆寺院没有的。其实,人类的生生不息是一切的基础。佛性就是开悟净化了的人性,佛并不消除人性,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了。

排队的人很多,时间是预约限了时的!就留点缺憾,等到再来的时候吧。现在,我们该走了!把参观的时间留给那些等待着的人们!我们走出了大殿,天那样蓝,生活在继续,岁月是那样静好。

从后山下来,俯瞰拉萨城,远山、近水、民居、白云蓝天,一一在目。红山山后,还有一个龙王潭公园。下山道,我们得一步一步慢慢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发现了许多艳丽的花,开在道旁。我忍不住透过花丛,拍了拍布达拉宫高大的后宫墙。透过花眼看布达拉宫,真是别样的美!

这时,不相识的远行人告诉我,摘点花的种子,可以养活的。我笑了一笑,说:“种子还不熟,把它们的美留给有缘人吧!”。布达拉,再见,我会再来的。

©原創作品 授權發布(公眾號轉載須授權)

圖片來源:網絡

主編微信:ying74165789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