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你在那边还好吗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父亲走了快七年了。

听邻居三奶奶讲,父亲年轻时生活不易,奶奶去世早,下面还有一个妹妹,爷爷脾气暴躁,可想而知,父亲的童年并不幸福。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父亲才渐渐有了比较清晰的印象。记忆中的父亲当时在村里算是个能人。父亲会做木工,家里的桌椅板凳,干农活用的车排、耠子等农具,都是父亲自己做的。并且在闲暇之余还做些到集市上去卖,补贴家用。记得那时在每年的冬天,父亲有一大段时间在给那些娶媳嫁女的人家做家具。父亲还是个不错的瓦工,当时村里谁家盖屋打墙,都会找父亲去放线、垒跟脚直到上梁挂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父亲还做得一手好菜。那时村里的人家有娶媳嫁女的,可不像现在,在饭店里定菜招待客人,省事得很。那时主人都会事先找一个厨师,然后找个帮灶的顺顺菜,打打下手。提前叫厨师去垒大灶,开菜单,然后到集市上去买菜。菜买好后提前一天就开始煎、炸、炖,在办喜事时再炒青菜。那时办喜事也不像现在节奏这么快,一般要持续三天。开始父亲给一个老厨师打下手,时间长了,父亲就记住了菜谱、做菜方法和席上上菜的次序。老厨师退下来后,父亲就接手这项工作,当起了厨师。谁家有事相求,父亲也每每都是有求必应,从不端架摆谱。主人家喜事忙完后,一般都会拿上两块手巾提上两瓶酒表达谢意,父亲也每每总是拿出一半送给给他打下手的人,而且父亲在人家吃饭从不贪杯,所以从事这项事务多年后父亲在村里有很好的口碑。后来年纪稍大,不再当厨师给人家做菜,而是安安心心地和母亲侍弄几亩薄田,打发岁月。

这样的平淡生活持续了好多年。

后来,村里有人开始种冬枣树,据说挺发财的,村里也大力支持。有经济头脑的父亲也想种点,就跟我商量。我听后一个劲地摇头,理由是父亲年龄大了,侍弄不了,再者,种上后还要到地里去看守,母亲一人在家我也不放心,所以当时树就没有种成。三年后,村里第一批种冬枣树的人部分有了较高的经济收入,我的思想也渐渐发生了变化。为了改变家中的生活状况,我就反过来又试着动员父亲种植。父亲连借带攒凑了三千多元钱,买了上好的冬枣苗,种上了近三亩冬枣树。当时有人认为父亲是冒险,投入了那么大的成本,弄不好就可能赔在上头。就连我和父亲当时也有这种想法。

种过冬枣树的人都知道,这种树非常难侍弄。松土施肥浇水自不必说,就是那些五花八门的病虫害,也得让人记上好几天。再加上拉枝剪枝开甲,真叫人够受的,弄不好,一年的辛苦就会付诸东流。一句话,种冬枣树的风险比较大,不如种庄稼、棉花保险。

种上冬枣树后,父亲起早贪黑,忙在枣园里。没有半点种树经验的他,硬是凭着一股钻劲,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树不但长得有形有状,而且还在种上树的第二年就收回了成本,第三年就有了较高的经济收入。并且在当年的县赛枣会上,我家的冬枣获得第一名,发了奖杯还有一千元的奖金。这在我村当时是绝无仅有的,这使得附近很多人都到父亲的枣园里问长问短,父亲每每都不厌其烦地把经验讲给他们听。

种冬枣树的关键在于管理。父亲为了管好树,还专门用我送给他的抽烟纸订了几个大本子,记着几月几号是怎么管理的,打的什么药,每月都记,从不间断。三年下来,父亲竟记了三大本!这对于小学还没有毕业的父亲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望着家中方桌底下摆着的几十种冬枣药,我都看得眼花缭乱,可父亲竟能详细地说出哪种药什么时候用治啥病怎么个用法。每当我看到父亲在劳动之余戴着老花镜仔细研究药品使用说明书时,心中总会有一种难言的痛楚。邻居种树大都是父子合作,父亲搞管理,打药、施肥之类的重活大都是年轻人干。而我的父亲却因他的儿子在外教书,地里的活什么都是自己干,母亲给他打个下手。因此,每到周末,只要有空,我总是急匆匆赶回家,帮父亲干点活,返校时,望着瘦瘦的脸颊高凸的颧骨黑红的脸膛灰白的头发弓着身子背着喷雾器艰难行走在田间的父亲,我总有泪眼朦胧的感觉。后来,为了便于父亲卖枣,我给父亲买了手机,父亲自是高兴得不行。接着父亲又买了辆机动三轮车,家里还盖起了气调库,日子较之以前变化很大。

我知道,不管以后我的事业发生什么变化,生活改善多少,父亲在烈日下弓着身子背着喷雾器打药的情形,会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父亲是在田间给枣树打着药得了病,变得意识不清醒。之后我带着父亲去过市人民医院检查过,吃过药后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后来又去了滨医附院做检查并且住了下来治疗了近两个月。可是父亲的病情始终不断地恶化着。后来滨医附院的大夫建议我们转院,在亲戚的帮助下最后我带着父亲去了北京,各种检查做得不少,父亲的病也没有因为儿子的努力感动天地,父亲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11年10月23日这一天。任凭他的儿子怎样悲痛欲绝地喊着“父亲”,父亲的眼睛再也没有睁开……

父亲病逝后我很长时间不能释怀。父亲是在地里干着活得的病,再者,我参加工作后,父亲并没有好好地享受一下他辛辛苦苦培养出的儿子的孝敬,这让曾经让父亲引以为自豪的我情何以堪!父亲的病逝,让我更深地体会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涵义,尽孝需趁早啊!

又是一年父亲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心里满满的都是对父亲无尽的思念。天国里的父亲啊,你在那边还好吗?愿那边没有人世间这么多的劳累和烦恼,愿你在那边一切安好!

作者:刘利军,滨州市沾化区黄升中学教师,热爱文学,喜欢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