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教育之后家长该干什么?

 育邻人 2020-10-31

学校教育之后家长该干什么?

育邻梦

上学就要迟到了

快点起床

快点儿洗漱

快点儿吃饭

快点儿……

在各种嘈杂的催促声中,天刚放亮孩子就背起书包被送去了学校;中年父母回到家中已是月明星稀、孩子早已入睡[有的甚至亲子异地分居,孩子由祖辈代为照顾],父母俨然已将教育辅助孩子学习成长这事儿全权委托给了学校。其实不然,父母是孩子学习成长历程中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唯一的终身导师,父母导了孩子学习成长历程的总基调。那么,作为生儿育女主角,父母在辅助孩子学习成长历程中应该担负什么角色呢?

家风、家训代际相传

传习家风、家训

“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全世界的孩子降生之时几乎是完全相同、平等的,他们所享用的唯一食物来源都是母乳、他们所掌控的财富不分多寡、他们的行为习惯没有差别。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不同孩子之间的行为习惯也随之越来越大,最终成长为完全不同的成年人。是什么力量让孩子们的成长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呢?这就是家风、家训。

一、什么是家风、家训

家风,指某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习俗, 即某个家庭或家族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标准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也就是某个家庭或家族中人所具备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风是某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追求幸福生活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条件反射”,是某个家庭或家族世代传习的道德品行、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家训,指某个家庭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终身训诫,家训教诲子孙应当怎样追求幸福生活、怎样为人处事、怎样辨识人间真善美丑......传世家训精品有《章氏家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王氏家训》等等。

家风、家训就是某个家庭或家族为子孙后代撰写的成长大纲,家风、家训具有榜样性、社会性和传承性。家风、家训代表特定家庭或家族道德规范的“清规戒律”,好的家风引领子孙后代向阳、向强生长,好的家训为子孙成长划归边界。

二、家长如何传习家风、家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组织的最小细胞单元、是每个人学习成长起步的地方、是人生旅程的最终归宿。家庭是人类社会中最古老的学校,父母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成长导师,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所以,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从生活中为孩子指引成长方向,在日常行为实践中为孩子树立传习家风、家训的榜样

1、夫妻关系是传习家风、家训的根。社会存续的基础是关系,而家庭中拥有最牢固、最亲密的关系,包括夫妻关系、血缘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等等。夫妻关系决定家风、家训的基本架构,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根,有了和谐、和睦的夫妻关系家庭中的其他关系才能有牢固的依附主体。所以,家庭生活中夫妻双方一定要互敬互爱、彼此信任、坦诚相待,为子女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做榜样示范。

2、血缘亲子关系是传习家风、家训的纽带。血缘亲子关系是夫妻双方互敬互爱的隔代延续,孩子是夫妻双方爱育的结晶。血缘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独特、最复杂而又最简单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包含血缘、疼爱、照料,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关系。父母是孩子生命的发源地、是孩子成长历程中的第一任和唯一的终身导师,父母对孩子的人生影响贯穿人的一生并会代际相传,对孩子的家风、家训教导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孩子是父母生命基因的延续,好孩子必定与优秀的父母相伴,所以人们常说这是****家【父母的姓名】的孩子。父母是孩子人生学习成长中唯一的终身学习、模仿榜样,孩子的人生价值观也对源自父母对其施加的影响作用。所以,确保孩子成长、成才、成人的行为习惯离不开父母亲的谆谆教导。

3、婆媳与祖孙关系是传习家风、家训的调节剂。媳妇是外来的家庭成员,她的加入能够为家庭带来新元素。所以,古人说“一个好媳妇旺三代。”媳妇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大管家”、孩子的母亲,她如同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对业已存在的家风、家训起到优化调节作用;祖辈是家庭的基石,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可对中年夫妻起到督导和辅助的作用,特别是祖辈辅助孙辈学习成长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但是,作为祖辈同样要理清自身角色,不能在管教孙辈学习成长上“越俎代庖”抢干了儿女的活儿。所以,婆媳与祖孙在家风、家训传习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父母是孩子终生成长导游

孩子学习成长旅途的终身导游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的成长同样需要历经漫长学习—>实践—>学习—>实践交替的循环过程。然而,学校教育是分阶段性的陪伴,6岁之前早教、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3年以上。学校教育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老师陪伴,但没有一个学校老师能够全程陪伴孩子学习。所以,父母就必须要承担起孩子学习成长旅途的终身导游的职责。

有过跟团旅行的人都知道,有一种导游从团队出发直到行程结束全程参与,当遇有重要景点时又主动将带团讲解任务交给景区专业讲解员。父母的角色与带团导游类似,需要串起孩子学习成长的每个重要与不重要的时刻,当重要时刻来临之时自己主动将“领导权”交给更专业的人,比如父母将学龄孩子交给学校老师,自己退居次席辅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辅助孩子学习成长的角色就不再重要。相反,由于学校实行大班制教学,老师授课多走中间路线,对于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跟不上进度的孩子则需要家庭另外加餐或者补料。

家庭教育重点在于“言传身教”行为示范,CCTV那则感人的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妈妈给奶奶洗脚,小小的儿子就能学着打盆水要给妈妈洗脚!这就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成长生活中最好的老师!父母是当今社会中唯一没有机构颁发职业资格证的职业,但它确实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职业,自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作为父母,好坏并不以学历的高低、拥有财富的多寡来界定,界定父母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培养的孩子是否能够超越他们自身、成为为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人。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粮草”官

确保孩子学习成长旅途”物资”供给充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父母是孩子学习成长路上的“粮草”补给官,任何准备为人父母的成年人都需要为即将到来的孩子筹备成长“粮草”。人是自然世界中物质思维意识的完美结合体,因此父母在为孩子供给“物资”之时必须一手保障物质资源供给、另一手抓思维意识供给。

1、物质资源是孩子茁壮成长的前提。民以食为天,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18算】,以每天消耗约2千克的食物和水计算,养育一个孩子至成年需要消耗2×18×365=13140千克食物和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育出一个健壮的孩子需要大米、小麦、蔬菜、瓜果、鱼肉等成百上千种食材补给营养。所以,父母在孩子学习成长路上要切合孩子成长发育与生活环境实际,成为不折不扣的“食材营养搭配专家”。

2、思维补给为孩子学习成长导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没有一种成长模式能够在两个不同的孩子身上完成适配。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尽可能以社会最高道德行为准则梳理孩子的思维意识,为他们学习成长修剪枝叶,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孩子装上辨识世界真、善、美、丑的“滤波器”。

孩子生于家庭、长于家庭,作为父母不能简单的认为孩子到了学龄、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自己就能免责【教育辅助孩子学习成长的责任】一身轻。的确,学校教育接管了孩子与文化智慧方式连接的职责,担起了承贤启智为社会发展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但是,孩子是家庭或家族薪火相传之根、是家庭或家族兴盛发达的关键。所以,有了学校教育之后,家长应该担负起传习家风、家训的重任,为孩子成长、成才、成人“保驾护航”

学校教育之后家长该干什么?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学校教育之后家长该干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