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蜂蜜不好怪人不怪蜂!意蜂也是追逐利益的牺牲品

 世界蜂联 2020-10-31

现在,在中国,意蜂蜜似乎是廉价蜂蜜的代名词,很多人都认为意蜂产不出优质蜂蜜,意蜂蜜都是水蜜,没有中蜂蜜成熟度高。虽然意蜂是国际上最著名的蜂种,世界品牌蜂蜜基本上都是意蜂产出来的,但在中国意蜂蜜不被国人喜欢,原因肯定是怪人不怪蜂。

意蜂比中蜂个大,繁殖能力强,采集酿造蜂蜜的能力当然也比中蜂强。花蜜采集回来混入消化酶以后,需要蜜蜂扇动翅膀排除花蜜中的多余水分,蜜蜂酿造蜂蜜最大的困难就是要靠自己的体力把多余水分蒸发排出。蜂多劳力充足,力气大的意蜂肯定就更占优势。一般意蜂群都在十几脾以上,有几万只甚至十几万只的蜂数,是中蜂群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蜂数。所以意蜂采集能力更强,酿造蜂蜜的速度更快,产出成熟蜂蜜就更加容易。

在蜜源期,蜜蜂白天采集花蜜,晚上就必须要及时酿造成熟。如果蜂数太少不能及时酿造完成,不但采入的花蜜会混入酿造未完成的蜂蜜中,这样就使蜂蜜长时间不能酿造成熟。而蜜蜂的习惯是酿造7天左右就要封盖保存,哪怕蜂蜜并没有真正成熟,也会封盖保存。所以如果让意蜂完成酿蜜,意蜂蜜成熟度会更高,同样的蜂盖蜜,意蜂蜜的含水量会比中蜂蜜少。

意蜂中蜂同养的养蜂人也会发现,如果能养出合格的意蜂强盛蜂群,在同一个蜜源期,意蜂产出封盖蜜脾要比中蜂快得多,同样是封盖蜜脾,意蜂蜜的成熟度要比中蜂蜜高。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意蜂蜜成为水蜜的代名词呢?真的都是养蜂人的原因吗?

其实只要养出真正的强盛意蜂群,只要晚一天取蜜就会酿造成熟,一个蜜源期少取一次蜜就都能保证成熟。少取一次蜜并不一定会减少产量,因为取蜜破坏巢脾,加大工蜂清理负担,需要泌蜡修补巢脾,这样会影响产蜜,加大蜜糖的消耗量,多取一次蜜也并不一定多产蜜。这样的道理真正的养蜂人都是明白的,不会为了产量而专门生产水蜜。

意蜂人不愿意等到蜜脾完全封盖后再取蜜,真正的原因是封盖蜜脾太难取出来了。这一点中蜂人应该都明白,完全封盖的蜜脾很难用摇蜜机甩出来,有时不得不用刮蜜的方法压榨出蜜,想取出几十斤蜂蜜就很难很难了。可强盛意蜂群有多张大蜜脾,一群就能取十几斤蜂蜜,如果有几十上百群意蜂,想要在一两天内完成取蜜怎么可能呢?所以就只能抢在蜜脾封盖之前取出来,只要发现边缘有封盖现象就赶紧取蜜。实际上这样的蜂蜜跟蜂盖蜜脾也差不多了,成熟度也是很高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意蜂人都能养出真正强盛的意蜂群,并不是所有的蜂群都是一样强盛的。如果有强有弱,强群要封盖,弱群没酿造好,在取蜜时也只能一起完成。养蜂如果每天反复的开箱查看蜂蜜是否成熟,这样的劳动量很大,也难以顺利完成取蜜。在蜂群比较多的情况下,统一完成取蜜就简单的多。当然,如果意蜂成熟蜜能有中蜂蜜那样的价格,取蜜再难养蜂人也愿意完成的。可再好的意蜂成熟蜜也卖不出好价钱,消费者无论如何是不愿意用中蜂蜜的价格买蜜蜂。在收购商的眼里,根本不在乎多百分之几的水分,只要能把价格压得够低就可以。蜂蜜收上去都需要经过加工的,师傅完全成熟真的不是很重要。这样意蜂人就不愿意为了生产真正成熟的蜂蜜而努力,成熟的意蜂蜜也在水蜜中被埋没了。

意蜂蜜不好的还一个理由就是认为有药物残留,因为意蜂需要定期用药防治螨虫,在有些人的眼里,意蜂似乎天天都在用药。可实际上意蜂一年中防治螨虫的次数是有限的——春繁前,入夏前,秋繁后,入冬前也只是三四次而已。这个时候都是蜂群断子,没有蜜源可以采集的时候。因为螨虫会隐藏在子脾巢房里,必须要在蜂群断子以后才能彻底杀灭,真正的养蜂人不会在蜜源期蜂群繁殖旺盛时用药杀螨的。现在的蜂药在国家的严厉管制下,都是非抗生素无残留的。所以只要正确防治螨虫,对蜂蜜是不会有污染的。

其实中蜂现在病虫害也比较多,烂子病,中蜂囊状病,巢虫害,是中蜂群常年都可能会发生的。许多中蜂人也会为这些病虫害头疼,也会经常用到蜂药,如果不注意,更容易污染到蜂蜜。

以说意蜂蜜不好,根本不是意蜂的原因。意蜂蜜在中国落到如此的境地,只为追逐利益的结果。不仅是养蜂人的错,收购商,造假者才是最大的原因。意蜂能不能酿造出成熟优质的蜂蜜,在乎养蜂人。意蜂人愿不愿意生产成熟的封盖蜜,在乎的是付出是否会成正比,是不是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