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淝水大战将至,为何执政的谢安如此淡定?

 123xyz123 2020-11-01

第二十二章:淝水大战将至,为何执政的谢安如此淡定?

373年,把控东晋朝政将近二十年的桓温抱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桓温死后,东晋国内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即北方前秦的扩张。

早在357年时,桓温第二次北伐击败羌族将领姚襄,姚襄败退后对关中地区产生想法。姚襄被平定后,前秦苻坚政变登位,击败其兄长苻生,成为前秦第三位君主。而苻坚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君主有着极大区别——在过去的五十年间,从汉赵到前燕,少数民族政权对于汉人皆采用残暴而高压的政策。而苻坚胸怀大志,希望统一天下结束战乱,于是重用有真才实学的汉人王猛,广布仁政。

淝水大战将至,为何执政的谢安如此淡定?

前秦天王——苻坚

无奈354年关中那一战,桓温过于自信,终究没能一举灭掉前秦——谁又料知,苻坚休养生息积攒势力近十年后,开始疯狂对外扩张,370年灭前燕;373年乘势南下占领当年好不容易被桓温收复的益州、梁州;376年灭前凉、代国……到此为止,整个前秦基本上已经完全统一中国北方了。

而东晋这边则是一筹莫展,桓温死后,东晋国内一时间没有一个'超重量级人物'出来压场,而且桓温第三次北伐大败之后,再无强将主动请求北伐。不单单如此,378年,前秦军南下进攻襄阳城,东晋将领朱序死守襄阳将近一年,东晋方支援不力,朱序最终兵败被俘。不过好在苻坚是位仁主,不仅没有屠城,反而将朱序拜为大将——不过有意思的是,后来淝水之战的大败可跟这个朱序关系大了去了。

淝水大战将至,为何执政的谢安如此淡定?

朱序

东晋如此面对的局势愈发紧张,时任最高执政谢安面对梁、益二州以及襄阳的失守,难道就只会避战吗?

并不是,在这个紧要关头,他突然向朝廷上书——请求组建一支'特种部队',并且挑选良将对其进行训练,用以对抗前秦入侵!

建议当然是好建议,不过朝廷批准实施之后,谢安接下来的做法属实让所有人都瞪大了眼——他举荐的这名特别将领,正是他的侄儿:谢玄。

时人都对此议论纷纷时,唯独昔日桓温的谋士对此赞叹不已——昔日他和谢玄一同在桓温手下任职,虽然他不太喜欢谢玄,但也对谢玄的才能颇为敬重——毫无疑问,谢安选对了人!

淝水大战将至,为何执政的谢安如此淡定?

谢玄

事实证明,一切正如郗超所料。谢玄上任之后提拔了以刘牢之为主的一批精英将才,特别训练了一支无比强悍的部队。数年之后,这支部队将扭转东晋的国运。这支部队名称:北府兵。

谢安面对他人对他'举贤不避亲'的质疑,硬是从头到尾没有一点'惭愧'的脸色,始终淡定自若,众人见他如此也不好再说什么。不久之后,又一件堪称爆炸性的事情传来——谢安以建康旧时宫殿受损为由,征召民夫修筑新宫殿。

我的天,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有精力修筑宫殿!?但是谢安还是不理睬旁人的质疑,只管修宫殿。不仅如此,谢安这几年干的离谱事属实有点多——他还四处寻找如今衰弱的士族后人,重新提拔他们……

其实这一切看似完全不合理的行动,都很好解释——谢安只是在稳定人心而已。修筑宫殿等事正是为了安定诸位朝臣,重新提拔旧士族新人,也是为了缓和国内紧张的气氛……

他是个文官,而且是个懂得利用人心的文官——二十年前他通过收拢人心的方式,保住了他弟弟谢万的性命;二十年后的今天,他通过看似更加离谱的方式,稳定了大伙的情绪。除了这些,他还常常在公开场合宣扬坚决与前秦抗争到底的言论——谢安所做的一切,其实是很有深远意义的。此时的东晋,就好比赤壁大战之前的孙吴,甚至可以说更弱。

淝水大战将至,为何执政的谢安如此淡定?

谢安

不过呢,他终究是个文官,他所能够做到的,终究也只能停留在稳定人心上面了。剩下的,还得靠那位他寄予厚望的侄儿:谢玄。

……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