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秘5年,中医只用一副“宣肺方”,有何奥...

 遇见美好心向阳 2020-11-03
便秘5年,中医只用一副“宣肺方”,有何奥秘?

有位患者大便干结,排出困难已经近5年了。平均每4~5日大便1次,伴有腹胀,便后缓解,矢气少,口干喜冷饮,易生口腔溃疡。

而且刻诊发现咳嗽咯痰,痰黄,舌红苔薄微黄,脉细滑。我跟他说,你这需要宣肺了。

于是开方:白术,黄芩,柴胡,升麻,紫菀,枳壳,枳实,火麻仁,瓜蒌仁,杏仁,陈皮,枇杷叶,桔梗。

他说,大夫,这与肺有什么关系?肺在上面,大肠在下面,而且便秘是在大肠里,怎么能跟肺扯上关系呢?

我说,你口干是因为肺热灼伤了津液,无法上行滋润于口舌导致你的口干;你舌红脉弦,咳嗽咯痰,色黄是因为肺热内灼;

腹胀是因为阴液不足,糟粕停滞肠腑,气血运行不畅;腑气不畅则胃失和降,脾气不健,所以你纳呆食少。

另外中医里讲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治以宣肺泄热、润肠通便。

他说,你说的理论固然有道理,但是用了之后才知道效果。

我说,你拿回去试试吧。

一个星期之后他打电话说,服药后排便困难的情况大有缓解,现在约2日1行,但是质地仍然偏硬,食欲大有好转,口干的症状依然,腹胀间作,咯痰减轻。

我让他在原方加南沙参,北沙参,法半夏,焦麦芽,焦谷芽继续服用14剂.

三诊时他的大便日行一次,不定时,质软成形,排出通畅,纳香,咳嗽咯痰明显好转,口干也得到了明显缓解。于是我让他原方黄芩,柴胡,南北沙参均减量。

这位患者看表象就是津亏肠燥,但是只是表象,如果这时只是简单的滋阴润肠,不除肺热,就是治标而不治本,而且不利于清利肺热。

所以此方中用黄芩、枇杷叶,用桔梗、紫菀、杏仁宣利肺气,瓜蒌仁、法半夏化痰,升麻、柴胡疏理气机,辅以生白术和火麻仁润肠通便,在肺热已清的情况下,再加用滋阴清热之品,增水行舟,这时大便自然通畅。

很多人来看中医总是问,大夫,我是这里的毛病,你却不给我治这里,反而治那里,人家西医大夫就是哪里疼哪里有问题就治哪里。

我其实想说,这就是中医与西医的思维体系决定的,中医注重整体思维,是从发病的原因去找问题,治的是证不是症。

这就像如果水管破了一个裂口,西医注重的是怎么想办法把这个裂口堵上,而中医则更多的考虑是这个裂口是怎么形成的,怎么样解决才能避免下次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