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编一下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学解读和活动设计

 阿雷吟诵讲堂 2020-11-03

 

      高学雷工作室成员  白玉

一、文本教学解读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的主题是“听故事,讲故事”。

老鼠嫁女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教材中编排这个故事,一方面是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入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早早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是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本次口语交际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老鼠嫁女》的故事。然后自己讲讲这个故事。”第二部分以八幅色彩艳丽的连环画形式呈现了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看图片,听故事的兴趣。第三部分是本次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既有听的要求:“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也有讲的要求:“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聆听,掌握听故事的要领;再以连环为载体学习讲故事,做到声音洪亮,让别人听清楚,从而学会如何听故事和讲故事。最终达到训练口语表达,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可以说教材为学生提供的信息是丰富的,既有口语交际内容的全面呈现,又有口语交际表达的习惯要求。

二、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学习目标

1.一边看图画,一边听老师讲故事,老师讲到哪里,能用手指出对应的图画,记住故事内容。(方法策略)

2.在听老师讲过故事的基础上,按照图画的顺序边看图画边讲故事,做到声音洪亮,让别人听清楚。(能力)

三、学情分析

从口语交际情况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听故事”是他们最喜欢的形式。但是有些学生“听”还不够专心。如何听故事、要记住哪些内容,是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点拨和引导的。此外,学生年龄小,还处于无意记忆较强的阶段,有意记忆能力较弱。

从口语交际能力看,《老鼠嫁女》这个故事比较长,人物多,情节复杂,让一年级学生讲故事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引导,借助图画,培养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听故事看图画记住内容。同时,“讲故事”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可能讲的比较简单,有的学生可能讲的就是“流水账”,还有的学生可能就是直接背书。所以,作为一年级学生,讲故事还需要老师进行示范和引导。另外,也要注意鼓励学生,让学生有当众说话的勇气和信心。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板块。

四、教学活动设计

板块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提问:它们在干什么?

2.出示图片,猜猜新郎会是谁呢?

3.引入标题: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这里有一个故事,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们就知道新郎到底是谁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

4.看到“老鼠嫁女”这个题目,你会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老鼠为什么嫁女?老鼠是怎么嫁女的?老鼠嫁女遇到了什么事?老鼠的女儿嫁出去了吗?

5.请你带着自己的疑问,认真倾听“老鼠嫁女”的故事吧。

板块二:倾听故事,了解内容。

1.观察书上共有几幅图片,顺序是怎样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2.老师讲故事,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边看书上的图画,一边看图画,一边听老师讲故事,老师讲到哪里,能按顺序用手指出对应的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3.解决学生听故事前针对“老鼠嫁女”这个题目提出来的疑问。

(1)老鼠为什么嫁女?

(2)老鼠是怎么嫁女的?

(3)老鼠嫁女遇到了什么事?

(4)老鼠的女儿嫁出去了吗?

4.这个故事的情节有什么特点呢?把你的发现和同伴交流。

注:引导学生注意这个故事具有情节反复的特点,且每一次反复中都有一定逻辑关系:前一个事物害怕后一个事物,后一个有能打败前一个的能力。

5.把乱序的图片按照故事的情节排排顺序。

板块三:学讲故事,把握内容。

1.学生交流如何能把这个故事讲好?

在听老师讲过故事的基础上,按照图画的顺序边看图画边讲故事,做到声音洪亮,让别人听清楚。

2.学生自由练讲,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倾听,相互点评。

4.学生每人讲一节,师生评议。

5.学生结合图画自主讲完整的故事,学生评价。

6.小组分角色表演讲故事。学生自主选定角色,教师把各种角色的头饰分发给每个学生,小组进行故事表演活动。最后小组展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