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些旋律可以跨越时空,让古典在青春的音乐里回响

 阿里山图书馆 2020-11-03

流行音乐,其实并不单是一种流派。现在流行趋势下音乐更生活化,易于创作和演唱,使很多旋律让人熟记有莫名的熟悉感,其实这些感觉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因为现代音乐的旋律作曲原理源于古典音乐。从巴洛克到古典主义,从浪漫到现代...流行的不一定成为经典,但经典的一定流行过。

古典音乐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它的传播同时促进了其它音乐流派的发展。经过数百年的淘汰与发展日趋成熟。随着与生活的同步,传统的古典音乐与当下潮流也能“燃起火花”。

那么,我们身边那些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的“鼻祖”到底是哪些古典音乐呢?下面几首曲子或许能为你解答。


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不想长大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

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

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

你能想到吗,这首05年流行至今的旋律竟然来自于莫扎特。《第40交响曲》是莫扎特晚期交响曲的代表作,也是他职业生涯最著名的作品。

我们总能在莫扎特的音乐里听出不确定的犹疑,在明快的色调下渗透一丝丝的阴影。从音乐中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真实的灵魂。听欢快的旋律如同只看表象,音乐家总把其中的内涵藏在旋律深处。

以弦乐声部为核心,莫扎特的配器总包含充分元素,结合不同的声部辅佐,弦乐主题呈示部时隐时现,始终保持自己。低音厚实而且足够理性,为天花乱坠的旋律变幻提供了扎实的根基。

也许正如大家所描述的莫扎特是“含着泪水的微笑”,所以在那游移不定的光明欢乐里总能透出一些阴影与悲伤令人心痛,这让他欢快的旋律更加深刻令人动容。他能做的是,困难时仍然自得其乐,痛苦与包容并存,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纯真

五月天的第三张专辑《人生海海》中的曲子《纯真》的间奏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又称“欢乐颂”的主要部分。

在没听到第四乐章之前,由于有前两乐章悲壮与激昂的交织,第三乐章的舒缓安详仿佛理解包容了过去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当以为第四乐章也是平静时,“欢乐颂”的响起竟让人不自觉产生一股感动。此时的贝多芬饱受失聪的折磨,却创作了他生命前最后的一部著作。这是他一生写的赞歌,冲破磨难,重获新生;将欢乐带给后人,把将价值融入了生命与音乐。

        

“即使身处悲哀的深渊,贝多芬仍然讴歌‘快乐’。”毕生打算使他在激情和忧伤的漩涡谱写了《欢乐颂》。欢乐,是苦涩之后的欢乐。席勒的诗成为这首乐曲的歌词,贝多芬作为席勒的头号忠实粉丝为之谱曲,这是他对“偶像”的崇拜方式。

德利布:花之二重唱

分开旅行

刘若英和黄立行合唱《分开旅行》,让人读懂了分开并不是因为已有的分歧,而是早已想挣脱彼此束缚的念头。而这首曲子源自这部歌剧:

前奏和间奏中的二重唱源自法国作曲家德利布的歌剧“拉克美”中的《花之二重唱》旋律,这也是德利布的代表作之一。在歌剧第一幕,拉克美带着侍女划船出游时所唱。这首流光溢彩的美妙歌曲,经典之处在于女高音和次女高音的音域之间所精心营造出的互相映衬感、和一种天然的和谐感。柔美的旋律、甘甜的人声,营造出人物湖面泛舟时的悠然心境。

    

流行的不一定会成为经典,但经典的一定流行过。与其说现代流行音乐的风格建立在古典音乐风格之上,不如说现代流行音乐的听觉是建立在古典音乐之上的。

斯克里亚宾作为先锋派发明出新的和声体系后却写出了比老旧的浪漫主义和声更有戏剧性,更富有英雄主义情怀的作品《普罗米修斯》,是一种之于经典的传承。

          

人类从最初的“声音”到如今的音乐,这之间经历了很多的听觉确定,在创作作品时会依靠听觉习惯;在形式上奏鸣曲的主部副部与流行音乐中的主歌副歌,呈示展开依然是相通的。

还有哪些你觉得最最熟悉的旋律出现在了身边?留言给小库听一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