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州话归属的总结

 新用户0678lhG4 2020-11-03

从广东的文化整体面貌而言,大致是闽、粤、客三分的格局:粤东沿海潮汕地区、海陆丰、中山部分乡镇、雷州半岛等地分布的是闽方言区域;西江流域、粤西南及省府广州附近区域则是流行粤语;而粤北的北江流域、粤中的东江中上游、粤东的韩江流域上游则是客家方言通行的所在。惠州与粤东密切相连,历史人民往来频繁,是客家先民长期共同耕耘的家园。如果过分强调惠州话的特异性质,则与闽、粤、客三足鼎立的大局相矛盾,在地域、人口上亦不成比例。另外,就内部而言,东江流域的“本地话”内部自龙川至惠州,龙川、河源也有认同客家的群体,如果把惠州、博罗分裂出去,也是不合现实的。就通话情况,龙川的佗城与一般的兴梅客家话之间基本直接就可以通话,这正是文化共同体的见证。

部分人士执着于河惠“本地话”与“客家话”分离的看法,其实来自族群认同与语言定性之间的矛盾。必须承认,说本地话的人有很多不认同客家,因此导致认为本地话肯定不是客家话。殊不知,语言认同与语言定性之间有交叉重叠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时候。

潮汕人也不认同闽南人了,很多也不认为是闽南话,可是学术界就是根据其语言本质特征来断定:潮汕话是闽南话的一支。从文化源流角度看,潮汕与闽南是很难断开的。惠州话的情况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语言本质上,多少方言学界的专家,不论是否为客家人,都相当一致的将惠州本地话列入客家话,他们是有过调查,凭事实说话的,这个事实,是语言学上的事实,而非认同上的结论。

惠州话是珠江三角洲及沿海一带的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通行于这些地方的粤语和闽语便随着经济交往而向粤北、粤东北及东江流域的客家地区渗透的结果,是客家地区的语言受粤语影响,逐步演变为既保持客家话的若干特点又吸收粤语某些因素的一种特殊方言,人们既接受了粤语,又保持着客家话,对外交际用粤语,内部交际则用客家话,成为“客粤双方言区。” 

在过去,包括罗香林等先贤的著作中,只留意到经江西石城的“闽粤通衢”过武夷山进入福建宁化石壁——这被誉为“客家祖地”,而后,沿汀江,再进入广东梅州。但是,对沿东江源,经江西寻乌、定南一线,进入广东龙川,进而至惠州一线,却没有提及,以至有人把东江一线的方言,都不列入客家方言中。《广东客家史》确认了水源音为客家古音。由寻乌——龙川——惠州的客家人大规模进入广东的线路得以确认,原东江流域的“水源音”的归属终于得以证明。 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对水源音是为客家话的问题有了统一的认识,认为水源音属客家话范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