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0-11-04

文 / 严勇、音 / 张佳

译文


君子善于团结周围的人而不偏私;小人偏私而不善于团结周围的人。

赏析


这是孔子给君子、小人下定义的一句话。

何谓君子,何谓小人,此关乎人品,交朋友,乃至国家党派的大事,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所以,孔子给出了一个标准,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于是,我们将这两句话合起来看,就不难发现,孔子眼中的君子是那些为了“义”字,能够团结周围的人。孔子眼中的小人是那些为了“利”字 ,比肩起来偏私、排除、打压周围的人。

宋代政治家范仲淹,推行政治改革,启用了一大批支持新政变法的人。后被小人攻击,说他结党营私,于是被罢免。欧阳修听说之后,主动上书皇帝,说自己是“同党”,请求辞去现任官职,申请贬官外放,并替范仲淹讲话,说范仲淹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大义才提拔重用一批人参与改革的,并非为了偏私,拉帮结派。虽然皇帝没有听进欧阳修的话,依然将范仲淹等人贬去外地,但欧阳修说他不后悔,他反而觉得能成为范仲淹的“同党”,一同被贬,感到非常自豪。

历史证明,范仲淹是一个君子,他周而不比的做法,成为诠释孔子这句话的一个典范。

而北宋后期,保守党与改革党之间的斗争,已经上升到比而不周的境地了。国之将倾,由此而来。

除此之外,唐末的牛党李党之争;明末的阉党与东林党之争,都是使得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

周而不比,可以使得国家强盛;比而不周,只会使得国家衰亡。

孔子这句话,真是深刻,发人警醒啊。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