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气郁结、肝阳上亢“一贯煎”是一个好方

 图书 馆员 2020-11-04
一贯煎是中药方剂,此方为清代医家魏之琇所创制。魏之琇是清代非常有名的医家,他精通医术,并以医济世,在当时颇负盛名。

一贯煎是滋阴方剂。其中的一贯有一理贯穿万物之意。魏之琇认为肝阴不足,肝体失养,导致肝用失常。当时有很多医家固守之前“肝无补法”的治肝理念,对于肝的问题,往往用疏肝、泻肝之法。所谓的“疏肝”即疏通肝中郁结之气,所谓的“泻肝”即泻肝中多余之火气。疏肝、泻肝是针对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的调理举措。

魏之琇认为,对于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的问题,仅仅疏肝、泻肝并不是最佳良策。肝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往往与肝体失养有关,所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滋肝阴,使肝体得到充分的濡养,进而使肝保持柔和之态势,肝气不郁、肝阳不亢。

对此,魏之琇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古来方书于此症殊无肯綮,无怪乎世之梦也,原其误人之始,只肝无补法四字,遂使千万生灵含冤泉壤。”这句话简单理解即为古书中对肝症的调理之法从未有补法之说,后人因此被误导,于是让很多人的肝疾没有得到很好的调理,甚至因此而延误。

在魏之琇看来,与其用辛散、苦寒的药物疏肝、泻肝,让肝体更燥,不如滋肝补肝,使肝体得养。肝体阴而用阳,只要肝体得养,自然肝用也就会恢复正常。他认为对于肝的问题,滋肝补肝是上策。只要是肝的问题,就需要用濡养的策略,并且他将此种方法视为一切肝病的调养举措。

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加上当时对肝的调理药物均为辛散、苦寒药,更伤肝阴,于是魏之琇自拟了一个方剂,也就是中医里面有名的方剂“一贯煎”。前面用一贯二字,即是一理贯穿之意,实际上也就是滋肝是解决一切肝病的根本所在。“煎”,即将药物加水煮、熬后服汁。

对于此方的功效,《沈氏女科辑要笺疏》中记载:“柳洲此方,原为肝肾阴虚,津液枯涸,血燥气滞,变生诸证设法……独加一味川楝子,以调肝木之横逆,能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无上良药,其余皆柔润以驯其刚悍之气,苟无停痰积饮,此方最有奇功。”可见,此方能滋肝,进而达到疏肝的功效,可让肝之暴烈刚悍之气和缓下来,从而达到柔肝的功效。

肝体不虚,肝气不刚,则对百病好转都有好处。魏之琇认为“肝为万病之贼”,也就是说肝的生理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这与肝藏血、主气的疏泄及其肝经的循行路径均有一定关系。

肝的生理功能异常,气血紊乱,经络失养甚至经络不通,自然诸疾而起。横犯脾胃则腹胀,肝气上逆则头晕头痛,窜入心包者分别见于厥、癫痫,累及乳房则乳房胀痛,甚至出现各种乳腺疾病,累及冲脉、任脉则月经失常,甚至引发不孕。

一贯煎解决了肝阴不足、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等诸多问题,自然这些由肝所引发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为此此方具有良好的功效。

【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身9克,生地黄1845克,枸杞子918克,川楝子4.5克。每日1剂,水煎服。

全方仅六味药,但各味药都具有大功效。这些药物配伍实际上也是很有讲究的。药物中的生地黄、枸杞子为主药。肝为木,肾为水,肾水对肝木有滋养作用,生地黄、枸杞子均能补肾阴,进而达到补肾滋肝的功效。

沙参可润肺阴,去肺燥,助肺气清肃,肺主宣发和肃降,肺气正常,则阴得行。另外,肺金克肝木,肝生理功能异常,则会出现反克的问题,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这里用了沙参一味也是为了调治肺所受到的损伤;沙参能提升脾胃清阳之气。

清阳之气对脏腑有滋养作用,清阳之气得升,则脏腑得养。这是此方剂中用沙参的第一个原因所在。第二个原因即肝气疏泄失常,会伤及脾胃,用沙参一味也是让脾胃不受更多的肝气欺负。

当归入肝,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可滋肝体。正因为当归有如此功效,所以很多养肝的名方中往往都有当归一味。川楝子起到辅助作用,在滋阴的基础之上适当发挥疏肝的作用。

方剂里面的各味药重在滋补肝阴,另外也考虑到了肝的生理功能异常对其他脏腑的影响,所以也用了一些调理药物,一方面可以恢复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防止脏腑受欺负;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发挥滋阴功效。滋阴的同时也用了疏肝药物,滋肝疏肝同调,就可以使肝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一贯煎是中药方剂,此方为清代医家魏之琇所创制。魏之琇是清代非常有名的医家,他精通医术,并以医济世,在当时颇负盛名。

一贯煎是滋阴方剂。其中的一贯有一理贯穿万物之意。魏之琇认为肝阴不足,肝体失养,导致肝用失常。当时有很多医家固守之前“肝无补法”的治肝理念,对于肝的问题,往往用疏肝、泻肝之法。所谓的“疏肝”即疏通肝中郁结之气,所谓的“泻肝”即泻肝中多余之火气。疏肝、泻肝是针对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的调理举措。

魏之琇认为,对于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的问题,仅仅疏肝、泻肝并不是最佳良策。肝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往往与肝体失养有关,所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滋肝阴,使肝体得到充分的濡养,进而使肝保持柔和之态势,肝气不郁、肝阳不亢。

对此,魏之琇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古来方书于此症殊无肯綮,无怪乎世之梦也,原其误人之始,只肝无补法四字,遂使千万生灵含冤泉壤。”这句话简单理解即为古书中对肝症的调理之法从未有补法之说,后人因此被误导,于是让很多人的肝疾没有得到很好的调理,甚至因此而延误。

在魏之琇看来,与其用辛散、苦寒的药物疏肝、泻肝,让肝体更燥,不如滋肝补肝,使肝体得养。肝体阴而用阳,只要肝体得养,自然肝用也就会恢复正常。他认为对于肝的问题,滋肝补肝是上策。只要是肝的问题,就需要用濡养的策略,并且他将此种方法视为一切肝病的调养举措。

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加上当时对肝的调理药物均为辛散、苦寒药,更伤肝阴,于是魏之琇自拟了一个方剂,也就是中医里面有名的方剂“一贯煎”。前面用一贯二字,即是一理贯穿之意,实际上也就是滋肝是解决一切肝病的根本所在。“煎”,即将药物加水煮、熬后服汁。

对于此方的功效,《沈氏女科辑要笺疏》中记载:“柳洲此方,原为肝肾阴虚,津液枯涸,血燥气滞,变生诸证设法……独加一味川楝子,以调肝木之横逆,能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无上良药,其余皆柔润以驯其刚悍之气,苟无停痰积饮,此方最有奇功。”可见,此方能滋肝,进而达到疏肝的功效,可让肝之暴烈刚悍之气和缓下来,从而达到柔肝的功效。

肝体不虚,肝气不刚,则对百病好转都有好处。魏之琇认为“肝为万病之贼”,也就是说肝的生理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这与肝藏血、主气的疏泄及其肝经的循行路径均有一定关系。

肝的生理功能异常,气血紊乱,经络失养甚至经络不通,自然诸疾而起。横犯脾胃则腹胀,肝气上逆则头晕头痛,窜入心包者分别见于厥、癫痫,累及乳房则乳房胀痛,甚至出现各种乳腺疾病,累及冲脉、任脉则月经失常,甚至引发不孕。

一贯煎解决了肝阴不足、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等诸多问题,自然这些由肝所引发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为此此方具有良好的功效。

【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身9克,生地黄1845克,枸杞子918克,川楝子4.5克。每日1剂,水煎服。

全方仅六味药,但各味药都具有大功效。这些药物配伍实际上也是很有讲究的。药物中的生地黄、枸杞子为主药。肝为木,肾为水,肾水对肝木有滋养作用,生地黄、枸杞子均能补肾阴,进而达到补肾滋肝的功效。

沙参可润肺阴,去肺燥,助肺气清肃,肺主宣发和肃降,肺气正常,则阴得行。另外,肺金克肝木,肝生理功能异常,则会出现反克的问题,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这里用了沙参一味也是为了调治肺所受到的损伤;沙参能提升脾胃清阳之气。

清阳之气对脏腑有滋养作用,清阳之气得升,则脏腑得养。这是此方剂中用沙参的第一个原因所在。第二个原因即肝气疏泄失常,会伤及脾胃,用沙参一味也是让脾胃不受更多的肝气欺负。

当归入肝,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可滋肝体。正因为当归有如此功效,所以很多养肝的名方中往往都有当归一味。川楝子起到辅助作用,在滋阴的基础之上适当发挥疏肝的作用。

方剂里面的各味药重在滋补肝阴,另外也考虑到了肝的生理功能异常对其他脏腑的影响,所以也用了一些调理药物,一方面可以恢复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防止脏腑受欺负;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发挥滋阴功效。滋阴的同时也用了疏肝药物,滋肝疏肝同调,就可以使肝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最适合春天的养肝方!

养肝须滋补肝阴

在魏之琇看来,与其用辛散、苦寒的药物疏肝、泻肝,让肝体更燥,不如滋肝补肝,使肝体得到充分的濡养,进而使肝保持柔和之态势。肝体阴而用阳,只要肝体得养,肝气不郁、肝阳不亢,自然肝用也就会恢复正常。

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加上当时对肝的调理药物均为辛散、苦寒药,更伤肝阴,于是魏之琇自拟了一个方剂,也就是中医里面有名的方剂“一贯煎”。

一贯煎组成

沙参还能提升脾胃清阳之气,清阳之气对脏腑有滋养作用,清阳之气得升,则脏腑得养。这是此方剂中用沙参的第二个原因所在。第三个原因即肝气疏泄失常,会伤及脾胃,用沙参一味也是让脾胃不受更多的肝气欺负。

当归入肝,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可补肝血。正因为当归有如此功效,所以很多养肝的名方中往往都有当归一味。川楝子起到辅助作用,在滋阴的基础之上适当发挥疏肝的作用。

方剂里面的各味药重在滋补肝阴,另外也考虑到了肝的生理功能异常对其他脏腑的影响,所以也用了一些调理药物,一方面可以恢复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防止脏腑受欺负;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发挥滋阴功效。

滋阴的同时也用了疏肝补肝药物,从而达到柔肝的目的,这样就可以使肝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ps:春天是养肝的好时节,这里推荐一款专为我们物候家温文尔雅的女性朋友们,定制的仲春养颜名方:玫瑰四物膏。

我们选用了玫瑰、香橼、佛手、枸杞相互搭配。

对于月经不调、痛经女性来说,玫瑰四物膏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活血化瘀,有助于经血顺畅的排出。也可使身体气血更好的运行,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季,帮助身体从上到下暖暖的。

而对于疫情压力下的人群,由压力导致的肝火旺盛,此时喝正合适,可以平息肝火,疏解肝气,缓和心情。

阴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大熊,理工男,从事医疗大数据工作。有幸十几年前结识并师从中医老苗学习中医,自己和家人都成为中医的受益者。

最近春暖花开,气温越来越高了,眼看夏天就要来了。但是有一部分人却很苦恼,他们最怕过夏天。到了夏天,对他们来说就是酷刑,即使刚洗完澡躺着不动,也会感觉手心、脚心发热,开始流汗。天天都口干舌燥的,最难受的是心里很烦躁,总是想发火。
不过大家可不要误以为这类人是身体好、年轻、火力旺,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人可能是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人,身体会有热象,夏天气温高,热容易导致阴液亏虚,因此,阴虚之人在夏天更容易出现问题,会出现种种热证。
首先什么是阴呢?中医学认为,阴液泛指体内一切富有营养的液体,或指脏腑的阴精。从液的性质而言,液是稠而浊的,属阴,所以叫阴液。从这个概念来讲,我们身体内的血液、汗液、精液、唾沫等都是阴液。体内要是阴液不足了,就像土地失去了水分。这时候,心、肝、肾等脏腑,眼、耳、鼻等孔窍,还有我们的皮肤,均失去濡润,滋养生命的源泉干涸了,身体就产生一系列干燥失润,甚至以热为主的表现。阴虚体质,主要是指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导致阴虚的原因有哪些呢?主要是因为热病后、病久不愈、情志失调、房事不节以及过服燥热之物所导致的阴液损耗,导致体内阴液过少,人体得不到滋养所致。
1、过食燥热的食物
燥热伤阴,阴虚体质者多喜欢吃煎、炸、烧烤等食物,或嗜烟酒。还有很多人饮食爱吃辛辣的食物,比如麻辣烫啊,酸辣粉等等。里面用的调料用中医的语言来形容就是:辛香燥烈,治疗寒湿效果很好,但是久服就伤阴了。
2、熬夜
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追剧、玩手机、加班等原因,经常熬夜,一两点钟不睡的人比比皆是。人好比一盏灯,阳是灯芯火焰,阴则是灯油,晚上是休息时间,灯持续的燃着,油就会渐渐的消耗,这也是熬夜伤阴的原因。
3、欲望太多
老子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但是我们经常被生活或者工作,包括个人的情感因素而心乱,心一乱,就开始浮想联翩,阴精暗耗。明代大医张景岳云:“精之藏制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所以“苟欲惜精,先宜净心”。精,以阴阳划分,属于阴分,欲念不遂,容易滋生邪火,继而损伤阴分。
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生活的很郁闷,原因就是欲望太多。这种郁闷会导致肝气不舒,继而化为肝火,伤肝阴耗津液。
阴虚体质的表现
我们知道阴在体内是主静、主润的。如果阴虚,我们的身体就会进入虚热和虚性亢奋的状态。所以阴虚的人的身体状态,自我感受,甚至是性格等方面都会有这种“虚热”和“虚性亢奋”表现。
1、没耐心,手脚心发热,容易心烦,失眠
从阴阳的角度来看,阳代表亢奋、好动、外向,阴代表相对静止,内守。大部分阴虚之人是好动的,是性子急的,尤其是孩子,那真的是一刻不停地在那里动来动去。手心和脚心经常是热的,甚至有人形容想把手贴在冰冷的墙上才感觉舒服,另外一点就是心热,心里燥热,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五心烦热”,从情绪表现来看特别容易心烦,性子急,这是由于阴虚之人津液匮乏,内热严重,觉得心里面有团火,越是到了傍晚的时候,越会严重,自然睡眠也不好。
另外一点就是盗汗。就是在晚上睡觉时出汗,有人是一睡觉就一身汗,有的人是睡醒了出汗。这个常见的就是一些更年期的女性。
2、皮肤干,嘴唇干,大便干
阴主润的。身体的津液,随着一呼一吸之间,肺气宣发到全身,阴虚则生内热。这种内热会灼烧津液,所以出现了皮肤干燥,嘴唇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燥的情况。我们经常用“铁锅烧水”来形容阴虚。我们设想下拿一口锅烧水,锅中的水就是阴,如果我们把水减少,火还在烧,这锅子就会越烧越烫,锅上面热气腾腾就相当于是虚火,这种热气加剧水的蒸腾,最后导致津液越来越少。
3、溃疡,痘痘,牙疼
既然阴虚生内火,火性是趋上的,所以一旦我们出现了阴虚,大部分的问题都在头面部。比如复发性的口腔溃疡,反反复复总不好。还有一种就是青春期或者年轻人,脸上粉刺很多,尤其是女孩子,非常让人苦恼。其实这其中就有阴虚的原因。这种情况下给他用滋阴的药物,很快就能好。
血瘀体质的舌象
1、舌红
如果我们观察舌象,发现一个人的舌头颜色红,但是舌苔很薄,中医管这种舌象叫舌红苔薄,基本上就可以断定是阴虚体质了。这是因为身体一热,血流速度就会加快,血液不停地在脉络里翻涌,使血络充盈,舌头自然就会变红了。当热外感病也会有这种舌象,我们要注意区分下。
也有一部分舌象是舌红但是苔并不薄,这往往提示这个人既有阴虚又有湿气。舌头是红的,但是上面有苔,舌苔会把下面的红给盖住。其实这种很常见,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是几种体质复合在一起的,有的人舌红,但是苔并不薄,这是阴虚被水湿掩盖的一种表现。
2、舌苔很薄或没有舌苔(萎缩)
为什么阴虚的人舌苔很薄呢?我们还用“铁锅烧水”做例子。烧水的锅,若体内的津液被消耗了,相当于锅里的水少了,水少了是不是锅盖上面的水蒸气也没有那么多了。我们的舌苔就相当于那层水蒸气。这也就是为什么阴虚的舌头,总是少苔或无苔的原因了。
舌苔为什么会萎缩呢?因为当你阴虚的时候,体内会有热,而舌苔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当你体内的津液被耗伤了,微生物的环境也被破坏了,舌苔就会萎缩,这个时候舌苔会很薄,甚至没有苔。
3、舌头上有很深的裂纹
 
有一些人舌头很红,上面有很多裂纹,都很深,而且一吃辣的东西,舌头就有不适感,这都是阴虚的表现。什么样的人阴虚的情况比较多?我的经验是,老人比较多。为什么?因为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津液消耗比较多,到老年时,已经不多了,结果就形成了阴虚体质。
4、舌苔分布不均、舌质偏红
舌苔分布不均匀,中医称之为地图舌,以小孩多见,就是舌头上莫名其妙的掉了几块苔,露出红色的舌质,地图舌常常说明孩子脾胃功能失调,脾胃阴虚。我们的舌苔就像地上的青苔一样,需要大地的水分才能茂盛地生长。若体内津液不足,不能给舌苔提供充足的养料,肥料不够,舌苔自然就会开始脱落了。
 阴虚体质的保养
1、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
如果把所有的中成药排个名次,论知名度来说,排第一的就一定是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来自宋代太医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这个方子最早名叫“八味地黄丸”。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两个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现代应用很广泛,曾经的小儿用药,现已成为滋阴补肾的常用药,临床上用于肾阴亏损、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骨蒸潮热。
本方是补肾填精“三补”、“三泻”的代表方,那什么是“三补”、“三泻”呢?这个方子对于熟地黄这味药很重视,列为君药,熟地黄有填精益髓,滋阴补肾的作用,对肾脏的好处很大。另又加入了山萸肉和山药,山萸肉能同时补养肝和肾,并且固涩的能力十分出众,能起到巩固的作用;至于山药,则是对补脾肾比较在行,这三味药加在一起,同时进补肝肾脾,即“三阴并补”。
泽泻利湿泄热而降肾浊,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健运,与泽泻共降肾浊;丹皮清泄虚热,制山茱萸肉之温性。这个是三泻。
所以我们要清楚,六味地黄丸是补肝、脾、肾的,只是着重点在补肾而已,它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调理身体的方药。正因为它的设计思路如此精细,故此在经过了近一千年的临床考验后,它成为了中成药中最为著名的方子。
2、肝阴不足用“一贯煎”
一贯煎是中药方剂,此方为清代医家魏之琇所创制,组成是:生地、当归、沙参、枸杞子、麦冬、川楝子。其中川楝子是泻肝火的,其余的药是滋阴的。这个方子是用于肝阴不足的。
魏之琇是清代非常有名的医家,他精通医术,并以医济世,在当时颇负盛名。
一贯煎是滋阴方剂。其中的一贯有一理贯穿万物之意。魏之琇认为肝阴不足,肝体失养,导致肝用失常。当时有很多医家固守之前“肝无补法”的治肝理念,对于肝的问题,往往用疏肝、泻肝之法。所谓的“疏肝”即疏通肝中郁结之气,所谓的“泻肝”即泻肝中多余之火气。疏肝、泻肝是针对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的调理举措。
魏之琇认为,对于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的问题,仅仅疏肝、泻肝并不是最佳良策。肝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往往与肝体失养有关,所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滋肝阴,使肝体得到充分的濡养,进而使肝保持柔和之态势,肝气不郁、肝阳不亢。
对此,魏之琇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古来方书于此症殊无肯綮,无怪乎世之梦也,原其误人之始,只肝无补法四字,遂使千万生灵含冤泉壤。”这句话简单理解即为古书中对肝症的调理之法从未有补法之说,后人因此被误导,于是让很多人的肝疾没有得到很好的调理,甚至因此而延误。
在魏之琇看来,与其用辛散、苦寒的药物疏肝、泻肝,让肝体更燥,不如滋肝补肝,使肝体得养。肝体阴而用阳,只要肝体得养,自然肝用也就会恢复正常。他认为对于肝的问题,滋肝补肝是上策。只要是肝的问题,就需要用濡养的策略,并且他将此种方法视为一切肝病的调养举措。
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加上当时对肝的调理药物均为辛散、苦寒药,更伤肝阴,于是魏之琇自拟了一个方剂,也就是中医里面有名的方剂“一贯煎”。前面用一贯二字,即是一理贯穿之意,实际上也就是滋肝是解决一切肝病的根本所在。“煎”,即将药物加水煮、熬后服汁。
对于此方的功效,《沈氏女科辑要笺疏》中记载:“柳洲此方,原为肝肾阴虚,津液枯涸,血燥气滞,变生诸证设法。……独加一味川楝子,以调肝木之横逆,能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无上良药,其余皆柔润以驯其刚悍之气,苟无停痰积饮,此方最有奇功。”可见,此方能滋肝,进而达到疏肝的功效,可让肝之暴烈刚悍之气和缓下来,从而达到柔肝的功效。
肝体不虚,肝气不刚,则对百病好转都有好处。魏之琇认为“肝为万病之贼”,也就是说肝的生理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这与肝藏血、主气的疏泄及其肝经的循行路径均有一定关系。肝的生理功能异常,气血紊乱,经络失养甚至经络不通,自然诸疾而起。横犯脾胃则腹胀,肝气上逆则头晕头痛,窜入心包者分别见于厥、癫痫,累及乳房则乳房胀痛,甚至出现各种乳腺疾病,累及冲脉、任脉则月经失常,甚至引发不孕。
一贯煎解决了肝阴不足、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等诸多问题,自然这些由肝所引发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为此此方具有良好的功效。对于一贯煎的药用功效,近代医家张山雷说:“此方虽从固本丸、集灵膏二方脱化而来,独加一味川楝子,以调肝木之横逆,能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无上良药,其余皆柔润以驯其刚悍之气,苟无停痰积饮,此方最有奇功。”从近代医家张山雷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一贯煎的大作用。
3、食疗方法:沙参玉竹老鸭汤
鸭肉能够滋阴益气,民间有“嫩鸭湿毒,老鸭滋阴”的说法,所以我们做药用时,一般就选择老鸭,取其湿性较弱、补益气阴的功效。同时,服用鸭肉可以利水消肿,对于虚劳骨蒸、咳嗽、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北沙参,其性微寒,归肺、胃经,可以补肺阴、清肺热,同时可以滋养胃阴,清胃热,能治疗肺热燥咳,热病伤津,咽干口渴;玉竹性微寒,归肺、胃经,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功效与沙参相同,通常与沙参相须为用,来增强滋阴的效果。
准备食材:老鸭半只,沙参9g,玉竹9g,生姜1片,食盐适量。沙参和玉竹用清水滤洗后浸泡十分钟。鸭子洗净,斩块(可剔掉鸭皮和肥肉部分,避免汤水过于油腻),凉水下锅焯水。焯肉的时候可以加入生姜皮或是加几片生姜,能够去除肉的腥味。鸭子焯好后捞出,为了防止汤水过于肥腻,可以把鸭皮和肥肉剔掉。把焯好的鸭子、浸泡好的沙参和玉竹、生姜片全部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温水,因为焯过的肉经凉水刺激会回生,使肉质变柴变硬。盖好锅盖,大火烧开后转文火慢炖一个半小时。
最后提醒大家,沙参玉竹老鸭汤只适合阴虚体质的人服用,且感冒期间不要服用哦。
4、精血不能速生,黄精慢慢平补
在古人看来,黄精是很好的补益阴虚的药/食材,养阴益气的效果非常好。
《本草纲目》中记载黄精: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
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别录》)。
补五劳七伤,助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单服九蒸九曝食之,驻颜断谷(《日华子本草》)。
《神仙芝草经》更强调“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吃黄精,可以补肾滋阴,从而改善面色和精神状态,让人的状态变得年轻。
古人把它看为“芝草之精”,为吸收了大自然黄土之精华的存在,甚至被民间誉为“太阳草”。所以黄精的功效极多,自然不只补肾。
跟山药相似,黄精也是气阴双补。不同的是,山药补气,黄精偏重养阴生津,补而不燥,同为一味平补三焦之药。
上焦补肺,治阴虚肺燥治久咳不止、老年咳嗽痰喘;
中焦补脾胃,治脾胃气虚、食欲不振、无力倦怠脾胃阴虚导致的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脾肾相连,黄精比其他中药更具滋补);
下焦补肾,治肾虚精亏。
最重要的是,黄精补阴是一点点补起来的,没有特别快的效果,反而药性没有那么寒凉,更适合日常使用。
中医理论中有“精血不能速生,元气所当急固”的说法,精血对应的就是阴,所谓“不能速生”,就是应该慢慢来,不可过于着急大补。
跟着老苗学诊断学
今晚,中医老苗将在享泰极会员群解读本篇推文,开讲《诊法和断法》中医基础课的第10讲——阴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享泰极学堂由中医老苗创立,在过去的2019年,中医老苗每天坚持在享泰极公益学堂给广大中医爱好者上课,深受好评!
 

中医老苗

中医硕士,家传中医与学院派的结合,热衷于中医的传播和中医疑难病研究。

中医老苗《诊法和断法》中医基础课共40讲的课程,带你了解经络和腧穴。课程的纲要如下:

诊法和断法(已开课)

1 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2 望诊——望神、望色、望形态

3 闻诊——听声音的意义 

4 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

5 问诊最应该问什么?

6 舌诊——学会看舌质和舌苔

7 气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8 血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9 血瘀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0 阴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1 阳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2 痰湿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3 气郁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4 脉诊——不切脉就不算是真正的中医

15 诊脉方法

16 正常脉象与病理脉象

17 辨脉诊治肺系疾病

18 辨脉诊治心系疾病

19 辨脉诊治脾胃肠病症

20 辨脉诊治肝胆疾病

21 辨脉诊治肾系疾病

22 辨脉诊治气血津液病

23 辨脉诊治肢体经络疾病

24 八纲是什么?

25 八纲辨证之阴阳辨证

26 八纲辨证之表里辨证

27 八纲辨证之寒热辨证

28 八纲辨证之虚实辨证

29 外感病辨证之六经辨证

30 外感病辨证之卫气营血辨证

31 外感病辨证之三焦辨证

32 气血津液辨证之气病辨证

33 气血津液辨证之血病辨证

34 气血津液同病辨证

35 脏腑辨证之心与小肠病辨证

36 脏腑辨证之肺与大肠病辨证

37 脏腑辨证之脾胃病辨证

38 脏腑辨证之肝胆病辨证

39 脏腑辨证之肾与膀胱病辨证

40 经络辨证

我们习惯平常看许多养生类公众号的文章来获取知识,坚持了许多年之后,当你面对自己和家人身体问题的时候,你翻遍所有你曾经看过的文章,或者网上查到的各种解决方案,众说纷纭,你就傻了、慌了、对不上号了、没办法了。你就开始怀疑人生,觉得中医好难、好玄呀。

我们平常看到的中医文章,里面提到的只是一个个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需要有中医的基础理论(阴阳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中医诊法和断法、中药、方剂等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
因此,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系统学习各种专病的辨证治疗方法,才能把我们平常看到的中医文章里提到的知识点连成线,连成面,才会明白,为什么治疗肥胖需要从健脾祛湿入手,为什么调理颈椎病可以按摩锁骨下方的痛点……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能力将看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
因此,我们需要老师带领系统学习中医。

2020年,享泰极学堂准备为享泰极会员开设6门中医基础课,包括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诊法和断法、中药入门、方剂,共计约165讲。

其中,中医基础理论48讲,从2019年开始已经上架30讲左右,其他经络、病因病机、诊法和断法、中药入门、方剂五门课也将于春节前开课。所有课程均可以不限时反复听。

前1000名享泰极会员包购买者,还可以免费获得在葫芦中医商城销售很火爆,价值299元的两种好物中任意一种:由中医老苗的爷爷传下来的方子做成的八纲调形筋骨冷敷贴两罐,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苏琛博士开发的调理痰湿体质的飞燕饼五盒。

中医名词解释

1. 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 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 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
4. 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 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 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 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 厥:即厥症。泛指突然晕倒。
9. 荣、已:营气、卫气。
10. 肝痿:又称筋痿。
11. 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 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 真火:指肾阳。
14. 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
15. 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心肾之火。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 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 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 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 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 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 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 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 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 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 后天;指脾胃。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 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27. 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28. 心肾不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29. 任脉: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地脐部,上至胸部,颈部,是阴部经脉的总纲。
30. 君:即君药,指这个处方中的主药。
31. 真水:指的是肾阴,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阳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的精),是肾阳功能活动的基础。
32. 肝木,脾土:中医五行学说:把肝归属于“木”,因为肝主疏泄条达:把脾归属于“土”,因脾主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故同土的生化万物的特化相联系。
33. 腠理:指人体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是气血流通灌注之处。腠理外连皮肤,为卫气散布和汗液等渗泄的通路。
34. 往来寒热: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体的情况。
35. 君相二火:即君火和相火。君火,指心火。因心是所谓“君主之官”,故名。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要发自命门。
36. 冲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由阴部的两侧,夹脐两旁向上,到胸部而止。
37. 恶血:即败血。
38. 败血:瘀血的一种,指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
39. 带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季胁部,横行环腰部一周。
40. 脾气:指脾的运化功能。
41. 命门:有生命之门的含义,有生命的关键之意。它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维持生命的要素。有指两肾为命门。
42. 潮热: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
43. 痈:病名,风疮面浅而大者为痈,因气血受毒邪所困而瘫塞不通所形成的。
44. 手汗:指手掌心潮湿多汗的症状,多为脾胃湿热引起。
45. 前阴: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
46. 后阴:即肛门部。
47. 死血:指瘀血。
48. 湿痰:痰证的一种。多由脾关健运,湿蕴酿痰所致。症见痰多稀白,或黄滑而易出。
49. 木:即麻木。
50. 神明:即“神”的概念。“神”是神志,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由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来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在人体它位居首要地位。前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故又有“心藏神”的说法。
51. 魂:为五脏精气化生的精神情感活动,为肝所藏。
52. 魄:属精神活动中有关本能的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为五脏精气所化生,为肺所藏。
53. 肝藏魂:“魂”属精神活动,肝气疏泄条达而情志正常,叫做藏魂。“肝藏魂”体现了精神活动和内在脏器的联系。
54. 心惊:指心中恐惧。
55. 真气:即正气,《灵枢刺节真邪》篇“真气者,气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56. 内热生风:指阴虚热炽,煎熬营阴,经脉失濡而动气的证候。可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
57. 心中火虚:指心阳虚弱。
58. 瞑;闭上眼睛。
59. 肝气燥:指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的症候。主要症状有头晕目眩,耳鸣,眼干,面红,烦躁,失眠等,多见于高血压症。肝为刚脏,喜柔润,忌刚烈。肝阴不足,每致肝燥而阳亢。
60. 热厥:厥证之一。指因邪热过盛,津液受伤,影响阳气的正常流通,不能透达四肢而见四肢厥冷的病症。多伴有口喝,烦燥,胸腹灼热,便秘等症状。
 61. 心包络:简称“心包”,它为心脏的外膜附有络脉,主要起保护心脏的作用。
 62. 气化:气的运行变化。膀胱气化,即膀胱的排泄功能。
 63. 膀胱之开合,肾司其权:膀胱的开合排尿功能,主要依赖于肾气的作用。
64. 亡阴:阴液大量耗伤所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可见皮肤干燥,身体枯槁,眼窝深陷,精神烦躁,甚则昏迷,谵妄等症。
65. 清肃之气:指肺气。肺气宜清净肃杀,如秋令之气,否则将上逆为患。
66. 脾不摄血:脾气虚弱,失去统摄血液的功能。
67. 脾土:脾的代称。脾在五行属土,故称。
68. 心火:心的代称,心在五行属火,故称。
69. 下元:指肾脏。
70. 假热:指上部出现假热的现象。颧红如妆或口鼻出血,或口燥齿浮等症状。这是因为真阳浮越所致。
71. 肺热不能克肝:肺受热邪而不能制约肝气。按五行学说,肝木受克于肺金。
72. 气逆:脏腑之气上逆。指气上逆而不顺的病理。
73. 既济,意指水火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以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的规律。
74. 肾火沸腾:指肾阳偏亢,火盛煎熬津液,迫津上腾。
75. 亡阳:由于大汗不止,或吐泻过剧,或其他原因耗伤阳气,以致阳气突然衰竭,出现大汗淋漓的症状,汗出如珠而微粘,畏寒,手足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甚则口唇青紫,脉微欲绝或浮数而空等。类似于休克现象。
76. 脾气:主要指脾的动化功能,也包括脾的升清和统摄。固身血液的功能。
 77. 中满:指胱腹胀满。
78. 水火相济: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以维持生理的动态平衡,称为“水火相济”。
79. 相克:即相互约制,排斥或克服。五行学说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事物有相互拮抗的一面。
80. 命门之火:即肾阳。是生命本元之火。寓于肾阴之中,是性功能和生殖能力的根本。还能温养五脏六腑,对人身的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脏腑有命门之火的温养,尤其是脾胃需要有命门火的温煦,才能发挥正常的运化功能。
81. 肾为肝之母:按照五行学说,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故肾为肝之母。
82. 胃为肾之关:”关”可以理解为水液出入的关口。《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是指胃气虚弱,胃口不开将引起二便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诸症。
83. 羸:瘦,弱。
84. 枯槁;消瘦比较严重,并且干枯无光泽。
85. 真阴:即肾阴。又有“肾水”,“元阴”真水等名称。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阴指本脏的阴液,是肾阳活动的物质基础。
86. 阴虚阳亢: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思,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等。
87. 肝气:指肝本脏的精气。常贝症状为两胁气胀疼痛,胸闷不舒;兼症较多见的是一些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
88. 开郁: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
89. 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90. 真火证:即实火证,指火邪极盛引起的实证,热证。
91. 火越:指火邪炽盛向外发泄的病症。
92. 相济:相互补益。
93. 肝气无依:肝气无处依附。肝气依附于肝血,现心不行血,肝补无血可藏,故肝气无依。
94. 元阳:即“肾阳”又有“真阳”,“命门之火”等名称。肾阳寓于命门之中,为先天之真火。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也是人体热能的源泉。
95. 心君不守:心火不能守位。心主火,心火离散,导致心阳衰竭,血脉不行,故称心君不守。
96. 肾火避出躯壳:指阴寒内盛,致阴阳分离,肾阳外脱。
97. 厥逆:四肢厥冷。
98. 伤寒:病名或证候名。广义的伤寒是外感发热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属于太阳表症的一个症型,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等。与现代医学所称的“伤寒”不同。病因,指伤于寒邪。
99. 神农氏:传说的上古帝王,为农业与医药的创始人。《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教民播种五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史记三皇本纪》载“神农氏以赭鞭鞭草,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是本草之书,多托之于神农。
 100、刀圭,旧时量药之器具,以借以指医术。
101、青囊:药囊。后世常以青囊称医术。
102、河车之路:谓肾气运行之路。
103、泥丸:道家谓脑为泥丸。
104、啐痛:碎,破也。碎痛,疼痛如破如裂,极言其痛之甚。
105、大道如环:指阴阳消长运行的道路如园环一样,周而复始,循环无穷。
106、玄关:佛教谓出入玄旨之关门,即入道之门为玄关。
107、仁圣工巧:当作“神圣工巧”。《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
108、五夺: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
109、亢龙有侮:指阳亢至极,物极必反之意。,
110、四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海,膻中为气海,脑为髓海。
111、尾闾:道家谓精门,命门为尾闾。
112、玄理之法言:玄理,深奥精好的义理。
113、四气:指风,寒,暑,湿四种邪气。
114、四厥:四肢厥逆。
115、华扁:指华佗与扁鹊。
116、圭臬:指事物的准则。
117、四象:《易.系辞上》:“两仪生四象。”两仪,即指阴阳。四象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
118、面王:鼻准。
119、中恶:谓中邪恶鬼崇致病者。
120、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121、橐龠: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此喻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气机的功能。
122、覆辙:犹言覆车。此喻失败的教训。
123、郄:指皮肤纹理缝隙。
124、箴言: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规劝告诫为主。
125、私淑:凡不及受业而宗仰其人者,私以其人为师,以其书为治道修身之资者皆称私淑。
126、岘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127、憎寒:是一种外有寒战,内有烦热的症状。这是由于热邪内伏,阳气被阻,不能透达所致。
128、痰嗽:又称痰饮咳嗽。指因痰饮而致咳,并以咳嗽为主证者。本征一般指寒痰饮邪,停于肺胃,证见咳嗽多痰,色白,或如泡沫。
129、寒泻:由于内脏虚寒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清冷而稀,有如鸭粪,腹中绵绵作痛,小便清白,或表现为肠鸣腹痛,完谷不化。
130、阴证: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证,指阴阳属性归类,分“阴证”与“阳证”。凡属于慢性的,虚弱的,静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谢减退的,退行性的,向内的证候,都属于阴证,如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倦卧,肢冷倦怠,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短,饮食减少,口淡无味,不烦不渴。
131、晕在心:按中医说法,“心藏神”,神经系统头晕等疾病与心脏胆负供血等功能正常与否有关。
132、少火:是一种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
133、壮火: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能损耗正气。
134、怔:是持续性心跳剧烈的一种症状。
135、内热生风:指阴虚热炽,煎熬营阴,经脉失濡而动风的证候。可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
136、通人:学识渊博之人。
137、私智:一己之管见,偏而自矜。
138、子书:凡著书立说,自成一家言者,统称子书。
139、大象:宇宙一切事物之本原。
140、太极:指原始混沌之气。
141、伐性之斧:指危害身心的事物。
142、腐肠之药:指损伤肠胃之药物。
143、桑榆:原指目落余辉在桑榆间。此引伸为晚年。
144、委顿:极度疲困。
145、理易:明白医理。
146、阳燧:向日光取火之凹面铜镜。
147、故宅:原来的居室。肾火之宅在于肾和命门。
148、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先天之本在肾,故有肾主先天之说。
149、后天:指脾胃。人体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后天吸收水各精微以滋养供给。
150、脱精:精关不固,精液渗入小便而下。
151、左券:券,契约,分左右二联,主约双方各执其一,左券即左联。比喻有充分把握。
152、金针度人:向嫡传学子传授深奥理论及绝技。
153、两仪:天地
154、飧泄;完全不化之泄泻。
155、犀烛:传说犀牛角放入水中会发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