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柴胡汤‖每日一经方

 有缘者可网诊 2020-11-04

 今天

大柴胡汤,古代治疗宿食病的专方,传统的和解清热攻里方,有止痛、除胀、通便、降逆、清热的功效,具有利胆保肝、降脂、抑菌等作用,适用于以上腹部按之满痛为特征的疾病治疗和实热性体质的调理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一云用大柴胡汤。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金匮要略10  腹满寒疝宿食

12、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方证提要】

呕吐,郁郁微烦,寒热往来或发热汗出不解,心下按之满痛者。

【适用人群】

1.上身宽大厚实:体格壮实,面宽,肩宽,颈部粗短,

腹部饱满,面部肌肉僵硬紧张,中老年多见。

2.抑郁焦虑:易抑郁,易焦虑,易紧张不安,易激动,常

有头痛、眩晕、乏力、睡眠障碍等症状。

3.上腹部压痛:上腹部充实饱满或有压痛,舌苔厚。

4.反流:多有食欲不振、暖气、恶心或呕吐、反酸烧心、口苦、便秘等症状,特别容易腹胀腹痛,进食后更甚。

【适用病证】

以下病证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以上腹部胀满疼痛为表现的疾病,如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胃食管反流症、胆汁反流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厌食、消化不良等。

2.以腹泻、腹痛为表现的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胆囊切除术后腹泻、脂肪肝腹泻等。

3.以便秘、腹痛为表现的疾病,如肠硬阻(粘连性、麻痹性)、习惯性便秘等。

4.以咳嗽气喘为表现,伴有上腹部胀满、反流的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等。

5.以头痛、头昏、便秘为表现的疾病,如高血压、脑溢血、高脂血症、肥胖症、脑萎缩、精神病、抑郁症、焦虑症、老年性痴呆等。

6.以发热为表现的疾病,如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等。

【黄煌解说】

1.大柴胡汤是古代治疗发热性疾病的常用方,现代临床则用于实热性体质、代谢综合征的调理。临床用大柴胡汤重在抓体质。

一是望体型:体格肥胖壮实,面宽方圆,肩宽,颈短,胸背宽厚实。女性多丰乳肥臀,男性多大腹便便。中老年人多见,营养过剩者居多。

二是查腹证:上腹部胀满膨隆,有明显压痛及抵抗感。

三是察神态:面部肌肉僵硬,表情严肃,容易烦躁发怒,易抑郁焦虑,常有头痛、眩晕、睡眠障碍等症状。

2.止呕除胀,抑制胃食管反流,是大柴胡汤的主要功效,临床上对伴有胃食管反流的多种疾病,大柴胡汤都有应用的机会。

如哮喘、心律不齐、高血压、肥胖等。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大多有反流进食后不适加重、夜半口干苦、晨起咽喉有黄粘痰、口臭等,特别是上腹部胀满是重要特征。

3.大柴胡汤有除烦解郁的功效,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情感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也有应用的机会,适用于体格健壮、烦躁易怒者。

4.大柴胡汤不宜减,通常原方即有效。如病情复杂,可用合方。

5.由于病情复杂,各人情况不一,大柴胡汤的服用方法比较灵活。

重病急症需要大剂量,可一日进2~3剂;慢性病、调理体质可以小剂量,每天或隔天半剂。

以空腹服为宜。调理体质宜临睡前服。

==部分内容摘自《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