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躯干和下肢后向肌肉功能链

 疼痛康复研究 2020-11-05

一、躯干和下肢后向肌肉功能链

1.包含眼上直肌-额肌-枕肌-颈最长肌-胸最长肌-腰方肌-臀大肌-半腱肌远端-比目鱼肌-小趾展肌

2.无论任何一个部位损伤都会引起其他一个或多个部位的病变,因此,无论任何一个部位损伤都应检查其他几个部位。

3.若该链失衡,不同的患者可呈现出与痛点相关的不同的疼痛方式,疼痛可局限于红星标记的一个或多个节段上,也可沿着整个上肢的伸肌链分布。

4.对应中医足太阳膀胱经经络,有通天穴,承光穴,眉冲穴,攒竹穴,睛明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膏肓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志室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次膠穴,秩边穴,承扶穴,殷门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至阴穴;颈最长肌对应手太阳小肠经经络中天窗穴。

二、相关肌
 1.眼上直肌
1)解剖

起点:环行肌腱(总腱环),位于眼眶顶端

止点:巩膜内眼球的前上面

功能:眼球内收、抬高和向内转动

(2)对应中医穴位攒竹穴

 2.额肌

1)解剖

起点:帽状腱膜

止点:眉部皮肤

功能:提眉,下牵皮肤
2)扳机点

3)对应中医穴位:曲差穴
 3.枕肌
1)解剖

起点:上项线

止点:帽状腱膜

功能:后牵头皮
2)扳机点

3)对应中医穴位:玉枕穴
 4.颈最长肌
1)解剖

起点:位于头夹肌之下、于半棘肌群的外侧,附着于T1--T6的横突上

止点:C2--C6的横突后结节

(2)扳机点

(3)对应中医穴位:天窗穴
 5.胸最长肌
1)解剖

起点:横突后面、腰椎副突和腰背筋膜全部长度

止点:通过圆形肌腱,进入所有胸椎横突顶端,通过肉质突触,在肋骨结节和肋骨角之间进入下9-10肋骨

功能:脊柱的伸展和侧屈
(2)扳机点
(3)对应中医穴位:厥阴俞穴
 6.腰方肌
1)解剖

起点:髂嵴的内唇和髂腰韧带;腰方肌有3个方向的纤维

止点:L1--L4横突的前表面和第12

功能:同心收缩时,帮助躯干向同侧侧屈;离心收缩时,帮助躯干向另一侧侧屈;等长收缩时,协助维持腰椎稳定
功能障碍:腰方肌挛缩会使髂骨升高,腰方肌肌力不足会导致腰部不稳定
2)扳机点

3)对应中医穴位:元俞穴
 7.臀大肌
1)解剖

起点:最大和最有力的肌肉,是人体最突出的特征,能使躯干保持直立;起自髂骨后线、骶骨后面、尾骨和骶结节韧带

止点:止于一块厚的腱板,该腱板附着于阔筋膜张肌的髂胫束;下部深层纤维附着于股骨上臀肌粗隆

功能:伸髋肌和强有力的髋外旋肌;下部肌纤维帮助内收,上部肌纤维帮助外展;帮助躯干在股骨上保持平衡;通过髂胫束平衡膝关节
功能障碍:肌力容易变弱,在屈髋肌(尤其是髂腰肌)持续挛缩被抑制,会导致腘绳肌的过度使用
2)扳机点

3)对应中医穴位:白环俞穴

 8.半腱肌远端

1)解剖

起点:起于坐骨结节,与股二头肌长头相交织

止点:胫骨粗隆的内侧缘;和缝匠肌、股薄肌共同组成鹅足腱

功能:后伸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在膝关节屈曲位时内旋膝关节
2)扳机点

3)对应中医穴位:殷门穴
  9.比目鱼肌
1)解剖

起点:胫骨、腓骨、小腿骨间膜后表面的近端

止点:作为跟腱的一部分附着在跟骨上

功能:跖屈的原动肌,将小腿稳定在跗骨上
功能障碍:后内侧的胫骨骨膜炎通常累及比目鱼肌,其紧张-无力的模式和腓肠肌一样

(2)扳机点

(3)对应中医穴位:飞扬穴

  10.小趾展肌
1)解剖

起点:跟骨结节的内侧突和外侧突,足底筋膜

止点:第5趾的近节趾骨外侧

功能:外展和屈曲第5

功能障碍:无力会导致足部不稳

(2)扳机点

(3)对应中医穴位:京骨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