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主义心理学

 九州君子好人 2020-11-05

人性主义心理学

人性心理一般指人性主义心理学

人性主义心理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心理学,它认为只有从人的本质属性,即从人性出发才能正确地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个性及其发展、心理病理化、临床心理诊断与矫治等问题。只有把握住人性,才能走进人类心理世界的殿堂。其代表人物为郭念锋教授。

中文名人性主义心理学

观点一人的本性是三种基本属性的结合

观点二人的心理动力是需求

观点四人性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观点一

    1、人的本性是三种基本属性的结合。人性包括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以生物属性为前提和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等等。上述三种属性,对人来说缺一不可,也不能再复加,所以它们被叫做人的基本属性。这三种基本属性的有机组合便构成人的本质,或称之谓人性。这三种基本属性不是绝对独立的,它们互为条件,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和包含,在地位上可以互相转化,正是这种辩证关系使这三种属性可以同归于人所有。

    观点二

    人的心理动力是需求。人性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动力是需求。人的需求是综合性的是三种基本属性的综合,尽管有时某种需求从形式上占主导。比如吃饭,从形式上是满足生物需求,但它的内涵包括了精神性质和社会性质。正是在这一点上,它不能同意“力比多”、“内驱力”作为单一心理动力,也不同意将需求分为高低层次,它只承认发自人性的精神、生物、社会三位一体的需求是人的真实心理动力。

    观点三

    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人身上的具体体现,人性是个性的一种抽象。人性抽象掉了个体之间在精神、生物和社会属性方面的差异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个体差异。如是,在讨论个性时,不但要讨论某一个体的生物、社会和精神方面的特点,同时要讨论精神、生物和社会属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某一个体身上表现,换句话说,就是不但要讨论个体的德、智、体的各自特点,还要讨论德、智、体之间的关系在某一个体身上如何表现。

    观点四

    人性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种系进化角度看,自人类最终形成至今,虽然人类的最一般的本质属性未曾变动,但其具体内涵却不断地经历着种种演化。人类造就着社会历史,社会历史不断丰富和改变着人性的内涵。从个体发育的角度看,个性的发展如同人性演进的缩影,个体人的本质属性虽然在一生中不会变动,但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在不同的认知能力水平上和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其具体内涵却要发生某些特征性的变化。个性变化发展总是遵循着生物学规律,因袭着社会文化传统,在人类认知能力和水平的制约下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