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刀的新加坡游记

 百车全说 2020-11-05

“How do you...this...food...”

时间是晚上8点,在飞往新加坡的航班上,我饿的前胸贴后背。我就奇了怪了,怎么没有空姐推着小车来送餐呢?而我旁边的印尼小哥,刚刚挥了挥手,空姐用笔在他的行程单上划了一下,然后就送了份餐给他。这是咋回事呢?我用我灵敏的鼻子闻了闻空气里的味道,貌似也没有食物弥漫的香气。再看看周围昏睡一片的乘客,也不像是刚吃过的模样啊。于是,我就用蹩脚的英文想问问身边的印尼小哥,他的食物是怎么弄到的。

隔壁的印尼小哥听着我蹩脚的英文,皱了皱眉,然后看着我手指着他的食物,问我:“Are you hungry?”说完顺手拿起桌上未开封的巧克力递给我,我尴尬的直摇手:“No No No...”我心想我又不是来讨食物的,我是想问你是怎么搞到这份饭的?我也没看这机舱里有人买过饭啊。于是我又是一顿手舞足蹈,配合着蹩脚的英文:“How do you...food...pay for money...Visa?MasterCard...”小哥终于明白我的意思了,他知道我是要买饭。于是指了指前面座椅的靠背,帮我抽出里面的一份菜单。我这才明白,原来这是一趟廉价航班,餐食是需要购买的。我向他表示感谢,然后看有空姐经过,赶忙喊住,我说:“请帮我点份餐”,空姐尴尬的朝我笑笑:“Sorry,I  can't understand Chinese”我指了指手上的菜单,空姐瞬间明白。 我从包里掏出100元人民币地给她,她冲我直摆手,我大概听懂她的意思:不收人民币,只收新加坡元。我说我没有新加坡元,空姐说:“Visa?MasterCard?”哦,这个可以有。

餐食送到了之后,我迫不及待的想撕开表面的那层薄膜,饥肠辘辘的肚子等不及了啊。可是越急就越打不开,粘的太牢。这时,旁边的印尼小哥出手相助了,他笑着说:“You should do that...”然后他拿起一次性的塑料小刀,这刀的背面是锯齿状的,沿着餐盒的内侧锯开即可。通过这件事,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印尼小哥的感情。咱俩边吃边聊,聊到兴头上,还拿起可乐干了个杯。大家可能会问,你不是不会英文吗?咳,英文再差,单词词汇量还是有积累的。语法不懂,就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往外蹦呗。对方叽里咕噜说一堆,我听懂个大概,回应个:“En,i see, yes,ok”微笑而不失礼貌的回应,整个聊天氛围非常愉快。

我首先就想问他,为什么他不付钱就能搞到一份餐食?他叽里咕噜说了一堆英文,还掏出手机跟我笔画。我零零散散的听到了什么booked...in advace...什么ticket,meal...哦,我大概清楚了,他应该是订机票的时候就选择了包含一份餐食。小哥也挺能侃的,而且语言理解能力比较强,还很有耐心,于是咱们就这么手语加口语配合着聊起了天。这个印尼小哥是去新加坡转机去雅加达的,他来南京玩,去了老门东,中山陵还有明故宫,还通过某宝买了好几个盗版的Supreme方向盘套回去送人,他拿起手机边给我看照片边竖大拇指,夸某宝真的好。我看印尼小哥挺年轻,我问他多大了。他说他95年的,属猪,今年就是猪年。我心想,呀哈,这哥们今年本命年啊。我赶紧说,在咱中国,本命年有个习俗,就是要穿一身红。Wear red socks,Wear red...我本来想说红色的内衣内裤,但是这个单词就是蹦不出来。然后我就用手在我裆部比划,他一看就嘿嘿大笑,应该是懂了。我下飞机还不忘提醒他,别忘了买啊。穿上就会有好运气的呢,他跟我比了个OJBK的手势。

因为飞机晚点,落地到新加坡樟宜机场已经凌晨1点多了。咱们一行人上了一辆丰田HIACE海狮,这车在国内很常见,但都不是挂丰田的标。对咯,都是国内厂商模仿的。比较常见的当属金杯大海狮,外形内饰仿造就算了,连英文名都不放过,金杯HAICE。还有九龙,金龙,金旅,福田,海格,奇瑞,长安都仿过丰田HIACE海狮。这次算是体验了一次原版车型了,还是台右舵车。要说这种偏商用的车型,乘坐舒适度其实短途体验不太出来,我们从机场到酒店也就20分钟左右的路程。我觉得这类车还是需要长途驾驶或乘坐,以及在长期运载重物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原版丰田HIACE海狮和国产品牌之间的差距。不过国内金杯大海狮只有他一半不到的价格,拉货回本肯定没人买这原装进口的丰田啊。

到了酒店,同行的媒体朋友说他飞机上没吃饭,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我说你咋不点份饭呢?他尴尬的朝我笑笑,我估计也是英文不行,不好意思开口。我陪着他去了趟超市,新加坡元折算成人民币,1块抵5块用。我看了看超市的价格,感慨飞机上的餐食简直是天价,翻了3倍都不止。我拿了盒方便面,准备在超市里就地解决,拆开一看,我靠,里面竟然没有叉子。只能尴尬的带回酒店解决。到酒店洗漱完毕已经快凌晨2点了,想想第二天正式工作是晚上6点,我问同行的媒体朋友明天白天是睡个懒觉,还是出去转转?回复是:8点半出发,逛逛“坡村”。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新加坡有个外号叫“坡村”,因为这个国家实在是太小了,据说就700多平方公里,也就跟咱南京市浦口区的面积差不多大。

第二天一早,我就跟着同行的媒体朋友一起去逛“坡村”了,出门一看,出租车不是丰田就是现代。怎么国外的出租车看起来都那么帅呢?蓝色的丰田普锐斯,黄色的现代i40。普锐斯咱们太熟悉不过了,但是i40国内没见过,其实没见过也很正常。因为咱们中国有北京现代名图这款特供车啊,所以就没有i40什么事儿了。另外,可能是因为这里五星级酒店云集,马路上随处可见丰田埃尔法,威尔法,能见度堪比在国内街头看到五菱宏光的概率。

由于同行的一位女媒体提前做了功课,一路上都由她来带路。她告知我们,今天时间紧任务重,最适合的就是去体验一个叫做“鸭子船”的旅游项目,这个“鸭子船”是水陆两栖的,先是带我们在核心商圈绕一圈,然后下水带我们再转一圈,基本上这附近的景点就都算是看过了。我们一听,得嘞,这个好。“鸭子船”的售价47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币235元。我们拿出国内某款在线订票软件看了一下,才160元。金牛座的我心里有点犹豫,但一看下面客户的评论,通过网络订票,相当于是找代理公司来办理,他们都会有一些迟滞性,快则半个小时,慢则1-2个小时。离我们最近的一趟鸭子船启程时间还有半个小时,这次只能选择“破费”了。大家下次来玩,一定要提前预定。

随着一声轰鸣,鸭子船正式起航。为什么说是轰鸣,因为真的动静太大了,要不是看工作人员一脸淡定,我差点以为这船要爆炸了。船上配了三个工作人员,一名司机,一名船员,一个解说。马路上司机来开,下水后换船员开。

解说中文相当的六,我很尊敬他的这份职业,因为全程都是在吼,拿着麦克风后面的人几乎都听不见说什么。就这么一路上看着岸上林立的高楼和各种人造的风景,我觉得还没有咱南京夫子庙游船有意思呢。我要是记得没错,咱南京夫子庙包一艘10多人的游船加1名导游,1个多小时也就1000多块钱,沿着秦淮河,听听六朝古都的故事,这才叫真正的性价比。我在鸭子床上昏昏欲睡的时候,突然听到导游问了一句:“你们知道我右手边的房子价值多少钱吗?”我一下子来了兴趣,这种“景观房”肯定不便宜,有人猜2000万,有人猜1个亿。反正国内来的游客,猜房价估计都不会低于1000万的。导游笑了笑说道,这一带的房子房龄都有30多年了,110平米的房价在500多万新加坡元。我们一合计,2500多万人民币,折合20多万一平米,确实挺贵。这时候,船舱里提问的人就开始多了起来。有人问,新加坡的房子都这么贵吗?当地人都怎么买房啊?导游说,新加坡政府提倡“居者有其屋”,所以有廉价房售卖给本地人,100多平的房子,35万新加坡元。一般大学毕业后,小两口凑凑钱就够付首付了,新加坡的房子99年的使用权。实在买不起房的,也有廉租房可以住,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购买。但这些房子都比较偏。我本来想问:“新加坡最偏远的地区开车到市区需要半个小时吗?”我怕他打我,没问。

鸭子船结束后,女媒体说带咱们去吃本地最有名的特色“肉骨茶”,我说这是啥?没想到我刚问完,她就唱起来了:“泰国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咖喱 肉骨茶 印尼九层塔” 哦哦,这首歌我听过。原来是这玩意儿啊,走呗,网红店啊,那必须得尝尝。我们一行跟着某度地图找到最近的一家据说是当地最有名的肉骨茶连锁店“发起人肉骨茶”,我心想这名字这名字起的也够厉害的,发起人,难道肉骨茶是他发明的?

来到店里,看到墙上贴满了老板和明星的合影,我的天呐,周润发,周杰伦,陈冠希。。。

我心想,看来是找对地方了呢。进门我瞅见收银台上贴着“大众点评年度好评商户2018”,我习惯性的打开大众点评,发现上面有个88元两人套餐。反正来这种地方也就是尝个鲜,我们掏出手机递给店员,表示就来两份这个套餐。

店员一脸蒙蔽的看着我们,说这个用不了,说是他们店里系统还没开通,扫不了这个二维码。我说你们店2018年都评为优质商户了,咋2019年系统还没开通呢?店员干脆就不理我了,说只能看菜单点。我翻开菜单一看,嚯!这价格不便宜啊,一份肉骨茶9.8新加坡元,也就是相当于50人民币啊。还有什么卤大肠,黑油条,都差不多这个价。

咬咬牙,点吧。实际吃起来,也就那么回事。肉骨茶,按我的理解就是排骨汤啊。但是这汤汁里不知放了什么,咸咸的,酸酸的,不是我喜欢的味儿。肉也很柴,我看网友说蘸着酱油会很好吃,我蘸酱油试了一下,那酱油又浓,又甜。蘸完之后,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好吃还是难吃,反正就是“异国风味”。我有点怀念我妈炖的白萝卜排骨汤了。

景也看了,特色也吃了。剩下的时间就是在新加坡街头闲逛,吹吹海风,聊聊天,我们反倒是更享受这样的时光。坐鸭子船和吃饭花了3-4个小时,在海边聊天估计也聊了有2-3个小时。一转眼,差不多到了该准备工作的时间了。新加坡之旅就算到此结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