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揭开上古治水冤案的神秘面纱

 笑谈中 2020-11-05

千古奇冤

鲧之冤

这是个妇孺皆知的故事,上古时代大洪水来临,尧帝用鲧治水,结果鲧治水失败。后来的舜建议尧杀了鲧,启用鲧的儿子大禹治水,终获成功。

这个故事一般没什么争议,而且证据确凿,逻辑很顺。不少专家煞有介事的讲,鲧治水的逻辑不对,因为他采用的是堵洪水的方式,大错特错。而大禹很聪明,用疏导的方式把水引向大海,逻辑上是对的。

你看,再次证明了鲧治水不利。甚至有很多人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说什么遇事不能硬来,得疏导。

鼓掌!!

可问题是,鲧和禹是爷儿俩,大禹治水的手艺是家传的,不是水利大学毕业的。假如说鲧的方案一开始就是错的,大禹为什么没有提醒?难道说大禹一开始就憋着接班?没道理吧。

再想一下,即便是今天,大洪水来了,第一应急预案是不是先用泥沙袋堵水?有上来就疏导的吗?鲧的方案真的有问题吗?治水治不好罢免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杀人?杀了人,为什么还要用鲧的儿子?

来吧,翻开史书,里面有答案。

故事从尧帝继位开始。

尧的爸爸是五帝之一的帝喾,帝喾驾崩,传位给长子挚。

而挚的结局扑朔迷离,目前史料上有三种说法。《史记》说挚崩,也就是死了。《竹书纪年》说挚废,也就是被篡位了。《帝王世纪》说挚禅位给尧。

其实仔细想想,这三种说法并不矛盾。比如说汉献帝的皇位给了曹丕,你说是禅位还是被废?假如这时候汉献帝死了,是不是也算崩?

不管怎么说,尧得位不正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就算史书众口铄金曰挚这个人不好,废了他也该立他的儿子,结果继位的却是挚的弟弟尧。

尧是个政治家,坐上帝位后办事四平八稳。《尚书·尧典》记载了很多尧帝具体的执政举措,尤其是观察星象制历法这条,是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好处,也为中国玄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尧比较倒霉,他上位赶上了非比一般的自然灾害。我推测尧的执政经历有点像崇祯帝,传说崇祯帝在位十八年,旱了九年涝九年。

尧帝继位之初一定遇到过巨大的干旱,因此这段时间才有了十个太阳的传说。之后就是大洪水爆发,搞得民不聊生。

上古时代人们绝对笃信天人感应,尧上位各种自然灾害,必然引起人们对尧继位合法性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尧召开紧急会议,问谁可以治水?

有个奸臣放齐说,太子爷丹朱伟光正,可以治水。

尧帝知道治水是个真刀真枪的事,绝不是一般的镀金活动。丹朱实在是不成器,万一丹朱搞砸了,别说丹朱得挂,自己也得凉。

所以尧大义凛然的说丹朱不行,换人。

讙兜老成谋国,说共工氏世代跟水打交道,属于专业人士,用他治水准行。

尧帝认为不可,共工氏只会喊口号,欺上瞒下可以,治水不行。但是紧急状态下,要说共工氏这个专业人士不行,谁还行?

所以这个事就算尧帝说共工氏不行,也得让他先干着,再聊换人的事。

尧帝又问朝中最重要的四位大臣兼四大诸侯,他们合称四岳。什么叫四岳?就是四个柱石之臣,他们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比尧更有分量。

尧帝忍不了的一幕出现了,四岳异口同声的推荐崇伯侯鲧,都说鲧可以治水。

尧说不行,鲧这个人个性太强,又很叛逆,不能用。

四岳觉得这个理由不充分,叛逆的人不能治水吗?逻辑上不成立。《史记》中太史公给四岳配的台词很有意思:“异哉,试,不可用而已。”

意思是:奇了怪了,您先试试,不行再辞退他。

尧帝没话说,趁着共工氏小嘴叭叭叭的又在瞎叨叨,四岳强行逼宫,要求尧帝启用鲧治水,尧帝没办法,只好废了共工氏,让鲧治水。

但这不是尧帝的妥协,而是一场交易。

共工氏经营南方多年,家族世代治水,所以共工氏又是南方的大诸侯。在朝中也很有势力,最起码讙兜是向着共工氏的。

所以尧帝跟四岳达成协议,启用鲧,但却要把共工氏流放到北方,从此共工氏的族人发展成了北狄。而倒霉的讙兜也跟着吃瘪,被发配到崇山,其族人后来就发展成了南蛮。

两大诸侯被办了,南方三苗反叛,被镇压后迁到青海、甘肃一带,其族人也就成了西戎。

接着,鲧开始治水了。如果从《山海经》的角度看,鲧治水的时候就带着禹,爷儿俩很有大局观,在鲧时代就把华夏分为九个区域,也就是后来的九州,该怎么治水,这爷俩思路应该是一致的。

但是,九年治水不成,尧以此为借口,再加上舜煽风点火,把鲧杀死在羽山。还把鲧、共工氏、三苗、讙兜列为“四凶”或者叫“四罪”。

干掉“四凶”之后,尧的统治秩序是“天下咸服。”所以你看,尧帝的圣人之名是靠政治斗争换来的。还是庄子说得好,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看上去九年治水不成是鲧的死因,但要细分析,根本不是这样,九年不成功只是个借口。

为什么呢?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抛开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问题看,凭什么禹治水十三年都不治罪,而鲧治水九年不成功就杀了呢?

这里面有没有别的事?

从古书的只言片语中,我发现了鲧的三条死因。

其一,四岳大臣一致支持,是鲧遭到尧帝嫉恨的重要原因。尧帝是靠收买人心上位的,结果鲧得到了四岳的支持,这是尧帝不能忍的,所以在处理所谓的“四凶”时,那三位都是流放,只有鲧是被杀。

很多传说故事中,鲧被杀后三年尸体不腐,后来幻化为黄龙或者黄熊,很有可能是人们对鲧之冤情的追思。

其二,作为崇伯,鲧还是最早筑城墙的人。这就要了尧的命了,万一鲧筑好城墙,人们都去崇城避水,尧还统治谁去?再说,如果鲧不再听尧号令,尧帝可没有攻城部队。而且,城墙在古代是个敏感话题,一直到周朝,不同等级的诸侯城墙高度也不能相同。孔子为鲁相,有一条重要的政令就是拆掉三大家族僭越超高的城墙。孔子都忍不了三大家族的城墙比鲁国君的城墙高,你说没有城墙的尧帝能忍有城墙的鲧吗?

其三,鲧治水期间,未经请示,动用了国家物资。在《山海经》中,我注意到了很关键的一句话:“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什么是息壤?理科的事,具体我也不清楚。传说这种土遇水而膨胀,是治水的利器。情况紧急,鲧为了万民动用了息壤,才被尧帝派祝融氏给杀了。

这就很明白了,尧杀鲧,就是铲除异己。并不是他说的什么鲧叛逆啦,治水不成功啦等等借口。

那么话说回来了,尧为什么说丹朱、共工氏、鲧都不能治水呢?他是想说自己才能治水。所以他囤积了大量的息壤,早就有准备亲自治水的计划。如果尧治水成功,谁还敢质疑他继位的合法性?

然而,尧的如意算盘还是打错了。机关算尽,棋差一招。崇城的爷们那是随便杀的吗?鲧和三苗、共工、讙兜最大的不同是有个神光护体的好儿子禹。

禹跟随父亲治水九年,所辖水工其实就是一直军队。那时候刀枪剑戟都没有,最厉害的武器叫殳。所谓殳,其实就是木头棍子。而且,不要以为只有尧、舜这翁婿俩会收买人心。尧、舜的所谓圣德都是听人说的,而大禹的圣德是实实在在摆在人们面前的。

而且,尧帝的亲亲好女婿舜为了上位,与后稷(周朝始祖)、契(商朝始祖)、禹(夏朝始祖)组成了联盟。

所以,尧帝见事态严重,只能认怂。他启用了禹,并允许禹随意用息壤。今天我们在很多古书上还能看到禹用息壤治水的记载。

大禹治水走遍全国,所以对这个国家他太熟悉了。古时候有传说,称《山海经》其实是大禹所作。另外,《河图》、《洛书》最早的主人也是大禹。

尧想干掉大禹是不可能的,迫于形势,只好让女婿舜监国,自己退居二线。舜自然也制不住大禹,天下自然也就到了大禹手里。(详情见我曾写过的《禅让制的真谛》)

上古时代大洪水就是人类末日,比2012和灭霸打响指都可怕。西方人面临洪水的时候,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坐诺亚方舟跑路。只有在中国,大禹实实在在的治理了水患,战胜了全民公敌。大禹是那个时代唯一的超级英雄,尧、舜所有包装出来的圣德加一块也不如大禹为万民干这一件实事。

但很不幸,尧、舜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图腾,依然保持着其伟大光荣正确的光辉。而鲧的冤案,也就不再被提及。

但在诸多先秦古籍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鲧是一个于民有功的英雄人物,甚至还受到祭祀。只不过从帝王视角看,为了万民就敢动用国家的息壤,这不是找死么。所谓国家的息壤,其实不就是尧的息壤吗?鲧之后,又有多少人能够在紧急时刻为了万民便宜行事?不都得等请示么。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个案子也就是发生在上古时代,大禹还有机会报仇。如果发生在后来,朝廷要杀鲧、禹这样的包工头,也就是派出军队一阵乱箭的事。这也是为什么元朝的时候,好几家人才允许用一把菜刀。

当然鲧也没想到,四千年后还有人为他伸冤。不过,也得感谢历代史官秉公执笔。哪怕是完全以尧、舜视角写史的太史公,也借四岳之口说出了“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

鲧之贤是当时公认。而尧之贤,是除掉“四凶”后用暴力手段达到的“天下咸服”。他有话语权,自然想黑谁就黑谁。而“四凶”中,除了三苗有待商榷外,另外三个哪个不冤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