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叶村印象

 人在西京 2020-11-06

【所谓“四大名著”】

中国“四大名著”的提法是不合适的。譬如把姚明和潘长江放一起照相,想拍姚明全身,则潘长江看不清楚了,把潘长江拍清楚了,则姚明的腿以上部分都在镜框之外了。《红楼梦》明显高出《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一大截,根本不在层级,如何能拍出一个协调的整体照?

【《红楼梦》创作背景】

《红楼梦》的家族关系背景就是作者自己的家世关系图谱,作者出生于金陵豪门,在那里度过了锦衣玉食的快乐童年和少年,于13岁被朝廷抄家后随父返回北京,中晚年住在北京西山脚下,现在北京植物园内的一个叫黄叶村的地方,过着与过去截然相反的潦倒生活,在作者好友的劝勉之下,提起如椽之笔,施展绝世才华,把满腔的悲愤和才思喷薄而出,化作了万世不朽的皇皇巨著。

【曹家简史】

曹家原本汉人血统,先祖曹锡远是沈阳军官,清太祖努尔哈赤攻占沈阳,俘虏曹锡远及其子曹振彦,并赐给其贝勒多尔衮为家奴,入了旗籍。顺治帝登基,抄没多尔衮家,曹家便归入内务府,曹振彦儿子曹玺之妻孙氏被选为康熙奶妈。康熙二年,曹玺被任命为江宁织造,开始了曹氏家族长达一个甲子的富贵生活。曹玺的儿子曹寅、曹寅的儿子曹颙(yóng)和侄子(过继为儿子)曹頫相继任职江宁织造。曹玺之孙曹雪芹在金陵降生,于13岁时家被抄后随父返回北京。

【黄叶村】

1971年,北京香山正白旗村39号老屋,一位叫舒成勋的退休老教师的老伴,在家搬东西时偶然磕破墙壁,露出了见证历史沧桑的珍贵文物—题诗壁。此情此景,与敦煌的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偶然发现藏经洞很类似,其实,何止于此?泱泱华夏,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血脉传承的5000年文明史,使得后辈们不经意间发现祖宗遗迹这类事情实在太多了。古老的华夏大地,随时有从千年沉睡中偶然苏醒的灿烂文明出现,给全世界一个巨大的惊叹。

题诗壁的发现,使红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同时也便有了这个以“黄叶村”为借名的目前北京唯一的曹雪芹纪念馆(位于北京植物园内)。

“黄叶村”竹篱笆院子门口,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题写的曹雪芹生前好友,雍正帝第九世孙爱新觉罗·敦诚劝勉曹雪芹的诗句: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曹雪芹一家回到北京,仍保留旗籍,基本待遇还是有的,不用劳动,按月领取朝廷饷银。由于世家关系,曹雪芹仍交游于皇室王府,但世态炎凉,家族失势,家道败落,曹家不再受到青眼,而是屡遭白眼,所以好友敦诚就写了这首劝勉诗。

踏进茅草覆盖的门楼,便仿佛穿越几百年时空,走进了曹雪芹的世界,屏气凝神,感受和窥探一代文豪的精神与生活。

纪念馆门前的这棵歪脖古槐树,按植物学原理推算在400岁以上,如果说,纪念馆的大多建筑设施都是新建的,那么这位老树精可是曹雪芹先生不折不扣的老朋友了,先生一定经常伫立树下,仰望树冠,与这位百岁老友交流谈心,以启文思。

曹雪芹纪念馆有四个院落,五个展室,展出了曹雪芹的生活、写作场景,以及一些红学会的研究成果。

出了陈列馆,附近山上还有一些有着非凡意义的景物值得玩味。下图这块大石头,很像贾宝玉胸前的佩玉,只不过是块假宝玉,不知道贾宝玉的名字是不是先生见此石而作的联想?

这颗松树和石头纠缠在一起,是否就是隐寓宝黛爱情的“木石前盟”的来历?

斯人已去,给后世留下了一座巨大的文学宝藏。红学会是专门研究《红楼梦》和曹雪芹的学术机构,吸引了全世界众多的学者、文人加入其中,然而总也挖掘不尽、取之不竭。正可谓:

风雨惊动荒唐言,鬼神泣诉辛酸泪。

世间难有痴心汉,同解红楼梦中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