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为走神自责了,它的好处多着呢!

 剽悍晨读 2020-11-06
主播:大宝
 
这本书是由新西兰科学家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所写,他在书中以幽默的笔触,为“走神”正名,带领读者穿越心理学、文学、历史的迷雾,阐释人们走神的原因,以及走神的好处。告诉我们:走神并非一无是处,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次我们重点分享书中三点内容,分别是:走神的真相、走神的好处,以及走神的正确姿势。

 ①

『走神的真相』

传统观念认为走神是坏习惯,我们常为此懊悔,恨自己不够专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两点真相。
 
01 人生中有大半时间在走神。
“走神”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时,思绪不自觉飘向远方的状态。其实,走神不是你的错,而是大脑的常态,我们的思想每天有一半时间在走神。大脑中与走神有关的区域叫“默认网络”,它一直在活动,只有需要集中注意力时才会关闭。加州大学研究证明,学生花45分钟阅读时,平均走神5.4次。哪怕入睡后,思想仍在梦中漫游。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不再把走神视作问题状态。
 
02 走神的“罪魁祸首”是海马体。
海马体主管大脑的记忆功能,引导人们穿梭在过去和未来。走神时,我们的思想在时间隧道来回漫游,既可以回忆过去,对自我有更多认知,也可以畅想未来,思考以后会发生的事。走神时的所有场景,都需要素材,记忆是素材的来源,赋予我们回顾过去、构建未来、产生想象的能力。记忆的长度限制走神的能力,没有记忆,思想将无处漫游。一般来说,患失忆症的人,很难走神。
 

『走神的好处』
 
被主流认知所不认可的走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没用,反而有很多好处。
 
01 走神可以让我们摆脱眼前的苦差事。
大脑永远不会休息,走神时幻想未来,可以使我们暂时逃离当下的任务,提高达成目标的可能。有人可能会质疑:空想有什么用?但从科学的角度看,心理暗示有很强的效果。因为通过走神想象未来的过程,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从而提高人的干劲,增加成功的概率。或许你会对自己的走神害臊,暗想:“这不是白日做梦嘛!”但不敢做梦的人,不可能实现梦想。
 
02 走神有利于解决问题。
有时候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不妨主动走神换换脑子,远眺发会呆,直到突然醒过来,几分钟后或许新思路就会涌现。大脑走神时会不知不觉去想还没解决的问题,激发创造力。这是因为人的意识层面容量有限,而无意识的容量却是广阔的。走神能将意识与无意识连接起来,使不同神经网络随机碰撞,产生新的神经连接,迸发灵感。我们常说的3B——公交(Bus)、浴缸(Bath)、床(Bed),正是很多伟大科学发现的发源地。
 

『 走神的正确姿势』

走神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利用走神。掌握以下三个姿势,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01 念头收纳法。
走神可以是有意识的,当你走神时,不妨花几分钟自问一下思想去哪里了?不管走神时产生什么念头,都不要评判,跟着念头游走,如实记录所有想法,记到纸上或手机上都可以,事后再分类汇总,肯定有意外收获。每天放空大脑走会神,不管是编一段故事,还是虚构一场冒险,都会让大脑更活跃。

02 走神后及时休息。走神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频繁走神其实是大脑向你释放“该休息一下”的信号。如果你忽略信号,坚持工作,走神的时间会更长,频率会更高。走神是一种放松,让大脑在精力集中后得以缓冲。所以,发觉自己走神时,顺应身体规律,及时休息,不要硬撑,否则会适得其反。
 
03 巧用刺激聚精神。
走神有诸多好处,但老师的批评也不总是错的——我们仍然需要集中精神学习或工作。如果在重要场合,你意识到自己突然走神了,可以掐大腿,让自己快速清醒。也可以随身携带一些有嗅觉刺激的东西,比如风油精、清凉油、花露水之类,走神时拿出来提神醒脑,这些刺激在短期内有明显效果。
 
总结一下,走神并不可怕,正确地利用走神,会带来很多好处。走神是人之本性,如果你在读这篇文章时,思想偶尔溜远,希望这些神游对你有启发,祝走神快乐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