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了解一个人的能力,看他怎么提问就够了

 剽悍晨读 2020-11-06
主播:大宝

 
这本书是由日本沟通力大师樱井弘所写。你提问的方式就是你的思维方式。如果提问方法用得好,还可以优化你的思维。为此,作者介绍了47个能够立即使用的基本问话方式,让你在工作与生活中人际关系变得更好。
 
这次,我们重点分享提问的三个暗逻辑,分别是:提问的内核、真相的缓冲地和问题中的答案。


『提问的内核


提问只是为了获取答案吗?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就太低估提问的力量了。“工作完成了吗?”“你的兴趣是什么?”“考试考得怎么样?”这样直接的提问,不能说错误,但绝算不上高明。
 
正如俄国作家契诃夫所说:“如果用温柔细腻的言语都无法说服对方,那么用严厉粗糙的话语更是白费唇舌提问是方式,它的内核必须是:关心
 
“这个项目遇到什么困难没有啊?”这是表达对参与者压力的关心;“业余时间你做什么更放松?”这是表达对个人兴趣的关心;“考试辛苦啦,想吃点什么?”这是表达对参考人员的关心。总之,这些关心都体现了对人的关爱。传递出来爱,你的提问才算起到了效果。
 
在工作上,严厉的命令只能让下属应付工作;在生活中,厉声呵责只能让孩子心生畏惧,止步不前;在感情上,冷战、谩骂只能让爱人渐行渐远。
 
提问的作用是制造话题,传递关心是给话题提供某种气氛。你传递出关心,对方才会更放松,说不定能让对方把心里积聚多时的话题,一口气全说出来。
 

真相的缓冲地


提问对应的不是答案,而是真相。没有人想要别人告诉自己违心的话。可是为了让对方坦率地告诉你“结果”,你首先应该关注“人”本身。
 
真相很简单,但抵达真相需要缓冲地带。现实却是,当孩子考完试回家后,还没脱鞋,就被问“考试考了多少分?”这就是一种缺乏体谅的做法。这也成了点燃孩子逆反心理的导火索。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在询问正题之前最好先用“考试辛苦了,想吃点什么?”“考完试了,咱们出去玩,放松一下”类似的话语来做缓冲。
 
当孩子还在为自己考试失利而懊恼时,满脑子都是“一定会被狠狠批评吧?有可能会挨打”的恐惧,却从家长那里得到了“被关爱”的温暖。这种细致入微的体谅,足以让孩子对父母充满信赖。
 
换个场景也一样,比如职场,在和上司的关系上,下属本就处于心理弱势。太单刀直入的提问会让下属更加情绪化。而拥有“部下思维”的管理者,更善于站在部下的角度考虑问题。从缓冲问题入手,逐渐过渡到核心,让双方都更好接受。
 

问题中的答案』 


有些问题一出,答案自己就蹦出来了,只是你没有意识到。在职场,真正的提问高手都是表面询问工作情况,实则是在定位对方的能力范围、感兴趣的事和抗压能力。
 
都说好的管理者善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但如果你连下属的兴趣点在哪都不知道,也就无从谈起调动积极性了。
 
比如在和一个年轻职员聊天时,上司一开口就问:“说说,你有什么感兴趣的事情吗?”你能得到的答案无非就是:阅读、旅行、听音乐这类大众通俗爱好,可是这在工作上的印证,却一点没找到。或者有些人为增加好感干脆说的都是领导自己喜欢的爱好。
 
而之所以好的问题本身自带答案,就在于它们圈定了答案的范围,让结果更精确了。比如,“你觉得这个项目的难点是什么?”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一样的,而那些不同之处就是他们认知、视野或者能力欠缺的所在。再比如,“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他们能够谈的更多的部分,就是他们的擅长和兴趣。
 
总结一下,提问貌似是件理性的事,其实它的内核很感性。如果不能理解到这一层,只把提问当成工具,那你的提问力永远只停留在最基础的层面。今天的内容,值得再听一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