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实现个体迭代,你需要理解这四件事

 剽悍晨读 2020-11-06

主播:大宝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19年12月16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快行动,慢思考》。

这本书是由国际著名心理作家迪安·德尔·塞斯托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继续分享帮你变得更好的四个方法。 

提炼你的个人使命
虽然大多数人都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但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可是,如何让这团火不被繁杂的生活扑灭,就涉及到提炼属于自己的个人使命了。
 
但作者发现,不少人在给自己订立使命时,总是“十条信念”“二十条守则”这样的罗列。虽然内容很丰富,但它们非常不利于记忆。而且多数人在投入到工作和生活后,这些原则就都被抛在脑后了。
 
在经过多年研究后,作者发现一句容易记忆的、简单的、有力量的话,才能在生活中起到激励和驱动的作用。因此,你的个人使命、阶段性目标最好极尽简单。用一句有力的话给自己力量,给周围的人带去价值。
 
可如果,你的使命非常复杂,甚至自己都难以记住,这样的使命只会沦为一时的自嗨,别无它用。 
把书中所学用于生活』 
作者发现,有太多人读书是用于猎奇、自我安慰和逃避现实,然后最早说“读书无用”的也是他们。那些真正把读书用于个人生活的人,是从来都不会说这句话的。
 
对app的使用也是一样的,有人用于娱乐,有人用于放松,还有人用于学习。很多人都在抱怨各种短视频app给自己推送各种“低营养”视频,但这其实都是对你之前阅读的模式的反馈而已。
 
你有哪些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解决?你有哪些心理难关亟待突破?你有哪些知识还处于空白?只有把你的阅读精力都放在这些事情上,才是正确的阅读方式,不要被新潮和名著分散注意力,这样你才能收获“最重要的成长”。
 
读书不总是代表进步,尤其阅读那些流行的,但和你生活无关的书籍。
 
 
负面的改变也是改变

“你不行。
“你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马云。
“没用的,算了,放弃吧。
 
那些认为你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的人,实际上他们每天都在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失去了各种可能。
 
当“抑郁症”、“焦虑症”成为高频热词后,证明越来越多的人过着充满怀疑的生活。他们每天都在把自己悲观或负面的态度,在不经意间带给身边的人。即使他们不使用语言,一个消极的态度、一个鄙夷的眼神、一个像是踩在沼泽中的闷哼,都足以对外界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如果你有一些想要尝试的想法,不要和这样的人交流。他们除了会打消你的积极性外,就没有别的作用了。
 
而如果你的朋友圈中,有一个非常积极的人,那么就去跟他链接。因为在你最需要力量的时候,他能推你一把。
 
 
有想法和有能力是两码事

别把你的想法当成本事。我们总会在某一时刻突然想到一些好主意和好点子,但想法从产生到落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在你之前,其实早就有了超乎我们想象的超级成功却未完成的想法。绝大多数创新,都失败在了缺少专注、自制力和自我承诺上。过多的想法不过是分散注意力的自我疗愈。
 
想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有远见的人,你至少要把一个想法落地和完成。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会遇到非常多的麻烦,而解决麻烦的过程才是我们塑造能力,锻炼自己的过程。
 
总之,把想法变成现实的价值,超越了它给你带去的虚荣感。它还会帮你带去更多机遇。
 
总结一下,“接近带给我们价值的,远离消耗我们的”,这是个人成长最根本的原则,也是让正面迭代能够持续发生的关键。今后,请你用好这4条原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