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之道,不可言之,以虚入道,就是众妙之门,体用无穷

 Sacbjc 2020-11-06

重读《道德经》,感悟经典,领悟人生真谛,打开修行道路,获得身心灵的解脱。

《道德经》 体道章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就是“O”如此而已;道含万有,体归一无,任迹不动,性归自然。

可道,非常道。道者无言,言皆非道,所言之道,即三界之中五行之内。不可言之道,超越三界,不在五行之中。

名,强名曰“道”,人为定称,不可谓道。

可名,非常名。以名喻道,喻之复喻,如此之谓,失道远矣。

,“O”即是道;太虚一遍,空灵自在。

名天地之始。道生一,即是天地之初;混沌初开,一炁涵茫。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有;一炁周运,升清降浊,上承天光,下载地章,升生复生,降成归尘。阴阳开张,四象成框,随迹流迁,自化绝灭,形顺进退,雌雄诀焉。

名万物之母。一无生万有,万有归一无。一炁行周,受刑天地,升降浮沉,各随其变。

故常无。虚心无念;复本还原,常生清静。

欲以观其妙。见物知道,知道见心。直透根本,不迷外境。

常有。守中抱一;生息之空,抱元守一,玄关一窍,虚空中求。

欲以观其窍。身有生死,心无生死。身息有减,心息无绝。

道德经之道,不可言之,以虚入道,就是众妙之门,体用无穷

此两者。万有一无,一无亦无,无中不无。“无心”体“窍有”,常此入恍惚之境,便有先天一炁自然相应。

同出而异名。万法归一,一心本空。万物始于一炁,一炁者,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同谓之玄。道非欲虚,虚自归之。人能虚心,道自归之。虚空之中,万物之始,与始合鸣。

玄之又玄。虚里藏真,无中生有。先天之机,虚无空灵,周转运化,黄中达里。

众妙之门。悟由此入,用之无穷。天地之本,万物之根,灵悟透见,便是大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