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班主任养成记(一):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公众号_好教师 2020-11-0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话:短小精悍,令行禁止

小学生注意力低、精力旺盛,老师在下达任务时,拒绝长篇大论,说话要简短清晰,尽量用几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表述要求,让学生能够明确的提取信息,如果老师啰嗦唠叨,学生们往往会对要求“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或者干脆充耳不闻、开启断网模式。”

例如:第一节数学课结束,课间休息,第二节是语文课,老师不要说一堆要求赘述,就说一句话足矣。


想一想你们要为下节课做些什么呢?等到熟练之后养成习惯,就用一个你们约定俗成的词或手势来代替。

老师尊重的“问”,学生的心理是放松的,适当放手,把主动权和思考权还给学生,赋予学生力量和信任,让学生感受到参与感。

慢慢地你会发现,老师行为改变一点,学生们的行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你处理杂事的时间就越少。

时:一寸光阴一寸金

我们和学生们深受“拖延”毒害多年,它的弊端不说自明。班级里面准备好闹钟或钟表,任务下达时,时间界定始,有开始、有结束。 

例如:坐姿、站姿、站队的练习,最开始没有学习认识钟表,我会告诉学生大针从2到4,这个时间需要做什么。


一方面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做事有目的,在目标的指引下,学生会觉得有盼头,避免产生厌烦和抵抗的情绪。

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作为老师不要有阶级斗争心态,要蹲下身来做教育,不仅下达的任务要“落地”,自己也要率先垂范“接地气”

孩子们不是大声呵斥、施以暴政管出来的,只有走近学生,才会缩小你和孩子们的距离。要了解一个孩子的想法,老师必须抓住他的心,一个孩子只有感觉良好和你有亲近感,才会和你敞开心扉、正确的思考问题。

无论是什么样的练习,老师都和学生们一起做,不要让孩子们觉得老师和他们是有等级区别的,提高学生内心的归属感,进而营造班级平等的和谐氛围。


例如:训练站姿坐姿时,在坚持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10分钟站着不动确实不容易,感同身受后才更有发言权,根据实际再次调整策略。

班级的任务营造出比赛的氛围,把班级学生分成4大组,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学生更有劲头,谁也不甘示弱,都想自己的小组取得胜利。

这个过程,是在帮助学生形成集体的荣誉感,有利于良好的班风建设。

行:头脑表象,思维可视

你是不是也会经常纳闷儿,明明说的挺明白,学生怎么干出来是另一个样?就和自己没教过、没说过一样?


从生理角度看,孩子们的头脑还处在发展时期,并没有成熟,对于命令、要求,还不能很好地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因此经常会说出“答非所问”的话,做出“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


因此老师发布任务时需要细化要求,强化学生对要求的认识,每说完一个要求,找学生复述要求,一方面是检验它们是否清楚地知道,另一方面是在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这对教学也是有帮助的,一举两得。  
  
明确要求后,说奖励的标准是什么?学生明确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事情就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例如:每天早上进教室第一件事:整理学习物品、放书包,(计时5分钟)时间到了没有完成的小朋友知道,自己需要重新打包物品,回到座位、放书包。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任务完成后一定要及时反馈,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这也是对要求的再强化、增强有意注意。

表扬部分同学并且奖励,一起说一说他为什么得到奖励?说的要细一些。重新放书包的同学为什么慢了,你有哪些好建议?

(注意千万别批评、别攻击,目的是解决问题,千万别上升矛盾,老师一定要及时出手,做好调控。)


反馈是全体学生的反馈,老师可以补充但不要一言堂,让孩子们说,说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建立规矩意识、头脑表象的过程,思维可视化的说出来,帮助学生再次体验价值感和成就感。

这个过程也是走进学生心理的过程,我们毕竟相差20岁,他们小脑袋里面想些什么我们真的不了解,这个代沟需要我们努力的去减少,融入他们、走进他们才能更好的管理班级,有时候学生给你的答案绝对会惊喜到你瞠目结舌。
眼: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有样学样,榜样的作用很大,小朋友都希望自己是别人的榜样,获得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感,得到大家的青睐。


例如:一年级刚入学,学生上课坐姿不端正,我试了好多方法都不见成效,下课时候我就观察她们,想知道怎样才能把我班小孩忽悠住,他们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有一节下课有个小姑娘坐着头顶一本书,我看了比较好奇就问为什么,她说:“妈妈在家里就要求这么坐,练习坐姿。”

我就当着全班的面表扬这个女孩,从此班级课间“头顶一本书”的风气如雨后春笋一般!孩子们乌黑的眼珠,就像算盘似的滴溜溜儿乱转,看着周围的小伙伴,生怕自己的书掉下来。时间久了发现孩子们的上课坐姿明显有变化。

声:声声入耳,相得益彰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班级课间特别吵,简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盛况!

河东狮吼?暴跳如雷?是不是暂时有用,下节课孩子们又忘了,治标不治本?


曲线救国策略还挺好用的。期末考试,语文阅读丢分严重,学生对于提取信息和识字方面特别薄弱。

痛定思痛,根据学情和班级现状,本着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助力语文学习、缓解课间吵闹的初心,一场如火如荼的多彩课间应运而生。

开卷有益的大方向指引,学生们自带或是借阅图书,课间人手一本书,伴随着美妙的音乐,静静地沉浸在阅读的氛围中无法自拔。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我告诉孩子们,明天起老师会把时间分配好,下课不玩手机,不判卷纸,就陪你们一起看书。

课间安静了,教室里的声音——是学生们互相探讨书的内容或是刷刷的翻书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