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祖坟的地方就是故乡,邓氏春祭大典人山人海

 客都原创 2020-11-06

    2017年3月22日,全球太乙公后裔齐聚梅州松口进行一年一度的春祭太乙公大典。中国人几千年来以农立国,春祭之俗,古而有之。每年的农历二月廿五,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名邓氏宗亲子孙齐聚在梅县区松口镇洋坑村太乙公墓前,隆重祭奠南阳堂邓氏第九十四世祖太乙公。活动当天,鞭炮齐鸣,彩旗飞舞,青烟袅袅,彩球飘扬,车流如鲫,人流如潮,场面十分壮观,盛况相当惊人。该活动自公元1703年起延续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邓太乙公为梅州邓氏入粤第一人,邓氏历经800多年繁衍,播迁至广东梅县、蕉岭、兴宁、五华、龙川、惠来、普宁、大埔、丰顺、平远、紫金、三河、潮州、长乐、惠阳、揭阳、乐昌、英德、东莞、饶平、惠州、陆丰、海丰和海南、广西、四川、福建永安、厦门等县市,港、澳、台以及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从1991年开始,由梅州邓氏宗亲联谊会安排,梅县、大埔、兴宁、五华、紫金等地邓氏每年轮流主祭。

    客家人辗转迁徙,客居他乡,原本处于弱小地位,为争夺生存空间,同心戮力,团结对外,在争斗中,族群凝聚力不断得到加强。宗亲文化因此而诞生,宗亲文化是客家人的精神之柱,它具有无穷的力量。客家人通过尊祖敬宗、祭祀祖先的活动形式,加强内部的团结,协力适应不同环境下生存、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激发起敢为天下的创造气概,这才是客家祭祀经久延绵不绝,具有强劲凝聚力的原因。

       20152月,邓太乙墓被梅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了梅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邓氏春祭大典已成梅州一大品牌,体现了松口千年古镇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

作者:罗利光

作者简介:

罗利光,网名阿山,毕业于汕头大学美术系,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大众摄影》2007年度十佳摄影师,《车坛影协》摄影网管理员,梅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梅县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学美术高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民俗、客家题材的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