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0930]社区营造微基建(1-10)

 chengjianwen 2020-11-07

1)微基建是以15分钟生活圈为基础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出行对接。其中,5分钟是邻里圈或小区圈,步行到物业办事,门口拿快递、小区内行走等;10分钟是街坊圈,步行出去买菜,邮局办事,医院配药;15分钟是社区圈,步行或者共享单车到街道办事,坐地铁。

2)同门晚上在长阳创谷开研讨会,对微基建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信息:市委领导人讲话用到了这个词,基层说2035城市发展上台阶要抓微基建;微基建相对老基建、新基建不只是尺度问题而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毛细管,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载体和抓手;微基建不是美化工程,而是老百姓美好生活真正需要和想参与的里子工程。

3)微基建,是从物本城市向人本城市转型的关键和抓手,要解决四重四轻问题。重发展轻民生,微基建是民生工程;重建设轻内涵,微基建是内涵工程;重面子轻里子,微基建是里子工程;重管理轻服务,微基建是服务工程。微基建覆盖生产、生活、生态;微基建包括社区、园区、校区;微基建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

4)中国城市大家都搞大基建,为什么上海等城市更吸引人,关键是上海除了大基建,还有许多生活便利微基建。这与3T理论的解释相一致。便利性微基建是物理上的包容性tolerance,与文化上制度上的包容性协同,对各种各样的人才talents有吸引力。可以说地点质量吸引人,有人就有新科技technology。

5)魔都生活的便利性,现在越来越多地体现在15分钟生活圈。以自己所在的小区为例,每天买菜买水果买早点,可以来回步行2000步解决;到超市购物,到社区医院配药,到邮局拿汇款,上馆子吃饭,甚至看电影,来回步行3000步解决;到社区服务中心办事,到派出所办事,到地铁站出行,可以步行4000步范围内解决。

6)疫情后城市发展在铁公机旧基建之外搞数字化新基建,还要搞社区营造微基建,旧基建和新基建具有宏观性和骨架性,微基建具有民生性和血肉性。15分钟社区是韧性城市的末梢单位,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提高社区发展的韧性,应对隔离性风险有免疫力;二是可以让中小企业来唱主角。

7)微基建概念,既要区别老基建和新基建,也要区别老旧小区改造和微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是存量,特别针对2000年以前的低标准小区,微基建还强调各种新建小区便利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要到位;微更新是单个项目,是硬件和手段,微基建是系统集成,是目标和品质,整合了建设与服务,微更新要能够服务微基建。

8)2020年发起对全国城市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要看作是1999-2020年房改的升级版,要看作是2020-2035年新型城市化对城市更新的战略行动,从居者有其屋到居住有好屋。关键是用微基建的角度看问题,与新基建和老基建一起形成城市发展的系统工程,目的是在城市中以社区为基础建设15分钟生活圈,实现高品质生活。

9)老基建、新基建在未来中国是万亿级投资,例如建1万公里高铁,每公里1.5亿,需要1.5万亿;5G基站每个20万,建设500-600万个,需要1-1.2万亿。微基建也是万亿级,例如加装电梯每个50-70万,全国不少于200万个,就有1-1.4万亿。因此不要看老百姓身边的微基建是短平快的小基建,其实能量不小。

10)对老旧小区改造,住建部分为基础型、完善型、提升型等,这些其实都可以归入基本服务。我研究社区营造微基建,喜欢分为基本服务型,例如加装电梯、自行车电动车车棚等;应对冲击型,例如社区留观、快递接受、适老化改造等;数字化和新生活型,例如智能垃圾回收、新能源充电、小区5G基站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