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养生 | 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闲云野鹤qpab3u 2020-11-07

编撰:儒风

古人云“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是一个渐近寒冷的节气,又是进补的最佳时期。

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方能抵御严冬的寒冷。

吃好三样


1、羊肉 

《黄帝内经》认为,羊肉具有温养气血,补益阳气的作用。

羊肉性温热,可温胃御寒,尤其适合在立冬之后食用。

且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食之不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同时脂肪与胆固醇的含量也要比猪肉和牛肉少得多,是冬季具有进补和防寒双重效果的最佳美味。

因此,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小孩,尽可能多食用羊肉,这对体质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

家中日常可用用枸杞子、西洋参片与羊肉一起炖煮。

吃肉喝汤,气血阴阳皆补,营养价值很高。

2、生姜

古代有立冬习俗:“煨生姜早晨含少许,生胃气,避山瘴邪气。”

冬季多有瘴气、雾气,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古人认为,这是人体的胃气不足,导致外邪入侵。

中医认为,生姜具有散寒、温热、解毒的功效。

晨服生姜,可以激发胃气,抵御外邪,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3、萝卜

《本草纲目》中记载,萝卜可消积滞、化痰,又利脾胃、益中气。

冬天,人体容易出现“阳气在里,胃中烦热”的情况。

暖气一开,更是易生痰热,出现咳嗽、哮喘、胃部不适等症状。

立冬多吃一些萝卜,温中健脾,对健康大有裨益。

尤其是儿童,在冬季更应该多吃些萝卜。

很多孩子感冒时会出现喉干咽痛、反复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多吃点儿白萝卜可滋养咽喉,化痰顺气。

喝好三样


1、暖胃肉桂茶

立冬之后,天气转凉,此时不宜再饮绿茶。

准备肉桂粉3克、红茶3克、牛奶250毫升、水300毫升。

红茶性甘温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还能去除人体内的多余油脂。

这款肉桂牛奶代茶饮,具有温经通脉、散寒止痛的功效。

最适合冬季手足冰冷,以往有虚寒症状的人群。

2、固肾山药粥

《抱朴子》有言:“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

冬季晨起宜食热粥,不宜空腹出门,以防寒气伤胃。

准备山药50克、粳米30克、芡实10克。

山药是冬季不可多得的养肾美食。

它的粘液具有滋阴补肾、固摄津液的作用。

与芡实、粳米搭配,尤其适合肾气亏虚的中老年人。

3、润肠红枣饮

立冬后天气更冷,有些肾气不足的人就会感觉手脚冰冷。

推荐喝红枣饮品,能够迅速温暖身体,尤其适合为肠道不通畅的便秘者。

预备银耳30克,红枣20枚。

每晚睡前将红枣去核,与银耳放入养生杯。

炖煮一夜后,次日一早即可饮用。

红枣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阳气不足,体虚畏寒者。

做好三样


1、早卧晚起 

立冬到来时,阳气潜藏,阴气盛极。

万物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发做准备。

人虽不冬眠,但在养生方面也应注意补肾藏精。

中医就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说。

意思是,冬天如果不好好养精蓄锐,来年春天就会疾病缠身。

进入冬季,天黑的早了,白昼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

为了与这种自然规律相适应,人的作息也要做出改变。

进入冬天以后,在起居方面应该做到早睡晚起。

最好是晚上十点之前睡觉,早上七点左右起床。

《黄帝内经》有言:“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也就是说,每天要早睡晚起,等待太阳出来以后才起床。

这样才能养足精神,有助于体内阳气的自然生发。

2、睡前泡脚 

立冬过后,寒风渐起,防寒保暖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要想安稳度过寒冬,就要注意脚部保暖。

对于老年朋友来说,可以选择棉鞋或者有厚度的羊毛袜子。

爱美的年轻女性,更不要为了好看让脚受寒。

睡觉前,应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然后用力揉搓足心,这样不仅能够御寒保暖,还能解除疲劳、促进睡眠。

需注意,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最好40℃左右。

糖尿病患者及心脑血管病患者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3、常晒太阳 

中医养生认为:“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

意思是,整个冬季,大自然都处于阴盛阳衰状态,人体内部也不例外。

冬季天地闭藏,人体的气血也潜藏起来了。

此时活动、健身都需要节制,不可以过分劳作,导致大汗淋漓、发泄阳气。

不如静坐晒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