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中山对王阳明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因为明清...

 maiko 2020-11-07
孙中山对王阳明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因为明清300多年间,全社会知识分子都痴迷于王阳明心学,与此同时近代中国却愈加衰落,终至亡国边缘。孙中山认为王阳明心学的流弊是其中一大原因。
 
他认为整个中国社会之所以不振作,其中一个原因是王阳明心学的消极作用,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人先天具备,不学而知的本能,自然,不存在“知难”问题。这导致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注意力转而“致良知”,而消极于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和改造,反而废了务实笃行。
 
与此同时,孙中山还驳斥所谓“日本之维新成功是因为日本人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流行观点。认为日本维新成功是因为未知而先行,勇于变革。如果王阳明心学真的有功于日本,那为什么中国人尊崇王阳明300多年,效果却截然相反?

“与真理背驰,以难为易,以易为难,勉人以难,实与人性相反。……阳明之说,殊为学者传诵一时,而究无补于世道人心也。”——孙中山
 
“日本之维新,皆成于行之而不知其道者,与阳明‘知行合一’之说实风马牛不相及也。倘‘知行合一’之说果有功于日本之维新,则亦必能救中国之积弱,何以中国学者同是尊重阳明,而效果易趣也?”——孙中山
 
小火锅点评:王阳明确实是少有的人杰,心学思想的理论本身境界极高,在当时是划时代的学说。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观点是真知灼见,并非虚妄。在程朱理学后期变得越来越繁复和陷于穷经皓首而脱离现实的时刻,王阳明心学的出现击破了这种流弊,让人们得以关注“行”而“知”。
 
然而孙中山的话也是肺腑真言,因为明清300多年里,心学占据主流思想,但人们并未取王阳明之精华,反堕于糟粕。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但大部分人忙于自认为的“致良知”,这种致良知不在实践活动中来,而在玄谈和静坐中求,以至于沦为清谈和玄学,这样得来的“知”是假知,“行”是妄行,越发脱离现实。明清也有非常多的学者对此加以抨击,所以后期王阳明心学的继承者们也在改变和修正这个体系。
 
不仅是孙中山,后来伟人也撰写了《实践论》,算是对近300多年的心学历史的一个回应。伟人采纳了孙中山的“知难行易”,以实践为绝对第一性,将认识定义为依赖和从属于实践,并且摒弃了“致良知”,而强调不断地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中,循序渐进的提高认识的高度,和实践的深度,可见伟人在知行问题上的选择,是对王阳明心学的重大的修正。
 
其实这也是和时代密切相关的,在那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山河残破,百废待兴,需要的恰恰不是心性道德之学,而是笃实建设之学。因此,为什么伟人一生研究传统文化,却在后来提出了反对夫子的口号。也是因为看清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圣贤之学也需要因时而变,即便是正确的学说,用在错误的时代也是错误的结果。伟人的气魄也在此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相信夫子若在世,亦笑然与之共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