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的《空天猎》距离三十年前的《壮志凌云》还有多远??

 深溪虎堂 2020-11-08

在战争片这一庞大的电影细分品类中,空战电影因为其高昂的拍摄成本,富有挑战的拍摄条件成为一个更加小众的品种,但是就和人类从一出生就渴望飞行一样,那些战机划过长空的身影总是可以带给人们极大的心理满足。无论是《红男爵Der Rote Baron》,《空战英豪Flyboys》,还是《不列颠之战 Battle of Britain》,或者现代的《空中决战Les chevaliers du ciel》,《R2B返回基地알투비 : 리턴투베이스》,都给世界各国影迷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其中翘楚当属汤姆·克鲁斯的成名作《壮志凌云TOP GUN》。

作为一部弘扬爱国主义和输出美国主流价值观,“政治正确”的主旋律影片,《壮志凌云》的拍摄过程中获得了美国军方的大力支持。仅举一例加以说明:美国海军为了支持影片拍摄,先后提供了VF-1“狼群”中队、VF-51“猎鹰”中队、VF-111“落日者”中队、VF-114“土豚”中队、VF-213“黑狮”中队五个中队的现役F-14战斗机与8名现役飞行员参加了影片制作,另外作为F-14对手的A-4攻击机与F-5战斗机则来自米拉马航空站的TOPGUN学校,而其飞行员则是该校货真价实的飞行教官,可谓是真刀真枪,不惜血本。

与此同时,突击者号(USS RANGER CV-61),企业号(USS ENTERPRISE CVN-65),卡尔.文森号(USS CARL VINSON CVN-70)三艘航空母舰也在片中纷纷露了面,由此可见该片在硬件上的阵容是多么的强大。

同时为了获得震撼性的空战场景,《壮志凌云》摄制组总共使用了六台摄影机和一架利尔喷气商务机跟随海军机群拍摄。当时F-14战斗机每小时的飞行成本十分高昂,仅航空油料一项就高达7000美元,但在军方的大力支持下统统都不成问题。

所有的这一切,对于拍摄细节的精益求精,为保证《壮志凌云》影片质量起到了极其关键和重要的作用。这其中不仅仅是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理念支持。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主旋律影片,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主旋律电影似乎都更多的满足于精神层面的描写,满足于沉浸在“小米加步枪”可以打败一切纸老虎的意淫中无法自拔,对于包括道具在内的诸多细节习惯性的忽视极大的损害了影片可看性,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感染力了。

但是这部2017年九月上映的《空天猎》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可喜的改变。

细心的影迷或许会注意到影片的BGM请到了汉斯·季默,如果你不知道他有多牛的话,不妨去听听《狮子王》,《蓝色星球》,《地球脉动》,《盗梦空间》,《蝙蝠侠·黑暗骑士》,《勇闯夺命岛》,《角斗士》,《敦刻尔克》的原声大碟,这位大神在好莱坞电影配乐届的地位就好比迈克尔·乔丹在篮球场上的地位。


自从《还珠格格》成名之后,范冰冰的表演一直没有脱离一个职业演员表演的大忌:表演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活儿,它不是走红毯的个人秀。当你站在镜头前的时候,你是为了角色服务,而不是角色为你服务。

从她后来长长的参演作品中,无论是早期的《苹果》,《精舞门》,还是后期的《爵迹》,《万物生长》,无一不是陷入到这样一种尴尬的怪圈中,即身为演员的她永远凌驾于她应该为之服务的角色之上,她越是努力,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就越加严重。这里面当然有她个人演技和职业素养的不足,同样也有中国电影界明星依仗其个人影响力挟制影片的怪现象作乱。由此引发的后果自然很糟糕,演员和角色不仅没有成为有机的整体,反而是完全割裂的,而且这种割裂极大程度的伤害了电影本身的完整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只有在那些导演非常强势或者剧本角色恰好与她个人形象完美契合的条件下,她的表演才能趋近于自然而不做作的水平,比如《手机》,比如《观音山》,比如《我不是潘金莲》,当然这种情况无疑是少之又少了。

显然,《空天猎》属于前一种情况。片中饰演直升机飞行员的范冰冰,作为女主角从头到尾只关注一件事,就是如何在镜头前摆POSE,敢情她以为这是给平面杂志拍封面呢。各种柔光镜,大光圈,美颜滤镜,层出不穷,不知道她的幕后团队有没有想到这是一部战争片,背景是炮火连天,生离死别,不是都市情感狗血剧,更不是T台走秀,看看那吹弹得破,白里透红的皮肤,让人忍不住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至于李晨,我觉得他对于本片唯一的贡献就是假借导演身份,把自己的女朋友拍的美美的,哄她开心而已,顺便向着屏幕前的狗仔队和三流小报编辑撒狗粮,没有任何的存在意义。

什么?演技?这个在他身上是不存在的。那些走进影院观看影片的观众,真的不如去看看电视综艺节目就好,至少那个不用花钱。

男女主角尚且如此,其他一众配戏的王学圻,吴秀波,王千源等人,只能用收人钱财,与人消灾来解释他们大失水准的演出了。还有那些让人蜜汁尴尬的台词,神啊,快点忘记他们吧!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一种“宣传”的目的。

当年《壮志凌云》上映之后,引起了全美轰动,一度曾经成为美国海军最好的宣传片,以至于很多征兵报名处都会贴有汤姆克鲁斯身穿飞行夹克,站在F-14雄猫式战斗机前的大幅海报,吸引各地热血青年踊跃报名,成为一时风潮。有据可查的史料记载,这部影片上映之后,带来了美国海军自二战结束以后最高的入伍率。

回到相似题材的《空天猎》,作为一部弘扬主旋律的影片,本身的政治宣传和价值观输出当然就是拍摄目的之一。只是真的会有中国青年因为看了《空天猎》而去报名参军嘛?确信不是跑男秀或者来个快手小视频?

这是一个问题。

谈完理想,再来谈谈商业,毕竟电影也是一门生意。

《空天猎》的中国市场票房为3.17亿元人民币,考虑到其题材的特殊性和影片质量水平,海外市场票房可以基本忽略不计。这样一个在外行看来还不错的数字,扣掉制作成本,发行成本,以及七七八八的其他费用之后,估计制作人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当然,如果咱上面有人,那另当别论。

顺便做个对比,《壮志凌云》票房成绩为3.53亿美金,不过这是1986年的3.53亿美金,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算算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这尚且没有包括DVD市场的收入。在过去了三十年以后,我们在飞速发展的技术支持和足够雄厚的资金后盾之下,交出了这么一份尴尬的答卷,可能只有呵呵以对了。

这难道不是一个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一部电影拍出来,既不好看,又不赚钱,也不能起到宣传的目的,那我们要它干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