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饭搭子,荣小馆,以及米其林

 深溪虎堂 2020-11-08
有一个合拍的饭搭子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何谓合拍?
 
第一得能吃。
 
饭量小不是什么缺点,但是一起吃饭就会很麻烦,因为点不了几个菜,对方就停下筷子,来一句“我饱了”。就算自己可以继续旁若无人的继续吃下去,总归会有些扫兴。吃饭嘛,毕竟还是个社交活动的一种,一个人吃,一个人看,想象一下画面,总归有些奇怪。
 

第二得爱吃。
 
和挑三拣四的人一起吃饭,很痛苦。问一句“您有什么忌口”,对方可以像报菜名一样拉出老长一条清单,最无语的往往是前面还会加一句“随便”。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无论是对于点菜的人,烧菜的人,还是吃菜的人,都是一种莫大的折磨。
 

第三得会吃。
 
吃饭不难,会吃很难。人各有所好,无法强求,这个自然,不过若是只会伏案大嚼,如同老牛遇到了牡丹花,那么最多也不过是混个肚子饱而已。所谓会吃,不见得一定要引经据典,头头是道,也不见得言必称米其林,动辄山珍海味,路易十三,那个叫显摆,不叫会吃。
 
真正会吃的人,想起吃,谈到吃,以及真的去吃,眼睛是会放光的。吃,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乐趣,品味生活的味道,从寻求美味的所在,探究餐馆的风格,选择食物的搭配,琢磨菜肴的奥秘。吃得饱不难,吃得好也不算是很难,吃出不一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如果在不一样的过程中,还能够吃出有趣来,那实在是一件太开心的事情。
 
这就是饭搭子的乐趣。
 

东海开渔,鲜货上市,那么当然就得找个机会去尝尝鲜了,毕竟忍了几个月的馋虫,早已经按捺不住,在腹中抓耳挠腮,简直就是呼之欲出了。
 
好的饭搭子,那必须得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今天去吃荣小馆,是一个默契的决定。
 
荣小馆,算是沪上名店新荣记的副牌。新荣记,起步于台州的大排档,十几年下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原料供应和扎实过硬的手艺,已经成为魔都江浙菜系的代表馆子之一。相比较于精益求精,专攻高档宴席的新荣记,荣小馆更加平易近人一些。新店位置选在了时尚地标新天地,更是为餐厅本身增加了不少年轻的元素。
 

装修风格一改总店招牌的中式味道,混搭了不少跨界的元素。无论是灯光的选择,还是餐桌的设计,以及过道,楼梯,门厅,乃至洗手间,都可以看出店家还是努力想营造出一种不一样的特色,至于这种特色是什麽,看上去似乎还是需要一点点时间来去慢慢不断地校验和打磨吧。
 
当然,对于吃货来说,最重要的是去吃。
 
沙蒜豆面,这几乎已经成为每次打卡台州菜馆必点菜了,无一例外。
 
沙蒜者,海葵是也,正儿八经的大名唤作中华仙影海葵海葵Cereus sinensis,隶属绿海葵科,仙影海葵属。平时栖息在海边滩涂下吞食泥沙,从中过滤吸取营养物质,故全身满是泥沙,呈青黄色,外形像蒜头,沙蒜之名大约就是这么来的。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味道极其鲜美,一直是沿海各地食客的心头好。说来也巧,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这个小东西不过是人们用来果腹的小角色,上不得台面,但是现在时过境迁,因为大肆捕捞而日渐稀少,一跃龙门成为了高档酒楼的招牌菜,真的是应了物以稀为贵那句话。
 

豆面者,并不是绿豆粉条,而是番薯粉条,Q滑劲道,当地特产之一。
 
一荤一素,少油少盐,取其本味,小火慢煨足矣。成品端上来的时候,每每却总有化寻常为神奇的效果。沙蒜之鲜,真的是不可貌相。而浸煨在沙蒜汤里的豆面吸收了汤的鲜香,夹起一绺,吸溜入口,就像广告语说的一样“丝般柔滑”,来不及细细咀嚼就顺着喉咙滑入腹中。里面混杂的沙蒜韧中带嫩,大海的气息扑面而来,迅速霸占了你的五脏六腑,端的是舒坦。那滋味,只能借用一句台州话来说,就是“滑滑落”或者“擂擂底”啦。
 
如果,我是说如果,豆面的火候处理可以再好一点,那就是完美了。
 
老鬼牛杂,一直以为是广东人或者四川人的大爱,没想到台州人也好这一口儿,大善。
 
牛杂处理的很干净,清清爽爽,里面有牛肚,牛肝,牛肠,牛筋等等,炖得香糯可口,汤汁微辣,开胃爽口,借了一点点印度咖喱的辛辣,把牛杂自身扎实有嚼劲的口感烘托的更加突出。吃到后来,真的很想来一大碗新炊的白米饭,拌上盘底的汤汁儿,那才过瘾呢。
 

农家笋衣,作为一个无笋不欢的人,看到笋衣怎么可以轻易错过呢?
 
春笋剥壳切片修整,再辅以高温蒸煮,清水漂洗,压榨成型,烘干所得。农家做法,其实说来简单,熬一锅好汤,投入笋衣,剩下的交给时间就好了。端上来的时候,蓝汪汪的小火苗还在滋滋滋滋的轻轻舔着盆底,已经变得浓稠的汤汁儿咕嘟咕嘟的冒着泡,忙不迭的夹起来一片,略带微黄已经变得半透明的笋衣裹着汤汁,山野的香气一下子弥散在餐桌上面,说是食指大动,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临海糟羹,本来只是打算点个特色主食,看到糟羹的名字,突然记起来好像在哪部美食纪录片上看到过这道菜,于是就想来尝尝鲜。端上来的着实吓了一跳,这么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糊状物”就是大名鼎鼎的糟羹啊?
 
吃货的好奇心永远是躁动不安的,一秒钟也不能等。别看表面波澜不惊,入口果然有点烫,一边吹气一边细细分辨里面到底有哪些宝贝,虾仁,肉丝,香菇,蛏子,不知道名字的小贝肉,豆干,笋丁,还有一种颜色碧绿,口感脆爽的蔬菜,但不是图片里面看到的绿叶菜,以及切成骰子大小的芋头粒。大概是加了大量的红薯淀粉吧,所有的原材料被浓稠到已经化不开的汤汁包裹在一起,一勺一勺的挖着吃,心里很满足。
 

一顿饭吃到这里,应该是已经差不多了,尤其是考虑到沙蒜豆面和临海糟羹其实都可以算半个主食了。
 
不过那是针对一般吃货的。
 
还记得最佳饭搭子的标准嘛?第一条就是要:能吃。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不用言语,空气中的眼神交流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我没吃饱!”
 
“我也没有吃饱!”
 
于是乎我们又点了一道店里的推荐菜,脆炸乳鸽,就当作是饭后甜品吧,虽然和一般的甜品比起来,这个,嗯,稍微有点咸。
 

作为一家主打台州菜的馆子,这道乳鸽的出品可以说不亚于任何一家粤菜馆了。表皮酥脆,酥香可口,内里汁水丰盈,肉质细嫩。鸽子选得很娇小,炸得火候也不错,所以牙口好的人诸如像我,吃法比较粗犷,就可以连同骨头全部嚼碎,别有风味吧。
 
并非多余的说明:
 
*仅代表本人口味体验;
*自己买单,没有代言;
*如果你去吃,要是和我体验一样,那很开心,要是和我不一样,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吃饱喝足,慢慢踱步在午后的新天地,手机新闻里面突然跳出来一条。
 
米其林上海餐厅指南2019发布了。
 
……
 

虽然早已经没有了三年前的那种热情,还是忍不住打开看个究竟。
 
他们终于把众人瞩目的莘庄鹅夫人拿掉了,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说得清当初这么一家充其量只能算是还凑合的茶餐厅是如何混入这本儿美食届的圣经宝典的,想必背后还是很有故事吧,希望将来有一天可以拿来作为谈资八卦消遣一番,毕竟丑闻也是新闻嘛。
 
多了一家玉芝兰,还是上海的加盟店。好吧,看来每次米其林上海版的发布,都是一场公关圈的盛宴狂欢啊,就是不大对得起口水直流的食客们,以及自己本应当好好珍惜的招牌。这家大家就不要去踩雷了,总店也不过尔尔,加盟店嘛,不去也罢。
 
参见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唐阁又掉了一颗星,嗯,行政总厨估计要换人了,这本来就是早就应该办的事情了,拖到今天才是让人觉得奇怪的事情。
 
南麓·浙里还在,老正兴也还在,大董也在,而且居然两家都在,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今年米其林的评委和公关部门还是同一批人,旧瓶子里倒出来的不是新酒,已经快成醋了。
 

公允地说,并非一无是处。
 
明阁上榜了,甬府还在,福和慧还在,8 1/2Otto e Mezzo Bombana还在,Jean Georges还在,雍福会和贝大公馆里面的新荣记都还在,总算把场面还是撑了起来,不至于太过于坍台。
 
不过还是很好奇,和以往一样,一家日式餐厅都没有,那么只好小小的继续惊诧一番了。
 
米其林,这本全世界范围内被吃货们奉为圭皋的红宝书,三年前第一次亮相上海,堪称轰动。还记得口水和香槟起飞的场景,一时间引为沪上热点。关注度毫无疑问是上去了,只不过到底是好评如潮还是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当然不是每个都错,但是作为一本指南,米其林实在是错太多了。
 
据说,今年还要出北京版?好期待去参观一下评论区啊!
 
 

关于选餐厅,你或许还可以看看这些
 
吃点好的,一切就好了
巷子深处,有一个有趣的老板
雷峰塔下牡丹厅
只有一招鲜是没有用的
都说不一样,到底哪里不一样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无可奈何花落去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一份来自全球500CEO亲笔撰写的点菜秘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